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坡村 |
释义 | 山西省石坡村基本概况石坡村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的一个小山村,在中国近30年农村改革大潮中。这里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在变革前后,这里的农民有过刻骨铭心的苦和痛,也有着记忆犹新的甜和喜,同时也感受到对未来生活的忧和愁。 相关资料汉滨区位于安康市中部,跨汉江两岸。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因安置入境迁徙流民,取“安宁康泰”之意,故得此名。面积3652平方千米。辖4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876个行政村,69个居委会。人口94.1万(2006年),是陕西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地貌] 汉滨区地处东径108°30′—109°23′,北纬32°22′─37°17′。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汉江上游安康市腹地,东接旬阳县,西连紫阳县、汉阴县,北靠商洛市镇安县、安康市宁陕县,南与平利县、岚皋县接壤。 汉滨区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穿过区境中部,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南北都有2000米以上的高大山峰,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貌特点,垂直高差达1900米,境内地形起伏,群山叠障,沟壑纵横,最高点为叶坪佛爷岭,海拔2141米,最低处216米,主要山脉有凤凰山、牛山、文武山、平头山等。本区主要地貌分为川道、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 共进乡 辖12个村委会:田庄村、刘坪村、九里村、店子沟村、火石垭村、罗院村、代坡村、卢湾村、丁山村、左湾村、老阴沟村、高山村。 贵州省石坡村基本情况石坡村位于贵州省一碗水乡西偏南5公里,东邻本乡一碗水村和代章村,西靠平溪镇长岭村,南连旧州镇船坡村和石板河村,北接水淹塘村,地高山多,少平地。村委会驻地中坝位于东经107°50'28"、北纬27°06'01"。全村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即12个自然村):有石坡、大仓边、中坝、七宝山、西阳、方家湾、白岩山、白猪河、毛家田、黄豆山、大田坎村民小组。 人口据1984年统计,全村总人口为280户、1402人,其中,汉族1216人,苗族186人。2010年有420户1858人,其中汉族1546人,苗族276人,其他民族共36人。有耕地面积1401亩,其中田1201亩,土200亩。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太子参等。 民国时属辅仁乡八保,1955年,石坡村成立石坡、中坝、新发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石坡高级社。1958年为石坡大队。1974年1月1日由平溪公社划出隶“五七”公社,1985年撤大队复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潘兴才;村委会主任:张忠荣;会计:朱永义。 1、中坝:村驻地,1984年居汉苗二族92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09人。寨位坝中。 2、石坡:1984年居汉苗二族160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79人。 3、大仓边:1984年居汉苗二族74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95人。 4、西阳寨:1984年居汉族94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25人。原称“西洋寨”,相传早年何姓住此,家有八子,称霸一方,自称“西洋”,后衰败狼籍,人们又以西阳名寨,贬何姓夕阳西下之意。 5、大田坎:1984年居汉族90人,2010年有汉族156人。寨前有几丘大田,寨位坎上。 6、白家院:居汉苗二族54人,白姓始居。 7、七宝山:1984年居汉苗二族143人,2010年有苗、汉二族281人。寨旁有三座大山,人称“七宝山”,故名。明朝隆庆年间,刘明春捐田土数十亩建七宝山寺,几经兴废,于五十年代拆毁,现存乾隆四十二年建庙石碑一块。 8、方家湾:1984年居汉族131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56人。 9、白岩山:1984年居汉苗二族108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32人。 10、白猪河:1984年居汉族147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216人。寨前有一河沟,寨北有一石形如猪。 11、毛家田:1984年居汉族175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243人。早年地僻,有田荒芜,茅草丛生,人称茅草田,后因谐音而名。 12、黄豆山:1984年居汉族134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66人。寨位山上,宜种黄豆,故名。海拔的1100左右,为全乡海拔最高居住地。寨下有中华山水库,水经邱家寨河流入平溪河,属乌江流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