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希廉 |
释义 | 宋希濂(1907年4月9日-1993年2月13日),字荫国,湖南省湘乡县人,毕业于黄埔一期的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蒋中正嫡系部队的重要将领、陆军中将。 1 早年生活1921年从家乡赴省会长沙,在长郡中学学习。1923年冬参加程潜开办的广州军政府军政部讲武学校入学考试,而后南下广东入学,期间与陈赓相识。 到广州后改入黄埔军校,毕业后服务于教导第2团、国民革命军第21师、黄埔军校同学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底赴日本学习,在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学生队就读。 2 教导部队军官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回到中国,在蒋介石一方的教导第1师任职。后担任警卫第2师团长,以及调整师第87师旅长、第36师师长。1931年至1936年间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镇压福建事变、围剿江西红军和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军事行动。 3 抗日战争期间3.1淞沪抗战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宋希濂率第36师作为第一批部队进入战场,与日军进行了三个月的阵地战,并于战场上晋升为第78军军长。 3.2 南京保卫战淞沪会战后,宋希濂率部队撤退到南京整编,参加了保卫首都的战斗,担任下关地区的守备。 3.3 兰封会战1938年5月,日军第14师团由濮阳南渡黄河,威胁正在徐州进行会战的中国军队的后方。宋希濂奉命率第71军参加对这支日军的攻击,先后攻占日军盘踞的仪封、兰封。最后因日军死守三义集地区,功败垂成。 3.4 武汉会战1939年武汉会战期间,宋希濂率第71军据守富金山地区,联合友军抗击日军第10、第13师团数周,有力阻击日军进犯。 3.5 滇西会战1939年,宋希濂晋升为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1941年,晋升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在滇西惠通桥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将从缅甸撤退的中国远征军残部接回国内。1944年指挥第11集团军向日军盘踞的龙陵、松山地区进攻,将两处日军包围、歼灭,打通了滇缅公路,并因此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4 国共内战时期4.1 新疆时期国共内战初期,宋希濂在新疆担任警备总司令,协助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处理了三区事件和北塔山事件。对新疆问题持强硬态度,但不主张武力解决,而是提倡“以游行对游行,以示威对示威”的“文斗”。 4.2 鄂西时期徐蚌会战前夕,宋希濂被派到华中鄂西地区担任第14兵团司令官,但国防部答应给他的部队很快被抽走参加徐蚌会战,或者被重创。宋希濂通过黄埔军校的同学关系和蒋介石的荫蔽,先后吞并了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湖北省主席朱鼎卿所属的保安部队,以及第13绥靖区司令王凌云、川鄂边绥靖公署主任孙震的野战部队,成为拥有16个师的实力派将领,并晋升为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 4.3 在四川被俘解放军南渡长江后,虽然宋希濂能够察觉解放军的动态,抢先行动,在观音寺、黄草坝等战斗中给解放军以打击,但是部队的战斗力不足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精锐抗衡,乃放弃鄂西向四川撤退。他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理长官胡宗南密谋将部队拉到缅甸建立反共基地。 在遭到解放军追击,部队溃散后,他率领残部向边境逃亡,中途于峨边县被俘虏。 5 晚年生活他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生活了多年,于1959年被特赦,担任政协文史专员、政协委员。 1957年反右运动中著名知识分子储安平被划为右派,其妻子易吟先与之离婚。1960年宋希濂与易吟先结婚。1980年两人移居美国,后参与组织黄埔军校同学会,担任副会长。 6 家庭宋希濂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三位哥哥都在国民政府任职,三哥宋宜山在1949年后曾经担任国共谈判的密使。宋希濂及其儿女一家在80年代移往美国,其后代现居美国东部等地。 7 绰号宋希濂到美国后,在当地华文报纸发表文章,赞同大陆与台湾两岸统一,遭到部分亲国民党报纸文章的攻击,称之为中共鹰犬。台湾作家李敖写《鹰犬将军》一文为宋希濂辩护,称“宋希濂四十一岁以前所有的记录摆开都是为你们国民党做鹰犬,最后还做垫后,让你们有机会逃到台湾,他牺牲掉了,被关了十年,爸爸也死了,老婆也死了,家破人亡,他付了这么大代价,最后你们骂他是共产党鹰犬,你们国民党是什么意思啊?并且最大的特色就是宋希濂到了美国以后,他有自由可以反共,他为什么不反?他有自由可以宣布他怀念台湾,他为什么不怀念?”。宋希濂感念李敖的仗义执言,将自己的回忆录命名为“鹰犬将军”。 8 参考文献宋希濂.《鹰犬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 沈醉.《战犯改造所见闻》.十月文艺出版社. 李敖.《李敖有话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