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家湾组
释义

信息

地层名称:杨家湾组

英文:Yangjiawan Fm

阶代码:N2

命名

汤英俊等于1988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陕西汉中地区勉县城东约15km处的王家庄。参考剖面分别位于勉县城东南约7km处的小河乡、中坝水库南岸和洋县城西北约6km处的八龙邓家庙一带。杨家湾组系指陕西汉中盆地内一套含三趾马动物群的杂色粘土及砂岩互层的沉积,时代为晚上新世。汤英俊等(1988)认为陕西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1974)在洋县、西乡县划为中更新世的含膨润土矿的岩性段也应置于本组中。

特征

为以湖相为主的沉积,由两个沉积旋回组成,每一旋回下部均为砂砾层而上部均为杂色粘土,沉积韵律明显,各层含少量钙质结核或铁锰质结核。超覆于基岩之上;与上覆更新世周家湾组为不整合接触。总厚近90m。地表出露厚度不一,在露头较好的杨家湾一带,厚仅十余米,大部分隐伏于地下;在洋县八龙邓家庙等地,厚约30~40m。在杨家湾附近的灰绿色砂质粘土中产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鱼类、龟类、鸟类和哺乳类。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计14属15种,主要类型有Mimomys hanzhongicus、Sinomastodon hanjiangensis、Stegodon zdanskyi、 Gaindatherium cf.browni、 Hipparion sp.、Cervavitus cf. Demissus、 Metacervvlus cf.capreolinus等。孢粉化石量少,以草本植物为主,有蒿属、藜科、菊科、莎草科和蓼科;木本植物有松、榆、槭和栎树等。从哺乳动物群和孢粉组合的性质推断,本组的地质时代可能早于游河组。本组分布于陕西汉中地区勉县杨家湾一带和洋县八龙邓家庙等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