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苔花 |
释义 | 基本信息石苔花 (《草木便方》) 【异名】石花(《草木便方》),乳花(《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地衣(《吉林中草药》),道立克(蒙名)。 【来源】为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的全体。 【植物形态】藻纹梅花衣 【附注】此外,尚有牛皮叶科植物牛皮叶,体呈叶状,全体为不规则的椭圆形,长达20厘米,表面褐色,凹凸成网状,子器赤褐色,雄器细微呈黑点状,生在表面凸出部。生于山间岩石上或树上。亦同等入药。 【采集】全年可采,从石上铲下,除净杂质,晒干。 药用信息化学成分藻纹梅花衣含藻纹苔酸。其变种含黑茶渍素、松萝剔酸和大量的石花酸。牛皮叶含石茸酸等。 药理作用黑茶渍素对鱼有毒。牛皮叶所含之酸性成分,味苦而有强烈的收敛性。 性味甘,寒。 ①《山西中药志》:"微甘,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用主治养血,明目,补肾,利尿,清热,解毒。治视物模糊,吐血,血崩,腰膝疼痛,小便热痛,白浊,白带,汤火伤。 ①《草木便方》"明目,益精,化痰,解热毒,生津止渴。润咽喉,涂冻疮、汤火伤。" ②《山西中药志》:"清膈热,利小便,化痰消瘿,补血明目,益神增髓。" ③《重庆草药》:"治刀伤。" ④《山东中草药手册》:"补肾,壮筋骨。" ⑤《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养血明目,益精,壮筋骨,化积聚。治视物模糊,腰腿痛,腹中包块,肝炎。" ⑥《吉林中草药》:"补中益气,祛湿利尿,清热化痰。治膀胱湿热,黄疸,金疮,腰腿风冷,血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吐血、红崩:石花、红茶花、艳山红。碾成细粉,兑开水服或煮捞槽服。每次三钱。 ②治男子小便痛,转成白浊:石花干粉三钱。煎水煮捞糟服。 ③治妇女小便痛,转成白带:石花干粉三钱,煎水,兑米饮汤冲蛋花服。(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肾虚腰膝冷痛:石花三钱,补骨脂四钱,杜仲五钱,牛膝四钱,枸杞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⑤治肾虚牙痛:石花五钱,猪肉四两。共煮食。(《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风湿腰痛:石花四两,白酒二斤。浸七日后饮酒,每晚二盅。(《吉林中草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