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平装: 250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308062220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所选内容分为三部分:上编侧重于文艺理论基础问题的探究,中编侧重于文学批评现状和历史的思考,下编侧重于一些当代文学现象的评论,虽不是体系严明、逻辑严密的专著构架,但其观念倾向和价值取向却是从理论到应用一脉相承。所选文章从大三的习作到博士后期间的论著,时间跨度较大,反映了作者在文学研究的天地中从蹒跚学步到健步行走的成长过程。 编辑推荐《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导言新时代语境下的文艺镜像与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向 上编 文学本体篇 第一章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研究 第一节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论争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确立 第三节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的理论价值 第二章 文学形式本体论探析 第一节 文学形式本体论的缘起 第二节 从作品本体论到形式本体论 第三节 文学形式本体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第三章 形式艺术表现功能解析 第一节 形式功能观的误区 第二节 预成功能 第三节 建构功能 第四节 完善功能 第四章 语言功能质疑论检视 第一节 中西文论关于语言本体的反思 第二节 现代人文主义语言理论价值评析 第三节 语言的局限性与社会交往性 中编 文学批评篇 第五章 悬置与缺席:世纪之交文学批评的现状扫描与理性反 第一节 问题意识的匮乏与批判精神的失落 第二节 中西文学批评对话与交流的失衡 第三节 文学类学术期刊:批评重镇的坚守与生存境况的尴尬 第六章 碰撞与融合:文化生态批评视野与文学批评视野的“互 第一节 文化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文化生态 第七章 预设与憧憬:对文学批评生态功能的透视 第一节 预警功能 第二节 净化功能 第三节 导引功能 第八章 在激进中迷失:对两个典型批评事件的解读 第一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第二节 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第九章 “文革”文学批评的话语风貌 第一节 毛语体的深重影响 第二节 非此即彼的两极表述与绝对性语词 第三节 实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异常结合, 第十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话语流变 第一节 激荡与确立 第二节 重构与缺失 第三节 复兴与反思 下编 文学现象篇 第十一章 1949-1976年文学的集体写作 第一节 红色集体写作的发展简脉 第二节 个体话语淡出的隐性集体写作 第三节 高校文艺学教材的统编工作 第十二章 政治合法性吁求与“十七年”戏曲改革 第一节 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诠释者与大众行动的向导 第二节 戏曲改革重心的位移 第三节 戏曲改革的政治合法性 第十三章 “样板戏”的革命历史叙述 第一节 历史记忆与时代铭纹 第二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憧憬 第三节 理想人格与政治狂欢 第十四章 人文视野融合与当代审美文化 第一节 大众审美文化与高雅审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节 传统民族性文化与当代一世界性文化的参照与对话 第三节 人文精神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 第十五章 新时期小说的象征模式 第一节 象征运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常态式象征模式 第三节 变形式象征模式 第四节 神话式象征模式 第十六章 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第一节 反讽释义 第二节 叙述反讽 第三节 戏谑模拟 第四节 情境反讽 第五节 主题反讽 第六节 意象反讽 附于不和谐处显和谐美 ——从风俗画角度析汪曾祺《受戒》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