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玉奎
释义

中文名:孙玉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1年

逝世日期:2003年6月30日

职业:文学家

主要成就: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组长

主要成就: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北京市文代会一、二次代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代表全国曲代会代表全国文代会二、三、四次代表中国曲协会员

代表作品:《对春联》、《文章会》、《窝头论》、《酒令》、《灯谜》等

人物介绍

是北京人。1939年拜师于俊波学说相声。与白全福、郭全宝同窗学艺,先后与全常保、谭伯如、侯宝林、刘宝瑞合作。1945——1948年在西单启明茶社说相声,孙玉奎个性沉静多思,擅长文哏。他台风稳重、谐而不俗。不幸于2003年6月30日下午1:30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夫人回婉华亦是杰出的女相声演员。

主要作品

常演的节目有《对春联》、《文章会》、《窝头论》、《酒令》、《灯谜》等。1947年后与谭伯如合作,创作相声《双过新年》。1949年在京津等地说相声,创作有《二房东》、《一贯道》(与侯宝林合作)及改编相声《新药方》,均已发表。1950年说过老舍先生改编的相声《菜单子》及改编相声《文章会》。1952年创作鼓词《杨秀之发明装订机》。1953年创作相声《喜事》、《婆媳之间》,获创作奖;并整理了相声《连升三级》、《扒马褂》(与刘宝瑞、侯宝林整理),山东快书《鲁达与林冲》。1983年退休后整理相声《十二辰》、《菜单子》,创作相声《百龙图》(与回婉华合作)、《首都颂》,创作鼓词《雪山情》。相声研究文章有《一代相声名家万人迷》、《相声表演艺术十要》,均已发表。

成就及荣誉

孙玉奎先后在中国曲协研究部资料室、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戏曲曲艺研究室工作,曾任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组长、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是北京市文代会一、二次代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代表,全国曲代会代表,全国文代会二、三、四次代表,中国曲协会员。出版山东快书集《鲁达与林冲》(1956年3月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1946年主办《长春游艺月刊》,任社长。

京剧演员

男,京剧净角。

他是中华戏校玉字科的学生,长期辅佐李和曾先生,和赵永泉先生同为李和曾的左膀右臂。也是传说中李和曾的“八大金刚”之一,文革时被牵连为黑帮而遭到批判。孙先生在中华戏校时,即参加了李和曾《信陵君》、《马陵道》、《赠缇袍》等高派本戏的排演。解放后随李和曾先生加入中国京剧院,参与了很多高派本戏的恢复排演工作以及《智斩鲁斋郎》、《孙安动本》等新编历史剧的排演工作。李和曾先生的勾脸戏(如《斩黄袍》、《智斩鲁斋郎》)均为孙玉奎先生勾脸。他和赵永泉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能抱高派戏(以及李和曾新编戏)总讲的演员,长期在幕后默默奉献。

李和曾1985年中风后,赵永泉、孙玉奎、何金海等当年中华戏校同学担当了一部分向高派再传弟子传艺、解惑的工作。孙玉奎先生晚年参加了音配像工作,为高派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逝世:2002年,农历壬午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