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与死的交响曲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李秀军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22592 出版时间:2005-08-01 版 次:1 页 数:318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这是我国第一部从整体上认真审视和研究马勒音乐的尝试性著作。作者紧紧抓住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奥社会的特殊情势、艺术思潮及传统文化特征,特别是作曲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心理路程,在这个基础上悉习地阐述马勒音乐深层的精神内涵。这也是西方大量的马勒研究文献中,相对比较薄弱的方面。 ——音乐学家 于润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从整体上认真审视和研究马勒音乐的尝试,它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部著作研究的重心侧重在马勒音乐的精神内涵方面,性质上偏重于社会学的视角和纬度。这个选题取向和论域是恰当的。作者紧紧抓住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奥社会的特殊情势、艺术思潮及传统文化特征,特别是作曲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在这人基础上悉心地阐述马勒音乐深层的精神内涵。这也是西方大量的马勒研究文献中,相对比较薄弱的方面。 作者在研读了相当丰富的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勒音乐本身的实际感受、领悟和分析、阐述了他对马勒音乐中所蕴涵的内在精神和意蕴的理解。应该说,这部著作弥补了西方相关著作中在这方面的薄弱和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勒音乐实质的领悟和认识,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作者简介李秀军,1961年生。音乐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2月至今在美国耶鲁大学进修,随国际音乐学协会副主席H.罗桑德学习“巴罗克音乐”。主要著作有:《西方音乐史教程》、《音乐鉴赏》、《美学与艺术鉴赏》。为赵沨、吴祖强、于润洋主编的《音乐大百科全书》撰写西方音乐家30余条。在《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年鉴》、《交响》、《爱乐》等音乐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2000年,应美国音乐学协会主席R.索丽的邀请,出席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多伦多2000”的世纪音乐盛会。2002年出席在比利时召开的“第17届国际音乐学研讨会”,作《近20年中国的马勒研究》专题学术报告。 目录 序 孕育马勒的时代 一、暴风雨前的沉寂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意志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 2 现代反犹主义的兴起 3 “遮蔽欧洲的阴影” 二、深沉、神秘的宗教传统和理想 1 德国神秘主义宗教传统 2 道德神学与浪漫主义的宗教理想 1888年前的马勒 一、卡里什特、伊格劳的童年和梦的实现 1 犹太宿命意识与志向 2 不幸的童年经历 3 遁逃与神童 二、维也纳的大学生 1 教育与审美 2 校外的世界及与布鲁克纳的友谊 三、《悲叹之歌》与早期的指挥生涯 1 《悲叹之歌》——对恩斯特弟弟及不幸去世朋友的悲痛和忏悔 2 在单调的工作中“去经受磨难” 四、《流浪少年歌》与《第一交响曲》 1 两部作品的创作经过与《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回顾 2 艺术内容与特色 走向艺术的高峰 一、布达佩斯、汉堡的歌剧指挥与阿特尔湖畔的作曲小屋 1 橄榄绿的飘带 2 施泰因巴赫的“夏天作曲家” 二、《儿童的奇异号角》和《第二交响曲》的创作经过 1 无名音乐家 2 艰辛的创作历程 三、《第二交响曲》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色 德国神秘主义精神的感召 “十年战争” 最后的岁月 马勒与未来 尾声 音乐历史长河中的马勒 国际国内马勒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回顾 附录1 参考书目 附录2 马勒的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3 大事年表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