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 |
释义 | 石家庄解放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牵动着人们的心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更加深入人心;对革命前辈们英勇战斗精神的由衷敬仰,对解放石家庄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更是深深的缅怀;解放后的60年漫长岁月,省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盛情的赞颂着…… 意义为纪念解放石家庄,在省会原火车站广场建有“石家庄解放纪念碑”,这样的举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整个纪念碑由建筑体与塑像相结合,其内涵有寓意性和象征性。 现就塑像部分提出看法,望同道赐教,也望“纪念碑”更具有凸显解放石家庄历史和战略的深刻意义。 地理位置石家庄地处京南重要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回顾历史,60年前正是解放战争敌我战略态势发生转折变化的一年,我人民解放大军从劣势初转为优;战略战术从运动战转为攻坚战;从包围城市转为攻占城市。作为纪念性雕塑设计应紧紧把握这些特点,仅是表现胜利的姿态是不够的。骏马扬威、挺坐举枪表现了一定的军威,也象征着胜利,但与解放石家庄的战略意义不贴切。初战告捷,大仗还在后面,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解放军那时还是小米加步枪,靠两条腿昼夜行军、调虎离山、围点打援,歼灭有生之敌而后攻占城镇。坐骑势的选择与塑造没有表现出特有的典型意义,却有国外纪念像的借鉴之嫌。众所周知,广州是最后解放的沿海大城市,其解放纪念碑是挺立的解放军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捧鲜花,一目了然的使人感到是朴实的解放军战士形象,坚定的情感表达而具有永久的纪念性,没有虚张之势。石家庄解放为1947年,我军刚转为主动攻城之时,作品的时间感是事物特质的表达要素,是设计总体的出发点,是基点。 败笔“石家庄解放纪念碑”人物形象的塑造亦是败笔: 1、解放军人物形象塑造的年龄偏大,也不英俊,且缺少来自田野的子弟兵朴实形象。 2、虽然《解放石家庄》影片中我军有单衣着装,但解放石家庄攻坚战直至解放之时已是深秋初冬季节,我军着装已是冬服(大量战地照片可见)。季节与着装是设计的重要形象语言,是典型性的因素,但此设计单装露臂,缺少历史真实,给人以季节时令的误导。 3、1947年距三大战役打响尚有一年时间,我军还没有缴获多少美式武器。塑像高举的是美式卡宾枪也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广州解放纪念碑塑造的还是步枪)。 4、美式卡宾枪子弹梭较短,内装十发子弹。而“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的战士胸前则是美式“汤姆”、“冲锋枪”用的子弹袋,如此不配套的装备设计使人啼笑皆非。 5、解放军战士后背的披肩布也是杜撰之物,设计没有必要效仿“彼得大帝”像,况且是块不大不小的“方块布”在飘动。解放军当时身着子弹袋、米袋、手榴弹袋、背包(棉被)和挖掩体用的军用铁铲。创作中艺术的真实允许选择、取舍与夸张,但要与生活的真实为依据,反对不伦不类。 意见作为石家庄战役的纪念性雕塑,设计者应首先理解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解放战争中,最先解放的城市——石家庄解放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把握城市攻坚战的特殊性。基调与立意要准确,把势如破竹的城市攻坚战中生龙活虎的英雄群体形象塑造出来,才不失“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的真正纪念意义。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才能使人们受到深深的感动,强调象征性难免流于空泛。 解放石家庄从军事上为我军攻占城市积累了战斗战术经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扫清太行山东部平原敌占城市据点,为太行山设置了安全屏障。1948年党中央迁到西柏坡,从而三大战役的决战胜利和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全中国解放的政治和军事基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解放石家庄是先头之战,意义重大,应该建一座与此重大题材相称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主题纪念碑,石家庄的解放是整个解放战争中的重要环节,光荣属于石家庄,也属于全国人民,让我们隆重的纪念和讴歌石家庄的解放吧! 赵守诠 2007.11.2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