词条 | 太后 |
释义 | 太后,封建时代对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之时,《史记·秦本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后》),以后历代皆然。 基本定义太后根据封国、非封国的情况分为王太后和皇太后。这里的“王太后”不是姓王的皇太后的简称,而是指诸侯国藩王(或诸侯国君王)的母亲。如前凉(马)王太后(凉王的张骏正妻)、代国(薄)王太后(后来成了薄太后)。规则用法是“藩国名+王太后”;不规则用得话“藩邦名+姓氏+王太后”(或某某王太后),以区别于姓王的皇太后。 1、皇太后皇帝母亲的尊称。 ①《史记.吕太后本纪》:“使者三反,赵相(赵国的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 ②《新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帝崩,中宗即位,天后称皇太后,遗诏宫国大务听参决。” ③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圣母并尊》:“唐宋人主妃为嫔所出者,御极以后,尊后为太后,而进所生母为皇太妃。虽恩礼无异,而嫡庶尚分也。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冠履倒置......我朝列帝非后出者,比临御时,多不并尊。唯景帝初登极,尊皇太后孙氏为上圣皇太后,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按,清代凡皇帝生母均为皇太后。 注:皇帝的生母不一定成为太后,如光绪帝的生母。 2、王太后诸王国的君王之母,尊称为王太后。 ①《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按:赵太后为赵孝成王之母。 ②《史记.外戚世家》:“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 名词解释皇太后huángtàihòu [empressdowager]皇帝的母亲 皇太后是中国古代皇帝法定母亲的尊号。秦有无此称,未见纪载。自西汉起,历代沿称。 出处:《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册封制度皇帝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生母(先帝皇后)在则以嫡母为皇太后、无生母,则以先帝皇后(继任皇后)为皇太后,生母、先帝皇后皆无,则以抚育皇帝的先帝嫔妃为皇太妃,有时也加封为皇太后; 皇帝以庶子继位的,则以生母为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则并为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后之上;但是生母身份过于低微的,不能称太后,最多只能被尊为皇太妃。; 皇帝以旁支入继的,以继母(先帝皇后)为皇太后,且须认继母为嫡母。 继位皇帝与先帝同辈、甚至较先帝为尊辈的,则以皇帝本人的法定母亲为皇太后,至於前朝皇后则由继任皇帝恭上徽号,称○○皇后,如明朝的懿安皇后[]和清朝的嘉顺皇后[]。 在北魏时期,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实施“母死子贵”制度,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皇子,一律被赐死,不论是宫女、嫔妃,甚至是皇后。但幼龄皇子然然需要旁人的呵护,因而出现所谓的保太后(或褓太后),即在新帝登基之後,以新帝之保姆为皇太后。不过母死子贵的制度太过残忍,造成後宫嫔妃人人自危,没有嫔妃愿意生下皇子,因此在北魏中晚期以後不再被严格实施。北魏宫廷中有三种皇太后; 皇帝生母 皇帝之保姆——称“保太后” 未生下皇子的先帝之皇后 外戚政治在汉朝,皇太后及其家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称为外戚政治。尤其是东汉一朝,在中晚期因皇帝多幼年即位,其生母得以执掌朝政,使的东汉一朝竟先後有六位皇太后临朝称制; 汉章帝皇后;窦皇后汉和帝皇后、汉殇帝朝太后;邓绥 汉安帝皇后;阎姬 汉顺帝皇后;梁妠 汉桓帝皇后;窦妙 汉灵帝皇后、汉後少帝朝太后;何皇后 临朝称制的太后们同时,在中国有许多皇太后掌握着足以和皇帝匹敌的权力,这些皇太后的代表人物是; 汉高祖皇后、汉惠帝朝太后;吕雉 汉文帝皇后、汉景帝朝太后;窦漪 清咸丰帝懿贵妃、同治、光绪两朝太后;慈禧太后。 通常对於掌权的皇太后们,正面评价都不是很高,但也不乏有贤明高节的皇太后,例如; 君王后:实际上是王太后而非皇太后 晋康帝皇后;褚蒜子 辽太祖皇后、辽太宗朝太后;述律平 宋真宗皇后;刘娥,史书赞其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朝太后、宋哲宗朝太皇太后;高滔滔,被後世赞誉为“女中尧舜”。 宋宁宗皇后、宋理宗朝太后,宝庆元年,杨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北魏文成帝皇后;冯皇后 清太宗皇后、顺治帝朝太后、康熙帝朝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 特殊的皇太后们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王莽为其侄子,在王莽窜汉建新朝后,将当时已身为太皇太后的王政君改称号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唐宪宗郭贵妃;出生在唐顺宗朝、为唐宪宗朝贵妃、唐穆宗朝皇太后、唐敬宗朝太皇太后,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等三朝仍为太皇太后,一生历经七代皇朝,其中五代皇朝倍受尊礼,其“七朝五尊”的经历堪称中国历朝皇太后之冠。 宋理宗皇后—谢道清;南宋灭亡後,她曾抱着年仅五岁的宋恭帝向元朝大军投降,之後被元朝降为“寿春郡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亡国皇太后降级降的最低的一位。 清朝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杏贞(有争议)”,她生前所掌的权力之高,使的她被後世称为无冕女皇,而她死后的諡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整整有二十五字之多,不但超越了清朝开国皇后—孝庄文皇后,及在她之前的两位正宫皇后—孝德显皇后和孝贞显皇后,同时她也是中国史上諡号字数最长的皇太后。 王太后两汉时期,后宫嫔妃在皇帝换代时,若其子有封国,则能随其子就国,成为该国的王太后: 汉高祖之妃薄姬─,随子代王刘恒就国于代,称代太后。日后刘恒回京继位,薄姬亦随之返京并成为皇太后。 汉元帝之妃傅昭仪─随子定陶王刘康就国于定陶,称定陶太后。 汉元帝之妃冯昭仪─随子中山王刘兴就国于中山,称中山太后。 汉光武帝之妃许美人─随子楚王刘英就国于楚,称楚太后。 特例:汉光武帝皇后郭圣通─郭氏被废后随子中山王刘辅就国于中山,称中山太后。 个人职权自宋开始,幼帝成年后顺利亲政、女后按时撤帘归政的比例很大。因为没有戚党的支持,女后一人也很难长久把持朝政。但垂帘听政的女后与辅政的顾命大臣不同,古代社会称“皇太后”为“女主”,她“垂帘”期间可以名正言顺地行使几乎全部皇帝职权,是名符其实的“君主”,就是皇帝也要规规矩矩地向其行礼;而顾命大臣权力再大,也不过是“臣”、“奴才”而已。在两宋,以宰相为首的文官势力是皇帝依靠的主要统治力量,相权的膨胀抑制了“后权”。但到了清朝已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对君权形成制约,女后用权可以随心所欲,而顾命大臣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各方猜忌。因此,如果碰巧出现权欲熏心又有才干的女后,即使没有戚党的支持也可以稳坐江山,幼帝成年后亲政极难。 一旦帝、后围绕权力继承的斗争激化,不仅统治阶级内部的自相残杀难以避免,往往也会把国家、民族拖入深渊。清末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权力之争就造成了这种恶果,是戊戌维新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肇因之一。 自宋而后,外戚参政受到严格限制,大部分时间杜绝了戚党之祸。不过,与其说是因为在制度上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不如说是前朝的惨痛教训使统治阶级受到强烈的震撼,所以时间一久,印象逐渐淡忘,便又死灰复燃。南宋中后期外戚重又干政,先后出了几个外戚出身的权相:韩侘胄、丁大全、贾似道,尤其是贾贵妃之弟贾似道,是导致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不仅汉族政权,与宋同期的“夏、辽、金、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太后长期临朝执政和皇后预政。太后临朝几乎成为这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成文的惯例。这除了有一些偶然的原因(如皇帝年幼、有病等)之外,还有政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原因。在政治上,母舅家族的势力在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风俗习惯上这四个少数民族的妇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必如汉族妇女那样屈从于三从四德。这种传统习俗和对妇女的尊重,也是太后临朝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不能对外戚参政进行限制,这四国不同程度地经受了“外戚之祸”,而以西夏受害最深。 立储之困局、封藩撤藩的轮回、再加上女后外戚之祸,仿佛印证了一句古老的格言:最亲近的人,往往是最致命的人。可惜君主制下有太多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伴随着王朝的一生。 邻国情况日本平安时代前期,曾将皇太后称作皇太夫人,不过到了中期以後便不复见(在一帝三后的情况之下,皇太后也被用以称呼第三位皇后)。 日本目前最後一位皇太后是代昭和天皇之皇后—香淳皇后,在今上天皇登基後她被尊为皇太后,在000年月日,香淳皇后因衰老过世(日文称“崩御”)。 在日本废除女院制度後,首位以皇太后之名为追号的日本皇后是第代明治天皇皇后—一条美子皇后,在她之前只有奈良时代的圣武天皇之皇后安宿媛,是以“天平応真仁正皇太后”为諡号下葬的。 在古代朝鲜是中国附属国,君主只称国王而不称皇帝,所以没有皇太后的称呼,朝鲜王室将君主的法定母亲称为“王大妃”,君主的法定祖母称为“大王大妃”。 此外,朝鲜国王的王位若是由後宫所出的庶子继位,则在国王继位之後,该后宫并未能像中国一般,被尊为地位几乎等同於皇太后的王大妃,而是维持她原本的位阶,直到过世为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