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凹耳蛙
释义

头体长雌性32~36 mm,雌性52~60 mm。背面棕色,背部有若干小黑斑,上唇缘有一条醒目黄纹;体侧色较淡,散有小黑点;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腹面淡黄色,咽胸部有棕色碎斑。头扁平,吻棱明显;瞳孔圆形;鼓膜凹陷,为我国蛙类中唯一具有此特征者;无颞褶;舌梨形,后端缺刻深。胫跗关节达吻端;跟部重叠较多;指趾端扩大成小吸盘,外侧三指有横沟;趾蹼发达。背面满布细疣,体侧及下腹部疣大,咽胸部平滑;背侧褶显著。雄蛙第一指有灰白色婚垫,鼓膜凹陷深,形成外耳道,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尚无关于蝌蚪的记载。

中文学名:凹耳蛙

拉丁学名:rana tormo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无尾目 Salientia

亚目:新蛙亚目 Neobatrachia

科:蛙科 Ranidae

亚科:蛙亚科 Raninae

属:蛙属 Rana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150-700 mm左右丘陵山区小溪岸边。捕吃昆虫,多数为害虫。晚上雄蛙到岸边高大乔木、灌木上或草丛发出"吱、吱"类似昆虫的鸣声。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产卵,解剖6月抱对雌蛙,怀卵数513~863粒,卵径2~2.5 mm,卵淡黄色。10月以后进入冬眠,翌年4月中旬出蛰。

现状与保护

分布 :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安徽黄山及浙江建德与安吉。

估计数量:安徽黄山及浙江建德几次调查,采到标本的总数约为43只(3 1雄,12雌)。

致危因素及现状:就目前所知,本种分布范围狭窄,数量不多,本种雄性鼓膜深陷形成外耳道,在蛙类中颇为特殊,很有研究价值,属于珍稀物种,应予保护。

驯养繁殖状况: 无。

现有保护措施:无。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建议安徽与浙江二省将凹耳蛙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力量调查其分布及数量,并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为进一步提出切实有效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