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受膏者 |
释义 | 释义受膏者,英文是the anointed one。基督和弥赛亚的意思都是受膏者。基督是希腊语,弥赛亚是希伯来语。最初指犹太人的王在加冕时受膏油,但旧约圣经的预言指耶稣(马太福音26:6-13)。 香膏或香油受膏多数是应用于,以油或香油抹在受膏者的头上,使他接受某个职位的意思。就好象在旧约里的君王、祭司及先知,都是用橄榄油来抹在他们的头上,使他们受膏接受神所给他们的职分。 圣经里的受膏者以色列是一个真正神权国家,就是他们的国家全体国民都信神,都遵守上帝的律法,这种律法非常的严格,甚至是思想上的不洁、不义都是一种罪,但是这些罪是要思想上悔改的罪,行为上的罪就按照律法施行刑罚。有一个时间以色列民族的信仰很不坚定,看到外国都有君王,于是要求当时的大祭司撒母耳为他们选立君王,撒母耳求问上帝,上帝就允许他们,于是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位君王诞生了,在此之前以色列一直由神直接管理。 第一位被膏抹的君王——扫罗旧约里第一位被膏者,是以色列人的王扫罗(参撒上十1~13)。那时,耶和华的灵就临到扫罗的身上。但是,当扫罗背道时,撒母耳就膏大卫为以色列人的王。此时,上帝的灵就离开了扫罗,而临到大卫的身上(参撒上十六13)。可见,受膏与上帝之灵的同工,有脱离不了的关系,特别是上帝所拣选的国王、先知及祭司。神就在他们受膏的时候,赐给他们工作的职位与能力(参王上十九15~18)。 第一位被膏抹的先知——摩西摩西是一位享有“三重膏抹”的人。神拣选摩西带领他的百姓出埃及之后,神透过他颁布律法给以色列,并用他治理百姓四十年。摩西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全因受了神非常特殊的膏抹,他受了“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膏抹。 身为祭司,他为以色别人代求,教导他们公义;他也象一个君王般统领百姓。祷告和能力的巨大恩膏是他一生中的特色,他有完全的膏抹,执行与神相近的祭司权利,同时又拥有治理百姓的君王大权。有趣的是,摩西并没有“祭司”或“君王”的头衔,但他兼有两者的能力。 第一位被膏抹的祭司——亚伦“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出埃及记30:30) 受膏的意义旧约里,受膏的意义可分为下面几点: 1.受膏的事完全出于上帝的作为。 2.受膏者是上帝所喜爱与拣选的人。 3.受膏者是上帝特派他在某处施行某种使命与工作的人。 4.受膏者是被上帝的灵所浇灌。 5.受膏者是上帝亲自使其合乎所用(参撒上十:赛六十1:亚四)。 同名乐曲简介圣乐大合唱《受膏者》是我国著名圣乐作曲家、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于1954年为上海市基督教各堂组成的联合圣诞音乐崇拜而创作的,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出版。《受膏者》分两个部分,由12首歌曲组成:第一部分为“预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为“成就”,共6首歌曲。 作曲、指挥/马革顺 献唱/上海基督教圣歌团 钢琴/顾其华、肖子上 风琴/林克兰 独唱/戚长伟、陈晋稚、方芝芳 朗诵/邹凤鸣 录制/上海音像公司 创作背景解放初,马革顺负责上海教会联合诗班的排练和指挥,当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练亨德尔的《弥赛亚》有些单调时,就萌生了排练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一类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作品难度较大,不易排练。由此,马革顺计划创作一部适合中国人演唱的圣诞大合唱。1953年春天,马革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开始创作《受膏者》。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于1954年春天写成,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出版。《受膏者》分两个部分,由12首歌曲组成:第一部分为“预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今西藏南路沐恩堂)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传唱历史《受膏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被批判为“大毒草”,但却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传唱,有些音乐学院还将此作品用作声乐理论研究的样本。 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两会”再版了《受膏者》,并录制了录音带(后来也制作了CD),这部作品再次开始在各地教会的圣诗班传唱,作品的知名度随之越来越高,《我心尊主为大》、《报福音的人脚踪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基督教会的音乐活动中常被演唱,深得华人基督徒的喜爱,这部作品被华人基督徒誉称为中国的《弥赛亚》。作品充分体现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基督徒对圣乐民族化的追求和全球华人基督徒文化回归的意识,也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民族凝聚力。音乐会当天恰逢马老先生95岁大寿,又是基督教传统的圣诞节期,意义重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