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达观 |
释义 | 《思达观》一诗出自于明代末期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之手。这是作者为怀念紫柏真可大师所作的禅诗,诗中体现了作者对紫柏真可大师深厚的情感,同时也衬托出了作者深厚的佛学底蕴。 诗作名称:《思达观》 创作年代:明代末期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汤显祖 诗作类别:禅诗 作品原文思达观① 何来不上九江船②,船头正绕香炉烟③。 第一人从欢喜地④,取次身居自在天⑤。 语落君臣回照后,心消父母未生前。 看花泛月寻常事,怕到春归不值钱。 注释译文①达观:即作者的朋友紫柏真可大师,字达观。 ②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 ③香炉:庐山香炉峰。 ④欢喜地:初地菩萨。 ⑤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或“大自在天”的简称。 创作背景无内容作品鉴赏该诗首联“何来不上九江船,船头正绕香炉烟。”是作者汤显祖很遗憾紫柏大师未能与他一起共乘这开往九江的船。当船到九江时,庐山就在出现在眼前,那香炉峰上的烟雾像是知道欢迎客人,也轻轻地降落下来,缭绕着船头不忍离去。 颔联“第一人从欢喜地,取次身居自在天。”中的“欢喜地”是初地菩萨。佛教分菩萨为十地,“欢喜地”为初地,十地菩萨就是佛了。“自在天”是“他化自在天”或“大自在天”的省称,“他化自在天”为欲界“六欲”天之最高层,而“大自在天”则为色界诸天的最高层。这里无法知到是赞紫柏大师还是在谈作者的心愿。总之,修行的一等成就应为初地菩萨,取其次也就是修行到“自在天”的地位。 颈联“语落君臣回照后,心消父母未生前。”中的“君臣回照”就是曹洞宗的“君臣回互”,因此颈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对禅宗的明心见性,见到自己在“父母未生”时的本来面目,乃至“君臣回互”一类的方法都已熟悉,无须再参。 尾联“看花泛月寻常事,怕到春归不值钱。”明白大道之理,就应在“寻常事”上着手。之所以“看花泛月”,是因为“怕到春归不值钱”。作者感概,当人生得意之时,就须尽欢颜,年老之时,就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就无法去寻春。 作者简介汤显祖(1550~1616),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师从罗汝芳,为泰州学派王艮再传弟子。1583年(万历十一年)进士及第,授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因抗疏谪广东徐闻典史,后迁浙江遂昌知县,又以投劾忤权贵,落职归乡。汤显祖擅词曲著名,其书法笔力秀拔,潇洒雅逸,蛾晋唐人遗意。所著有《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世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最为脍炙人口,至今仍为钟情之青年男女所爱读。诗文有《玉茗堂集》二十九卷,另有《五侯鲭》、《字海》等。传世墨迹有《行书诗卷》、《尺牍》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