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和殿铜鹤 |
释义 | 在数千年的文化中,不论是歌颂、赞美鹤所代表的高尚德行的诗词歌曲,还是秒描摹、升华鹤所独具的翩然身姿的化作精品可谓数不胜数。然而,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在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中,鹤有着一定的崇高地位。通过对鹤在艺术、文学中的形象及表现进行剖析后,进而结合太和殿在紫禁城中的地位及作用,对太和殿铜鹤进行分析便有了理论依据。 北京作为我国历史上辽、金、元、明、清五代王朝的古都,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938年作为辽代的都城起,历以辽、金、元、明、清各朝代,至今已具有1000多年的建都历史。在作为都城的漫长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帝王及其谋臣们为了维护帝王统治,使帝王江山永固、国运长久,对古都北京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建设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建筑,力图通过完善的都城建设,达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目的。特别在明清两代,古都北京的城市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威严。也正是出自明清两代数以万计能工巧匠之手,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惊叹的都城—故宫,映入世人眼帘。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故宫,作为古代帝王宫殿中的巅峰之作;它的一切无不体现着天朝大国的气派景象。 如果将整座宫殿的建筑布局看作是一曲激昂恢弘的交响乐,那么紫禁城的核心部分,也是作为将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的太和殿,则无疑是整体建筑乐章中的高潮。以乾清门为界,紫禁城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而太和殿,更是外朝三大殿之首。即使是在故宫所有建筑物中,太和殿也同样拥有着不可替代的至高地位。这一地位不论从精妙得体的宫殿选址、巧夺天工的建筑构造,宏伟壮观的规模外观还是其华丽高贵的布局陈设都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太和殿中的布局陈设,并不是随意添置的。也许很不起眼的某一部分,都经过了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其中,位于太和殿南门外,三层汉白玉石基之上的铜鹤,也不例外。它的存在有其独到的,不可或缺的意义。 为何现实生活中的鹤造像会与独角龙头龟身神兽的造像一同出现于太和殿门外,甚至鹤像居于铜龟之前?鹤究竟在古人眼中有着怎样的地位?通过造像头顶的椭圆曲线及其造像的结构不难辨认,铜鹤的创作原型正是我国九鹤之中最为著名的丹顶鹤。 首先,让我们从对现实生活中的鹤的习性、特征等生活常识结合古人有关鹤的文化着手进行分析。 鹤:属脊椎动物,鹤形目,鹤科,是大型涉禽。属迁徙鸟类。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芦苇塘等湿地。在生产力以及其他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丹顶鹤栖息的地方,一般常人无法到达,这就为常人可望不可即的丹顶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善于奔驰飞翔,喜欢结群生活的丹顶鹤寿命长达六十至八十年,四岁便进入成年期,在鸟类中丹顶鹤算是比较长寿的了。也正因如此,丹顶鹤便与“长寿”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四月中旬是其求偶繁殖季节。每当黎明或黄昏,年轻的鹤群便曲颈向天引吭高歌,以“对歌”方式寻找伴侣,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然而一旦求偶成功则终生不变。如有一只不幸夭折,另一只会至死不再择偶,宁可沦为孤鹤。这种雌雄相随,步行规矩且情笃而不淫的高尚德性,被世人传唱至今。古人常以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鹤的巢多筑于沼泽地的草墩上或草丛中,产卵一至二枚,雌雄轮流孵化。到三十一天后蛋中小鹤开始啄壳,双亲在旁静立守候达一昼夜。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幼鹤长到一岁,为了养活新出世的雏鹤,双亲要忍痛将其赶走,让它自立。鹤、凤、鸳鸯、苍鹭和黄鸽分别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五种社会关系。其中,鹤象征着父子关系,因为当鹤长鸣时,小鹤也鸣叫。鹤成了道德轮序种父鸣子和的象征。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即使在睡眠时也常单腿直立,扭颈回首将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入羽内。丹顶鹤几乎没有天敌,它目光锐利,行动敏捷,能飞善走,加上强劲有力的双足和尖而长的嘴,连老鹰都避它三分。看起来仙风道骨的丹顶鹤,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明清两代一品文官朝服上的补子便绣有仙鹤图案。由此可见,鹤在中国的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在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里,丹顶鹤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其影响。 以中国千百年文化作为基垫,东汉末年,道教出现于中华大地上。道教里最为大众悉知的福、禄、寿三星中,那个拥有硕大额头、手持蟠桃常以仙鹤为伴、开怀大笑的老人—南极仙翁,更是给人以和蔼安详,平易近人的深刻印象。南极仙翁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之神。属于西宫的南极老人星,其初为掌国运之寿命长短的神仙,以后又被视作长寿之神。为祈求国泰民安,社稷长久,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的杜县建寿星祠。自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汉以来沿袭的国家祭祀寿星制度。寿星去除了以往浓厚的政治色彩,从此大跨步进入民间,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然而这一尊神的造型也如二十四星宿一般,受到与其对应的神兽影响,取神兽所独具的特点与人物相结合。寿星老人那高高隆起的额头,正是受到仙鹤头上丹顶的影响,取其意进而生其形。仙鹤不仅衬与南极仙翁,增加祥瑞之气。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仙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如佛教修得莲花并乘其西去是修得正果的体现;乘鹤也是道化升仙的标志。所以在许多道教经典中,乘鹤云端,驾鹤西去的画面屡见不鲜。由此不难发现,在我国的古文化里、古人的价值观中“仙鹤”所代表的高贵、吉祥的意象及其精神内涵。 在众多古代文学著作、艺术品中,也体现出丹顶鹤的高雅性情与其独具的艺术感染性。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以“野鹤之在鸡群”即后来广为传颂的“鹤立鸡群”来形容嵇绍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先主见李意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灼灼有光。”以“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虽满头白发,但却仍面色红润,充满精神。《后赤壁赋》中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弃凡俗、追求自由的精神。不仅在文学作品中丹顶鹤被广为传颂。在众多不朽的艺术品中,丹顶鹤的美更是得到了升华。清代大画家沈铨于雍正七年偕弟子三人应日本国王之邀东渡日本传艺作画,其绘画风格对日本画坛影响巨大,学之者众多,形成江户时期的“花鸟写生派”。他三年后归国,然时人仍重其艺,称之为“舶来画家第一名”。近百年间,师法者仍不间断。沈铨在中国绘画史和日本绘画史上都占有一定位置。在沈铨于古稀之年创作的《松梅双鹤图》中,山水间,松梅下两只丹顶鹤,或引颈高歌,或低身戏水,一副清幽、雅致,好似天上人间的景象。画面中仙鹤造型严谨,形象逼真,极富体积感;衬于笔墨写意性的山水间,使这原本静默的溪水幽山“有鹤则灵”。赞叹之余,不得不赞叹画家晚年创作时的充沛精力,严谨的创作态度及深厚的笔墨功力,无愧于一代名师之称。在古人创作的青铜器中,也不乏鹤的翩然身姿。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和河南省博物院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郑国国君大墓墓葬里出土的莲鹤方壶便是青铜器中较为杰出的艺术品。此壶为青铜制品是盛酒或盛水的容器,为国家级文物。从莲鹤方壶的造型来看,大方典雅优美新颖,壶为扁方体,壶身高大,结构严密。从最上面的壶盖来看,他是由10组两重并列的莲瓣形装饰组成,立雕双层莲瓣上为镂空的龙纹。莲花的中央有一活动小盖,上立鹤,昂首振翅,似鸣似舞。青铜艺匠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它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惊飞。郭沫若先生曾称道壶盖之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踌满志,睥视一切”。 首先从铜鹤的造型、神态来看,风格写实,造型丰满健硕。照乾清宫略有秀美阴柔之气的铜鹤对比,更多几分大气和庄重。就连铜鹤身后的铜龟,两殿中的造像都是同样的规律。因此可以断定,设计制作的工匠是专门为迎合太和殿(外朝三大殿之首)的地位、风格而专门设计成如此格调。虽然造型简单,但鹤造像摆设于此的内涵却是颇有渊源的。在古文化中,仙鹤一直是以高尚的德行被世人传唱、赞誉,鹤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它的婀娜多姿,在太和殿门外的铜鹤造像更多要表达的是鹤自身的那种精神。也许正因如此,刻意削弱对铜鹤外形上的雕琢,让观者见到铜鹤时更留意它所代表的精神内涵。这样看来,铜鹤如此这般的造型,是不无道理的。除了迎合太和殿整体风格,表达、赞扬鹤所代表的精神内涵这些意义之外。太和殿铜鹤同时也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都在此举行。而统治者对祭祀、仪式等活动极为重视,在古人看来,祭祀、大典关乎着国运兴衰,江山社稷之安危。在太和殿大殿内梁,蟠龙藻井正上方更是供奉了刻有藏传佛教及道教经文的符板,以此祈求可以得到各路神明的庇佑。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的众教为我所用,保我江山永固的思想。而仙鹤即丹顶鹤,与铜龟放置一起代表着龟鹤千秋,意为长寿。乾清宫的龟鹤造像,更是分别配以寿石假山和碧波万顷的大海为底衬,意味江山永固,社稷长存。并且在道教中,被誉为仙风道骨的鹤,更是高贵、吉祥的瑞相,代表着得道升仙。也许除铜鹤造像外,再没其他更适合出现于此。 以文学、艺术等不同载体及形式赞美、传诵的鹤,出现在太和殿的汉白玉露台上,充分表现出鹤文化在古老中国的崇高地位,也正是在彰显帝王皇权的太和殿得到了升华。平凡的鹤以其不凡的精神内涵与神格化的龟身兽伫立在太和殿广场之上,一同为天朝盛世颂德祈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