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司提反
释义

基本资料

【名称圣司提反

【作者】:卢卡·迪托梅

【时间】:1374—1390年

【材质】:木板蛋彩画

【规格】:131×42.5厘米

文物现状】:意大利,佛罗伦萨,莫齐·巴尔迪尼宫画廊

简介

圣司提反简介

金色背景上的圣人就是司提反(也有译为“斯德望”的)。他在《使徒行传》中被称为“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使徒行传》记载了圣司提反在世时的事迹,最后他被众人用石头砸死(第6–8章)。画面中可以看到,圣人头上有两块石头,这象征着圣人最终的殉道方式。圣司提反是使徒们在希腊的犹太人团体中直接任命的第一批执事之一,其任务是向寡妇们分发食品。因为是执事,所以身穿主教法衣,这是典型的执事服装,在地位上仅次于司铎;他的手中还拿着一本翻开的书,上面写着“如果司提反没有为上帝的教会而祈祷,就不会有保罗”。这幅《圣司提反》由乔治·卡夫塔尔首次出版于1952年。1968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伯纳德·贝伦森将其再次出版,并提出该幅作品与收藏于市立巴尔迪尼博物馆的《施洗圣约翰》(第1109号)同属锡耶纳画家卢卡·迪托梅所画的一幅多折祭坛画。这位美国学者认为,处于这幅多折祭坛画正中的应该是收藏于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第41.100.34号)。克里斯蒂娜·德贝内迪克蒂斯于1984年在文物管理局出口办公室的文件中查阅到了巴尔迪尼分别于1918年和1919年提交的《圣司提反》和《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的许可申请,从而证明了以上猜测。1920年,《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成了布卢门撒尔的收藏品(德贝内迪克蒂斯,1984年)。

相关争论

舍伍德A.费尔姆于1986年完成了关于卢卡·迪托梅的专著,他却认为,这3幅画是画家在两个不同的时期完成的:《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的创作时期应为1362—1365年,而两幅圣人像则应属于较晚的创作时期,大约为1374—1390年之间,从外表看来,这两幅圣人像同属于一幅已经遗失的多折祭坛画。这两幅圣人像规格一致,尽管那幅《施洗圣约翰》用的是现代风格的画框,但原来的画框叠压在冲压的光环上,其方式与《圣司提反》非常相似,这一点可以从《圣司提反》上用石膏和胶打底时所留的痕迹看出来。费尔姆指出,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尖拱楣的两个构成部分的装饰线在顶部相交以后继续延伸,直达“三角墙”两侧的“斜坡”,这与卢卡·迪托梅创作于1374—1390年间的另一幅多折祭坛画非常相似,这幅多折祭坛画藏于佩鲁贾市的国立翁布里亚画廊。这块绘有圣司提反的隔板的上方拱顶砖块上画有两条小龙。现在,仍然可以在这一多折祭坛画中加入另外两块隔板,它们原来也是用于立在正中这块镶板两侧,上面画的分别是《圣保罗》(卡片号:007a)和《圣彼得》(卡片号:007b),由于马里奥·斯卡里尼从巴尔迪尼的藏品中辨认出了这两幅作品(1996年已收归国有),因此将它们同已经弄清楚的《圣司提反》联系到了一起。这幅《圣司提反》应被放置在与《施洗圣约翰》的对面,两者完全对称,也就是原来的多折祭坛画的左端,因为这位圣人被描绘成270度向右的形象,而且用于同其他几块板相连接的栓孔只出现在这块板的内侧。另外,这幅《圣司提反》与卢卡·迪托梅的另一幅名为《维纳诺的圣彼得》的签名多折祭坛画中的《圣文生》非常相似,后者也是创作于1374-1390年之间,目前收藏于国立锡耶纳美术馆。这表明,这位艺术家长时间反复创作这种形式和风格的圣人肖像,正是这种格式和风格使这位艺术家在14世纪60年代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362年,卢卡·迪托梅与尼科洛·迪塞尔·索佐·特里亚奇(锡耶纳,自1348年有史实记载—1363年)合作,为“谦卑派”教徒创作了名为《圣托马索》的多折祭坛画,从此声名鹊起。目前,这幅作品也保存在国立锡耶纳美术馆。

提摩太 (希腊语名字的意思是敬畏或荣耀神)是一位1世纪基督徒中的使徒,死于约80年。他被基督徒尊为圣徒。提摩太是保罗许多次旅程的同伴。他的母亲友尼基和外祖母罗以都以虔诚著称。保罗,对这个他"信仰里的真儿子"印象深刻,安排他成为他的同伴,由于他母亲的犹太信仰,为他施行割礼,使他能被犹太人接纳。 保罗在65年时按立提摩太为以弗所监督,他在那里事奉了15年。80年时,提摩太试图阻止异教徒的偶像游行、仪式和歌曲,对他们传扬福音,愤怒的异教徒殴打他,将他拖过许多街道,并用石头将他砸死。在4世纪,他的遗体被转移到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教堂。天主教也将提摩太列在耶稣差遣出去传扬福音的70位使徒之中。新约中有2卷以他的名字命名: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

圣经里记载的殉道者-圣司提反

司提反城门——司提反在此城门外被打死 圣司提反(天主教译作圣斯德望) 是基督教会首位殉道者。他是初期教会首先被委任的七位执事之一,协助宗徒们管理教会。司提反是一位被圣灵充满的人,他不但智慧充足、有好名声,更靠著神的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在各处的会堂与犹太人辩论,众人都抵挡不住,以致遭人以假见证控告。 他最后因维护信仰而被人用石头砸死。司提反殉道之时,有一位少年人扫罗〈归信耶稣基督之前的保罗〉在一旁为众人看管衣裳。司提反为基督殉道的这一幕,在大数扫罗的心中留下极大的震撼。(宗徒大事录/使徒行传 6:1-7:60)天主教定其庆日于12月26日。

圣经里记载的殉道者-圣多马

《圣多马的怀疑》作 者:卡拉瓦乔 Caravaggio 1601-02 年 多马(天主教称多默),又称“底土马”(意即“双生子”),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对观福音和使徒行传把他列在门徒名单上 (马太福音 10:3, 马可福音 3:18, 路加福音 6:15),但有关资料不多,对他的叙述集中在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数次提到他。多马最为人知在约翰福音20:24-25,他怀疑耶稣复活,表示要摸到他的伤口才相信真有其事,而耶稣亦显示了其身上的伤痕证实自己复活。艺术作品也多有以此为题材的。据教会传统说法,多马后来去到印度传播福音并殉道。传说他是被矛刺死的。古代教会用一支矛与一柄木匠曲尺为标志,来象征多马的忠心与牺牲。他是失明者、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主保圣人。 在初期教会,曾有一卷《多马福音》流传,被指为由使徒多马所写。第四世纪中,耶路撒冷的西里尔主教((315~386) Cyril of Jerusalem) 认为这份文件是出自摩尼三门徒之一的手。然而,这份文件的内容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对观三福音(马太、马可、路加)有重叠,是目前所发现的古文献中最接近正典福音书的另一份文件。这份语录式的福音外传,有相当多的论述接近东方(佛禅)灵修的说法。

圣经里记载的殉道者-圣彼得

圣彼得/圣伯多禄,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是耶稣第一个选的门徒。由于“伯多禄”在拉丁文的意思又可解作“小石”,所以耶稣有时会叫他作“矶法”即亚兰文“小石”的意思。罗马教廷认为彼得是由耶稣基督所拣选的第一位教宗。 耶稣曾在被捕之前预言,彼得会在鸡啼二次以前连续三次不肯承认认识他。结果,他在耶稣被审讯时因为害怕,果然三次不肯承认与耶稣的关系。为此,彼得一直都很后悔。所以后来当他在罗马殉道之时,他对行刑者要求把他倒过来挂在十字架上,因为他自觉与耶稣不配。而在耶稣复活以后,作为对他三次不肯相认的回应,亦曾三次要求彼得喂养他的羊(信徒),并且预言将来他会被人处死,荣耀神。 彼得殉道之后,被葬在罗马城的地下墓室里。他的墓室刚刚好位于今日梵蒂冈小教堂的圣坛底下。由于他的墓室按照罗马人习惯绘有死者的容貌,所以他的形像千百年来在很多艺术作品中都差别不大。《新约圣经》中有两封书信(伯多禄前书/彼得前书和伯多禄后书/彼得后书)为其所写。其瞻礼日为6月29日,与圣保禄/圣保罗瞻礼联合庆祝。

圣经里记载的殉道者-圣雅各伯

天主教称“大”雅各伯,,以区分次雅各伯,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若望的哥哥。因脾气暴躁,两兄弟皆被耶稣称为雷霆之子。母亲撒罗米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妹妹,传说她在丈夫西庇太死后也跟随了耶稣。雅各约翰两兄弟在跟随耶稣之前都曾经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他们对于“以色列复兴”、“挣脱罗马帝国的殖民统治”以及“恢复大卫王朝的光荣”有着高度的热忱。这也是他们跟随施洗约翰或耶稣的原始动机。直到他们目睹复活的基督以后,才激发他们宣扬福音的意识与使命。 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使徒们勇敢为耶稣作见证,神迹显明,信徒相爱,使很多人归信耶稣,但更引起很多人的怨恨,而逼迫,阻挡门徒。那时的希律亚基帕王(于主后41年至44年作王),下手逼迫教会,用刀杀死雅各(使徒行传12:1-2)。雅各成为第一殉道的使徒。

圣经里记载的殉道者-圣马太

马太,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的作者。在跟从耶稣之前,原任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税吏长。路加福音5:27称马太为利未,而马可福音在列出的门徒名单称其为马太,和记叙税吏归主的故事时,是使用利未这个名称。 有人解释这是因为他原名叫利未,马太是后来有的名字。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呼召他的时候他大摆宴席(5:29)招待耶稣和门徒。最后提到他是使徒行传1:13。他是多马福音提到的少数门徒之一,显示他在早期教会地位。传说他在耶稣升天后四处传道一直到埃塞俄比亚最后殉道。有关细节并不清晰。有些说他在埃塞俄比亚殉道,但另一些说在Hierapolis of Parthia。 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正教均称其为圣人。东正教教会在11月16日庆祝他的记念日,而拉丁教会是9月21日。殉道者的血是信仰的种子

依搦斯

她是初期教会非常出名的四位殉道者之一。教会对这四位殉道者(亚加大、路济亚、则济利亚)宠爱有加,以致梵二前的第一式感恩经中提及她们的名字;由于她们杰出的榜样与对天主的信德,她们普受天主子民的爱戴。 大概公元291年,依搦斯生于罗马的一个贵族家庭。在雕克先教难中,为主殉道(304、1、21),年仅十三岁。 按希腊文的原意,她名字的意思是,纯洁的,神圣的(chaste, pure, sacred);按拉丁文的意思则是:羔羊。因此,在圣像中看到她金色的头发、穿着玉袍、,手持棕榈枝,并抱着一只羔羊,就不足奇了。 她是如何殉道的呢?据说,有一天,她放学回家,在路上她碰到当地长官的儿子。由于,她长得娴淑、漂亮、俊秀俏丽。因此,他要她嫁给她。但是她拒绝了,因为她小时候就矢发圣愿,保守童贞。所以,她说:基督耶稣是我唯一的净配。那个家伙恼羞成怒,向他的父亲控告她是一名基督徒,于是他父亲以金银宝珠许诺,如果她肯背弃天主的话。她苦受种种折磨后,又被送到妓院,但天主特别地保护了她,没有受到践踏、侮辱和玷污。最后,她被斩首致死。

圣司提反教堂

圣司提反教堂(St. Stephen Church)座落在德里的Church Mission Road。这座教堂由英国圣公会差会 (SPG)的传教士和殖民当局兴建于1862年。现在属于北印度教会德里教区。 圣司提反教堂附设有著名的圣司提反学院和医院。圣司提反学院现在是德里大学的一部分。

简介由来

这座教堂是典型的意大利哥特复兴式建筑,深受罗曼式建筑的影响。除了其华丽的墙壁和天花板之外,这座教堂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德里独有的玫瑰窗的玻璃花窗。教堂的拱形窗户让阳光照亮内部。内部装饰华丽,有成排雕刻精美的砂岩柱子。

教堂的颜色据说是象征第一位基督教殉道者、该市的主保圣人司提反的血,也是象征印度第一位基督教殉道者的血,他在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中在德里被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