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松谋活佛 |
释义 | 活佛,活在人间的佛,济世救人,深受藏民族的无比崇敬。“松谋”以村名而得,据说,第一世松谋活佛降生在中甸县大中甸乡松谋村,后为噶丹·松赞林寺堪布(掌教),再后来被追认为活佛,即第一世松谋活佛,按惯例,转世者沿用之。 松谋活佛 活佛,活在人间的佛,济世救人,深受藏民族的无比崇敬。第三世松谋活佛昂汪洛桑丹增嘉措,曾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首任州长,又是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噶丹·松赞林寺主寺活佛。在松赞林寺11位活佛世系中排列首位。 精研佛学,普渡众生 迪庆,是一块和平宁静的圣地,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乐园。在这块宝地上曾经出了不少高僧大德及著名活佛,第二世松谋活佛便是其中之一。 1899年一个吉祥平安的日子里,中甸县大中甸乡(今香格里拉县建塘镇)一个名叫霞那藏族家里降生了一名可爱聪慧的男孩,后来被认定为噶丹·松赞林寺第二世松谋活佛。“松谋”以村名而得,据说,第一世松谋活佛降生在中甸县大中甸乡松谋村,后为噶丹·松赞林寺堪布(掌教),再后来被追认为活佛,即第一世松谋活佛,按惯例,转世者沿用之。 松谋活佛的转世代数有一说法,据《松谋活佛传略》记载,每隔百年才选提一位名望很高的高僧大德予以追认(实际并未照此执行)。自古以来,藏族人就有寻根的传统,在众多的藏史书籍中,都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传说时代的天神之子,活佛转世也是如此,都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第一世始祖活佛与有名望的骨系紧密联系起来,以说明自己骨系的源长高贵。 昂汪洛桑丹增嘉措被认定为第三世松谋活佛后,迎进松赞林寺朵克康村(康村,以地域和文化为一基层单位的宗教活动场所)受沙弥戒供养。聪明好学的他师从著名的格西鲁茸尼玛,很快就掌握了藏文基础知识和佛学基础理论,达到了规定能够进藏学习的知识水平。 他于1912年进西藏,进入著名的哲蚌寺崩拉康村,受比丘戒学经典。在西藏期间,他潜心佛学,向各大寺院的高僧大德虚心求教,得到他们的指点,学成了佛法相学、显密经典等。尤其受色康巴布经师影响较深,加上天资聪明和勤奋好学,他的佛学造诣日见提高,西藏各大寺高僧对他十分看好。时间如水,光阴如箭,寒窗十年一瞬间,经过严格的考试,他考取了格西学位。按照惯例,学经僧人在考取格西学位时,都必须为全寺院僧人发放布施和茶饭,或向堪布和上师作供养,这笔花费有时高达数万两藏银,贫困僧人根本不敢问津,但这已成为惯例,而且是确定学位的重要因素。不幸的是他的聪本(资助他的老板)生意亏本,负担不起他考取格西后发放布施和茶饭的经费,致使他未能完成必须履行的程序,留下了平生最大的遗憾。 人们认为,活佛为普渡众生的圣者,其中包括行医。在雪域,凡是活佛、高僧大德都通晓医学。第三世松谋活佛也不例外,他学习藏医理论,也十分注重实践,掌握了许多重要药方,医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尤以医治性病、风湿性瘫痪症见长,又将医术无私传授给贫僧都比和卓央二人。在藏族传统自然学科中医学和天文历算不分家,同为一科,统称为医宗学。松谋活佛对天文历算学也十分精通,与其医学造诣齐名,他推算的藏历与西藏医宗院推算的藏历精确度不差上下,故在医宗界也有一定影响,他以“经典精湛,修持严谨”深得滇、川、藏边区广大僧俗的敬仰。 爱国爱教 精诚合作 在哲蚌寺学成后,松谋活佛于1921年回到噶丹·松赞林寺。当时松赞林寺的教务管理混乱,纪律松弛,与藏传佛教的教义教规要求格格不入。他便协助堪布对寺院进行戒律教育,讲解经行道次第和佛教经典传承,整顿寺律,使僧有僧像,寺有寺样,不久,松赞林寺成了康藏地区寺院的榜样。 建国后,松谋活佛对松赞林寺也一如既往地严格管理,确保寺院的稳定,乃至地方的平安。1952年2月,松谋活佛任丽江专区副专员。期间,他在松赞林寺组织了最高管理机构“拉西会议”,制定寺规、加强教务管理,扩建寺院规模。1958年,他为解决僧人口粮问题、减轻社会负担,发动僧人开荒种地、饲养牲畜办牛场,红红火火,为以寺养寺活动作出开创性的努力。 松谋活佛是僧人,更是爱国人士。早在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时途经中甸,松谋活佛派代表进城前往设在今建塘镇公堂的红军司令部表示慰问,用藏族的最高礼节献上洁白的哈达和礼物,表以真诚友好,并邀请贺龙等军团首长到松赞林寺观光。广大僧人以藏传佛教最高礼仪夹道欢迎红军的到来,开仓为红军筹粮6万余斤。同时,他捎信给东竹林寺水边活佛,劝他在红军路过德钦一带时不要与之为敌,得到了贺龙元帅的亲笔手书“兴盛番族”赠匾感谢。1949年12月,汪学鼎奉余建勋指令召集中甸、德钦、维西三地土司及寺院武装,准备进攻丽江、维西、兰坪通甸等解放区,强令松赞林寺出兵。松谋活佛为大众利益真诚相劝未果,愤而离寺到吉仁松谋静室闭门修行。 松谋活佛爱国忠贞,护佑众生,深受广大僧俗群众的敬仰,深得党和人民政府的赏识。1950年他被当选为丽江专区联合政府副主席,后任丽江专区副专员;1954年当选为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袖的亲切接见,使他更加坚定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信念,更加热爱家乡。 1954年12月,成立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松谋活佛为主任委员,为给自治州命名,他冥思苦想,花了大心思。他希望地方平安,人民幸福,故命名为“迪庆”。迪庆藏语本意为“极乐太平”、“吉祥如意”,象征和平安定,共同富裕。在筹备会议开幕式上他作了重要讲话,“各民族紧密团结,才是国家最大的利益,舍此就谈不上建设和发展;实行区域自治,一定少不了汉族的帮助”,“阻碍民族团结和发展有两个坏东西,一是大民族主义,一是地方民族主义,我们应提高觉悟,努力消除”。 1956年,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的东风吹到了高原“三江并流”地区,康巴地区南部各地叛乱分子借此煽风点火,鼓动松赞林寺参加叛乱。松谋活佛耐心细致地作僧俗群众的思想工作,讲清形势;并向丽江地区和省领导作了详细的汇报,在赴拉萨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期间,又向副总理陈毅反映了中甸的情况,得到陈毅副总理的表扬。 在西藏拉萨期间,他为圆35年前未了之事,提出补办考取格西学位后的仪式。陈毅副总理为了满足活佛的要求,更为了尊重藏传佛教的传统习惯,同意他补办仪式。自此,松谋活佛圆了他的格西梦。此时藏区局势十分紧张,在西藏拉萨经商的东旺卡尖、小中甸克古等人暗地再三劝说松谋活佛乘去印度参加释迦牟尼涅2500周年纪念活动之机,留居印度。松谋活佛不愿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婉言谢绝,并劝藏商马春则等回归故里,为家乡和平、发展作贡献。 1957年,在迪庆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迪庆藏族自治州庄严地宣告成立,全州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迎来翻身农奴的新生。同年3月,松赞林寺在少数叛乱分子的挑动下参加武装叛乱。在政府、解放军与叛乱分子谈判会上,松谋在叛乱分子强迫、唆使下同汪学鼎、八大老僧以调解人的身份参加,实则以武力作后盾,威胁政府、军队让步,试图拖延以至放弃改革。在这关键时刻,松谋活佛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教育疏导下,在部队首长的劝说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作出抉择,决心跟共产党走到底。月底,松谋与副县长汪学鼎、县公安局长越宝鹤深入戒备森严的红坡吾日同叛乱分子谈判,争取叛乱分子下山投降,立了大功。 金秋9月,由于松谋活佛长期与政府真诚合作,又为迪庆的和平解放和自治州的顺利成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被当选为自治州首任州长。的确,松谋活佛为迪庆的和平解放做了很多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是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的模范,这种精神是应该发扬光大的。 1963年,中甸县修建第一座水电站思伟电站,松谋活佛把准备购买汽车发展生产的2万元人民币捐赠给电站建设。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松谋活佛含冤圆寂,享年68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吹绿了雪山高原,松谋活佛也同大家一样被平反昭雪,落实政策,1986年5月在松赞林寺为松谋活佛举行了隆重的灵塔安放仪式,灵塔供奉于松赞林寺大殿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