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桥集镇
释义

该镇隶属于安徽省 蚌埠市 怀远县,位于怀远县西北边境,距怀城46公里,北淝河北岸,东与陈集乡接壤,北与宿州市大营镇搭界,西与淮北市双堆镇相邻。全镇总面积133.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该镇2008年总农户12853户,总人口55112人其中农业人口51806人,占总人口的94.5%,耕地面积10.8万亩。

基本概况

该镇隶属于安徽省 蚌埠市 怀远县,位于怀远县西北边境,距怀城怀远县双桥集镇区域地图

46公里,北淝河北岸,东与陈集乡接壤,北与宿州市大营镇搭界,西与淮北市双堆镇相邻。全镇总面积133.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

地理环境

该镇经度位置在东经117°43ˊ—118°19ˊ,纬度位置是32°43ˊ—33°13ˊ,是淮北平原的组成部分,地形较为平坦。海拔在17.5m—23.9m之间。土壤母质为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和近代黄泛冲积物,境南河流为北淝河,是双桥的最大的自然河道,全长22.75公里,西北东南走向。

该镇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兼有南北方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日照充足,主导风向是偏东风,突出特点为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冬季干旱少雨,常刮西北风,一年中干湿与冷热的变化较为明显。年平均日照为2206小时,0℃以上积温5629.8℃,10℃以上积温4964.1℃,历年平均温度15.4℃,无霜期218天左右。

该镇境南紧靠北淝河。此河北淝河发源于涡阳县龙山湖,经涡阳、濉溪、怀远至五河县沬河口入淮河。境内河岸地势低洼,生长大片芦苇和杂草,一遇洪水,水流不畅,因年久失修,形成沿淝五年两遇水灾。

境北杨集大沟,东西走向,横贯5个行政村,全长6公里。从西至东有双龙新河、钟杨西沟、钟杨东沟、青肥大沟,分别北由杨集大沟起源,南至北淝河,为以排为主,以灌为辅的境内五大人工水系。

经济概况

双桥集镇为农业乡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运用和普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产业三大支柱。农业种植以小麦、油菜、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水稻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业以猪、羊、牛、鸡、鸭、鹅、兔和水面鱼、蠏类为主;劳务产业已成为双桥主要经济来源,每年有1.3万劳务大军外出务工经商,常年工约6000人,季节工约7000人。农民收入的比例为农业的3.5%,养殖业为20%,劳务业45%,,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200多元。

双桥集镇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受到省政府嘉奖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镇不断扩大棉花生产面积。这个镇实行了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插标定界,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广大棉农的科技意识,提高广大棉农的科学植棉水平。并组织村干部、农民代表专程到河南省鹿邑县参观学习植棉技术,形成双桥集镇棉花生产的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农业的路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素有小麦之乡美称的怀远县双桥集镇紧紧抓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立项机遇,创造优势做大“农”字品牌。拥有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这一“金字招牌”的双桥集镇,充分利用项目带动的优势,实施“增产富民工程”,选种优良品种、统一生产布局,使小麦生产达到了产量高、价格高、市场销路好。该镇还利用丰富的作物秸秆和饲草资源,发展以家庭养殖为主体的畜牧养殖业,唱好“一村一品”重头戏。2007年以来,先后在赵集、刘碾、丁刘等村重点建起了奶牛、生猪、獭兔养殖基地,采取贷款支持、政策扶持的办法,培育了像赵国光、年夫振、陈现礼等一大批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了300多个养殖大户发展。

农业生产中,紧扣“农业产业有新扩张,基础设施有新改善,农民收入有新提高,集体经济有新亮点,乡村风貌有新变化”的总体要求,突出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基础建设工作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良繁场特色蔬菜种植为示范基地,辐射全镇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大力推进全镇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2008年全镇播种面积为2974亩,其中:棉花2082亩,蔬菜502亩。林业总面积达到1372亩(果园面积350亩)。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807.92万元,比上年增加342.9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74.20元。比上年增加367.10元。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现有600多家个体私营经济落户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优质苗木基地、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农户增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002年,全镇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934.6元。

城镇建设

双桥集镇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老一代革命家汪冰石、陈付东、崔剑晓等在双桥地区从事革命活动,是当时宿怀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双桥集镇虽地处偏远地区,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富民政策,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有全县农村一流的镇卫生院,有集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三位一体的文广站。农业技术服务站作用得到发挥,农业装备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双桥已成为怀远大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该镇抓住机遇,促进社区建设全面发展。以自治区全面加强社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县委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全面推进社区创建的各项工作。紧紧抓住社区建设的大。在人力上配优选强社区干部,在财力上,发扬真抓实干的创新精神,积极协调单位包联社区帮扶力度,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驻”良好局面。强化意识,奥运安保加强安全防范。社区强化大局意识、安全意识。要求每个干部职工立足实际促发展,与时俱进谋创新,积极行动起来,思想上准备好,行动上尽量往前赶,切实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准备,强化安全意识。

怀远县双桥集镇已有1000多户农民依靠发展畜牧养殖走上了致富路。该镇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镇注重发挥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体系,从而有效促进了全镇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该镇先后为群众提供养殖周转资金50多万元,免费帮助农户开展动物疫苗接种2000多次。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为广大农民搞好科技服务,先后邀请县畜牧专家、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镇里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2007年上半年该镇开展技术培训6次,发放养殖科普读本2000多份,解答农民咨询1500多人次。此外,该镇还引导广大养殖户成立了养猪、养牛等专业协会,进一步搞活流通,让广大农户真正做到“养得好、卖得出、赚得多”。

管辖区域

双桥集镇原设双桥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2年由双桥、赵集、杨 集、小街4乡并置双桥集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133.7平方公里,人口5.2万。刘(桥)褚(集)公路过境。辖丁刘、周庄、路东、君李、陶洼、双李、大祝、小郭、刘碾、王郢、杨集、老楼、赵桥、双桥、老家、赵圩、佛庙、祝桥、柳行、赵集、邢桥、路心、徐圩、三姓、白马、湾东、前刘、鸟云寺、油坊、湖陈、小街、老圩、姚庄、张坝、刘大庄、路井36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小麦、山芋、豆类。乡镇企业有粮食加工、建筑、农机维修等企业。

工农共建

双桥集镇 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这一主题,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现场咨询活动,深入乡村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大力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把法律法规宣传到农户,把优质放心农资送到乡村,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资,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努力营造全社会支农护农和打假扶优的社会氛围,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启动仪式上,蚌埠市和怀远县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执法人员现场开展咨询活动,并向农民群众宣传了农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资识假辨假的知识,20多家市、县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企业发放了宣传资料、展示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活动有60余人,农民近千人次。

农业经营

双桥集镇的农民们从单一种植模式走上了多种经营致富路。这个镇有30%的农户兼营商店、承包果园、办油坊。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200多元。双桥集镇有3个农场土地流失严重,仅靠传统种植业农民实现增收非常困难。镇党政领导通过为农民提供土地承包信息、信用贷款、技术咨询等服务,帮全镇农民开辟了多种增收新途径。突出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基础建设工作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良繁场特色蔬菜种植为示范基地,辐射全镇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大力推进全镇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行政区划

双桥集镇下辖村:

双桥村 祝桥村 双李村 大祝村 路东村 徐圩村 阜庙村 前刘村 三姓村 丁刘村 周庄村 路心村 杨集村 刘碾村 张巷村 赵圩村 陶洼村 小郭村 湖陈村 赵集村 湾西村 邢桥村 湾东村 柳行村 小街村 老圩村 路井村 姚庄村 大庄村 张坝村 油坊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