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家湾楚简
释义

楚简信息

【名称】杨家湾楚简

【年代】战国晚期中段

【出土】1954年,长沙杨家湾第6号墓(长沙楚墓M569)

【数量】72支

【材质】竹质,墨迹

【书体】楚系文字,篆书

楚简详述

竹简出土

长沙市北郊杨家湾,位于五家岭之西,李家湖之东南。1954年8月,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清理工作队经过7天的时间完成清理工作。

竹简出土于左边箱内的直径34厘米的大漆盒内。竹简放在大漆盒内铜镜的下面,色褐黑。竹简外面用绸子包裹着,出土时因绸带腐朽,已散乱。

形制书写

竹简72支,该墓未曾被盗,因而竹简保存比较完好。但文字已模糊不清,能看出文字的共有50支简,其中13支简文字模糊,有37支简的文字略为清晰。

简长13.5—13.7厘米、宽0.6厘米。在上端4至4.1厘米,下端3.5至3.6厘米处刻有系绳的缺口。

竹简文字写2字者4支,其余每简只有1字。用墨写的文字,大部都写于竹黄的一面,也有个别写在竹青一面。

竹简内容

竹简简文与入葬的随葬器物不能一一对号,而且又无器物数量记载,因此与一般常见的《遣策》不同。其性质待考。

墓主人

墓主人是女性,年龄未超过30岁。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中段。

楚简发表

1954年第12期《文物参考资料》上发表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撰写的《长沙杨家湾M006号清理简报》一文。1957年《考古学报》第1期上又发表了该委员会写的《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一文,其中也刊布了杨家湾M006号的竹简情况和部分照片。

1995年齐鲁书社出版的由商承祚编著的《战国楚竹简汇编》一书中收录了该墓出土的有字竹简及商承祚的摹本,并对个别可识文字作了简单的考释,计37个竹简号。200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长沙楚墓》报告,发表了杨家湾楚简的照片和部分释文。

楚简研究

杨家湾楚简每简仅书一二字,又多,漫漶难辨,性质最费推敲。李学勤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中写道:“从体例上看,它不像遣策,而像字书。”中山大学的学者将当时所见得七批楚简分作竹书、疾病等杂事札记、遣策和其他四类,杨家湾楚简即划入“其他”,认为:“这项竹简的性质目前还难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战国楚竹简概述》,1978年)在具体考释中,中山大学的学者则一再指出简文与同墓所出的俑有关(《长沙杨家湾六号墓战国楚竹简考释》1977年油印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9: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