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神农架野人
释义
1 神农架一带的野人

神农架野人,据说是生活于神农架一带的野人,古有屈原野人诗一首,从解放前就不停有执著探险家在一直考察,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所谓脚印,痕迹。但时至今日也没有足够信服的证据证明神农架野人的存在。

神农架

地理位置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总人口8万人。

生态家园

神秘的北纬30°线,链接着一串串绚丽多彩、慑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谜——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诺亚方舟、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神农架野人之谜也令人注目地串在这条神秘纬线上。

野人之谜,世界许多地方都有报道,但大都渐渐销声匿迹,惟独神农架至今仍然不断有野人目击消息频频传来,或许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更神奇,或许是这里的人文关怀更亲切,或许是它们眷顾这片生息久远的故土家园?正是由于它们的眷顾,更为这条地球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平添了几分神秘壮美的色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外野考科学家曾做出这样一个推论:神农架是地球上最有可能生存野人的地区。目前,神农架已独拥三顶桂冠:中国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的 “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

神农架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西部边陲,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是中国惟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紧靠三峡,北倚房县、竹山,邻近武当,堪称长江、汉江分水岭上特色独具的一片生态区域。

传奇故事

从古到今神农架野人事件都是给大众神神秘秘感觉,古有屈原野人诗一首,从解放前就不停有执著探险家在一直考察,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所谓脚印,痕迹。神农架林区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为68.5%,以现在科技怎么还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我对野人有新的定义神农架野人不那么单纯,有可能它们是外星人留在地球做研究的“科学家”,偶尔出来找些资料扮成野人形状,它们的文明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对生命格外珍惜,对地球只想研究并没有想破坏这里事物,探险家找到的证据恰巧是外星人无意留下的。对奇怪的事情没法解释时不妨联想一下,就像卫斯理。

野人之迷

古代史载

很多年以来,一个神秘的影子一直笼罩在神农架当地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人们都在口口相传着一个名字,“野人”。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典籍当中,曾经多处记载了一种神秘的人形动物。《山海经》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枭阳,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

古书中记载的这些像猿又像人的动物很像是今天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野人,他们是否同一种动物,这个传说中的动物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有关“野人”的传说,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书籍中曾有过许多关于“野人”的记载和描述,仅“野人”的外号和别名就有几十种之多,如“山鬼”、“毛人”、“罴”、“擂”、“狒狒”等。当然,我们很难判断在众多的民间传说和民间神话中,哪些是纯粹的信口开河,哪些是有根有据的事实。

我国关于“野人”的记载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书上曾这样说过,周成王时,西南一相蕃国有人捉到一只狒狒(古代对“野人”的称呼之一)献给相蕃国国王。古书中对“野人”的描述与现代“野人”十分相像。 著名诗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动物为素材,写了一首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苈兮带女箩, 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我们知道,屈原的老家就在现在湖北神农架南的秭归县,屈原笔下的"山鬼'与神农架的“野人”是一种巧合呢?还是真实的 记录?唐朝、清朝也都有过关于“野人”的记载。神州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对“野人”的记载和传闻也都不一样。在西方,自古罗马时代就有关于“野人”的描绘,不过不知是否真的存在。

执着的探索者

神农架的“野人之谜”早已经尽人皆知.然而,野人的真面目至今没有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一群执著的探索者,他们将青春、激情乃至生命融入神农架这片神奇的原始生态地区,10年、20年、30年……他们痴心无悔地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寻找“野人”的踪迹。他们用生命的力量去求索,用科学的眼光在探寻,一心破解“野人”之谜,揭示人类起源的奥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动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方辰是这些“野人”探寻者的领头人,他已经寻找“野人”20多年了。

寻找野人

首进神农架险被雷电劈 再访目击者野人初“现身”

王方辰今年已经50岁了,他住在北京鼓楼附近的一座小四合院里。他的房间里非常简陋,屋顶用塑料布糊着,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说:“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但是追寻理想的心气很高。”从第一次进入神农架至今,20年来,王方辰所有的收入几乎都用来寻找野人了。他家中的全部财富就是5000英尺寻找野人行踪的电影胶片资料,以及卫星定位仪、照相机等考察设备。

“我从小就喜欢动物。我总是在琢磨,动物是怎样形成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1982年,我在广州看过一次野人考察成果展之后,就像是走进了一座迷宫,开始了寻找野人的艰辛历程。”

“也许野人与我们人类祖先有神秘的关联,让我们知道人类是如何进化而来的。于是,野人就像披着神秘的面纱,始终在召唤着,牵引我今生的命运,所以,我无法停下探寻的脚步……”讲起寻找野人的经历,王方辰格外激动。

1986年初春,当时还在国家环保部门做影像记录工作的王方辰打算拍一部有关野人的专题片,趁着到湖北出差,他第一次涉足神农架。

王方辰回忆道:“我第一次进入神农架的那天晚上,天空中电闪雷鸣,雨点和雪花一起从天而降。我借宿的房子被静电场笼罩,灯火全都熄灭了,脸盆在雷鸣声中嗡嗡作响。由于静电作用,我的每一根头发都竖起来了,衣角不停扇动着。我趴在地上,身体紧贴着地面,尽量避免被雷电击中。为了避免被大雪封在山里,我连夜摸爬到车站,狼狈不堪地踏上归程。”这是王方辰第一次进入神农架的遭遇。王方辰并没有被第一次进入神农架遭遇的风雨雷电所吓倒,当年10月份,王方辰再次进入神农架,与当时的中国野人考察委员会主席李建一起,在神农架开始野人纪录片的采访和拍摄。

在采访中,王方辰收集了大量有关野人的信息,采访到近距离见过野人的关键人物。“我在这次采访拍摄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很多见过野人的目击者们所描述的野人的样子大同小异,主要的特征都是一致的,棕红或黑褐色的毛发,身材高大,约有两米多高,可以直立行走。脚很大,有40多厘米长,行动迅速敏捷。在那次采访之后,我想,再进行一些深入的考察,就能够揭开野人之谜了!”从此,王方辰开始了探寻野人踪迹的艰辛之路。谁知,这一路走来竟已是20多年。

见“人猿杂交”欲顺藤摸瓜 专家解开疑团猴娃非野。

在那次采访当中,王方辰意外得到一个特殊的消息:公安局在神农架南部的长阳县追捕逃犯时,意外发现一个据说是人猿杂交所生的“猴娃”。

得到这一消息,王方辰立即赶往长阳县。王方辰费尽周折找到猴娃的家。当时,猴娃已经33岁了,看上去与人有很大的不同。猴娃的个子很高,脚很大,关节的弯曲与常人不同,一般人的锁骨呈“一”字形,而猴娃的锁骨是“V”字形,而“V”字形锁骨正是大猩猩区别于人类的骨骼特征。

猴娃的母亲叫杨大福,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据说,当年猴娃的母亲进山给丈夫送饭,走在途中被野人劫持,逃回来之后就生下了一个猴娃。

王方辰介绍说,已经33岁的猴娃不会说话,只能喊出几种简单的声音。在生气的时候,猴娃就会跳着拍自己的胸脯。“我刚进他家门的时候,猴娃颇有敌意地向我们扔石块,后来我们拿出香蕉给他吃,他一下子就老实了,独自坐在一边吃香蕉。”

那次成功采访到猴娃,王方辰特别兴奋,以为从猴娃的身上找到了与野人直接相关的信息。没想到,当王方辰将采访拍摄的资料交给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黄万波后,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猴娃属于一种病态,医学解释叫“小脑症”。本来以为从猴娃的身上可以找到野人的线索,听到专家的解释,王方辰满心欢喜的心就像是遇到冷水的火山岩浆,一下子冷却、凝固了。

经历了这次挫折,王方辰没有气馁,而是更坚定了要寻找到野人的决心。随后的20年里,王方辰几乎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神农架寻找野人的行踪。

坐坑大脚印都曾亲眼见 廿年寻野人从未面对面

从第三次进入神农架开始,王方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奇特的大脚印。大脚印的形状与人脚差不多,但是比人脚要大很多。

有一次,王方辰在神农架一处村庄的田边发现了一串大脚印,松软的田垄上还有一个类似人坐出来的深坑,显然,深坑不是一般人坐出来的,因为再胖的人也不可能坐出那么大的深坑。更奇怪的是,深坑附近整整齐齐地放着几十个生吃后剩下的玉米心,玉米心被啃得干干净净,上面的牙齿痕迹非常整齐。王方辰断定,这是野人留下的痕迹。因为,神农架一带很多村民都说,每年到庄稼熟的时候,都会有野人来偷吃粮食。

还有一次,王方辰在神农架的雪地当中发现了一串野人的脚印。奇怪的是,在雪地当中,脚印一下子就不见了,似乎像一下子就飞上天空似的,脚印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王方辰在与其他几位搜寻野人的队员谈到此事时,有多位队员都说看到过这样的奇特脚印,总是在追踪半路,突然就消失无踪了,令人匪夷所思。

王方辰说,关于野人的记载,中国的古籍当中出现很多,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美国的“大脚怪”,尼泊尔的“耶提”,蒙古的“阿尔玛斯”等等。近年来,关于目击野人的事件也不少。随着神农架旅游的开发,旅游者遇见野人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就在2001年10月,8个年轻人就在神农架的南天门附近见到“野人”。目击者说,有一个个头很大的野人从这里走过,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但是,由于傻瓜相机的焦距不够长,拍出的野人太小,难以分辨。但是,从现场勘查的脚印来看,的确是有直立行走的大脚动物从这里走过。这些新发现激励王方辰不断求索着。

考察探索

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杳神农架野人“野人”足迹。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发等实物,测杳了“野人”脚印。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1977年至1980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搜集到野人毛发数百根,发现野人脚印数百个、粪便多处,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屋。考察结果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未知的奇异动物。

目击事件

1915年

一个离奇的传说

公元1915年(民国4年),神农架边缘地带的房县,有个叫王老中的人,他以打猎为生。一天,王老中进山打猎,中午吃过干粮,抱着猎枪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一会儿,他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他听到一声怪叫,睁眼一看,有一个2米多高、遍身红毛的怪物已近在咫尺。他的那只心爱的猎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惊恐地举起猎枪……

没想到红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间跨前一大步,夺过猎枪,在岩石上摔得粉碎。然后,笑眯眯地把吓得抖成一团的王老中抱进怀中……

王老中迷迷糊糊中,只感到耳边生风,估计红毛怪物正抱着自己在飞跑。不知翻过多少座险峰大山,最后他们爬进了一个悬崖峭壁上的深邃山洞。王老中渐渐地清醒过来,这才看清红毛怪物的胸前有两个像葫芦一样大的乳房。他立刻明白了,这个怪物原来是个女"野人"。

白天,女"野人"外出寻食。临走的时候,她便搬来一块巨石堵在洞口。晚上,女"野人"便抱着王老中睡觉。

一年后,女"野人"生下一个小"野人"。这个小"野人"与一般小孩相似,只是浑身也长有红毛。小"野人"长得很快,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已能搬得动堵洞口的巨石了。由于王老中思念家乡的父母和妻儿,总想偷跑回家,无奈巨石堵死了他的出路。因此,当小"野人"有了力气后,他就有意识地训练小"野人"搬石爬山。一天,女"野人"又出去寻找食物,王老中便用手势让小"野人"把堵在洞口的巨石搬开,并且着自己爬下山崖,趟过一条湍急的河流,往家乡飞跑。就在这时,女"野人"回洞发现王老中不在洞里,迅速攀到崖顶嚎叫。小"野人"听到叫声,野性大发,边嚎边往回跑。由于小"野人"不知河水的深浅,一下子被急流卷走。女"野人"奄惨地大叫一声,从崖顶一头栽到水中,也随急流而去。

已不成人形的王老中逃回家中,家人惊恐万状,竟不敢相认。原来他已失踪十几年了,家人都认为他早已死了。

这个离奇的传说,向我们表明:"野人"与现代智能人能够婚配,说明二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只可惜王老中与红毛女"野人"的后代没有留在世上,不能作为考察"野人"的直接证据

1976年

1976年5月14日凌晨1时许,一辆吉普车沿房县、神农架交界的公路蜿蜒行驶,除了司机,车上还有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的五名干部。当吉普车经过海拔1700米的椿树垭时,司机蔡先志突然发现,前方道路上有一个奇怪的动物正佝偻着身子迎面走来。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车上的人都在打瞌睡,就我一个人是清醒的,我才一声吼。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快醒!快醒!前面是个什么怪东西?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大家一下清醒过来了。

蔡先志一边提醒车内人注意,一边加大油门向奇怪动物冲去,想把它撞倒在地。眼看就要撞上了,那个动物突然敏捷地闪到路旁。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到了这个动物面前就来了个急刹车。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我把车子一刹,到了(野人)跟前去了,距它的距离只有大概三到五米远。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只有五米远了,离它的距离很近了。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可以说我要是拽住它的后腿的话,我要是站在边沟上,再跨上一步,一拽就能把它拖下来。

就在人们纷纷下车之际,这个奇怪动物也惊慌地向路边的山坡爬去。山坡又高又陡,它跌了下来,蹲在地上,两眼盯着雪亮的车灯。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它就像百米赛跑的起步跑一样的劲头,一个腿蹬起在下头,这个(腿)弓起些,这个手这样搞(爬)起在上头,就想搞(爬)上去,结果没爬上去。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我把它逼近了,它也吓慌了,它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山是这样子的,它从那面上不去,抓也抓不到东西,我们也把它没办法,相持了几分钟。

几分钟的对峙,给了在场六个人同时近距离观察这个奇异人形动物的机会。虽然27年过去了,大家都还清楚地记得它的一些特征。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腹部的毛,我们看得清清楚楚,真的有这么长,(向下)垂起来。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浑身是红毛,它那个颜色是鲜红色的。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脸蛋上有毛,但是很浅,头发呢,头发比较长。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像个驴子样的脸,耳朵是竖起来的。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这里(颧骨)高,两个眼睛圆,这个嘴和面部长得比猩猩都好看。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眼睛没有像一般动物那样反光,眼睛和人的眼睛比较接近。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说土话呢讲,有点小屁股,有臀部了,近似于人。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没有尾巴。因为它转身向前跑了几步,屁股撅过来了,灯光正射到它身上,看得很清楚,没有尾巴,一点尾巴都没有。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直立起来了,很高,比我们通常的人要高。大概有个一米八九那么高,接近两米。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大腿很粗,胳膊也很粗。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下来后站起来跑的。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政协主席 舒家国

不是爬着走的,是直立着走的。

这是到目前为止,与传闻中的奇异动物相距最近,持续时间最长,目击者行政职务最高的一次目击事件。

1976年野人目击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我们发现这个动物以后,大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奇怪呢?就是过去,我们车上有两三个人,都是打猎的。佘传勤是部队下来的,他会打猎;舒家国在山里面也打过猎,他家里什么猴子呀,熊呀,这样的皮都有,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当时我一看它又不像猩猩脸,更不是狗熊脸,狗熊我看得多,包括动物园养的,清楚得很。一般的猴子见得多,猩猩也见得多,动物园都有。当兵这么长时间,实际东西也见得多。

1976年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司机 蔡先志

因为我是爱拿枪的人,什么野兽我都认得。

遗憾的是,当时他们六个人手中既没有可以制服这种奇异动物的器械,也无法把这个过程真实纪录下来,只能靠讲述再现当时的惊奇一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作出的另一个决定,却拉开了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野人考察的序幕。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向上报告,是不是,当时就想,这个怎么说呢?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政协主席 舒家国

你又没有看到野人,以前也没有看到过,只是听到传说,你说是其他东西定性都定不了,棕熊这地方没有,猩猩这个地方没有,所以定不了性。

1976年野人目击者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陈连生

就是没有见过这个东西,所以我们觉得叫奇异动物比较合适。

1976年野人目击者原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佘传勤

我们往上反映,就说奇异动物,我们的底稿都可以找得到的。

27年后,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的家里,见到了这封电报。电报由当时的湖北省郧阳地委宣传部签发,日期为1976年5月17日,内容长达884个字。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黄万波

就是读了这个电报以后,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是个很值得探索的一个东西。没有说是不是拍的一个假的(电报),因为它落款是宣传部来的话,我想作为宣传部,它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弄个电报来。

于是,黄万波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派人赶赴神农架实地考察。

1976年6月15日,黄万波率调查小组,奔向那神秘莫测的鄂西山区,采访了许多目击奇异动物的山民,拍摄了大量照片。就在调查期间,紧邻神农架的湖北房县传来消息,该县桥上公社妇女龚玉兰看到了野人。调查小组立即赶到现场考察,在野人蹭痒磨掉树皮的树干上发现了几十根毛发。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黄万波

看完以后我就觉得这个毛跟人的头发特别像,后来采到绒毛以后,我就觉得值得研究。咱们人的头发没有绒毛,都是一根根的毛,所以这个动物是值得研究的,值得探索的一个动物。

蹭痒者到底是谁?为了彻底揭开它的本来面目,黄万波将采集到的毛发和人、棕熊、猩猩、金丝猴、猕猴的毛发进行对比,并请公安部、协和医学院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很快获取了分析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黄万波

它应该是和人、猩猩接近的,所以当时结论就是一个级灵长类(动物)。

1993年

1993年9月3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谷城桥梁厂一行10人,在神农架就曾与3个野人邂逅。

当天下午6时许,铁道部桥梁局谷城桥梁厂司机黄先亮,驾驶一辆面包车,载着十几位专家到神农架旅游。当车驶过一个急转弯时,黄先亮发现前面20米处的公路上有3个人正低头迎面走来。

铁道部桥梁局谷城桥梁厂司机 1993年目击者 黄先亮:有一个高个儿,有两个矮个儿,高个瘦一点,看面相呢,它那个面相,从这个位置到这个位置,看着比较清楚一点。

等到人们下车,3个野人已逃至公路坡下30米的森林边缘,用它们的“双手”有力地拨开树枝、藤蔓,大步向前冲去,人们只能听见“噼噼,啪啪”折断树枝的清脆声响。

铁道部桥梁局谷城桥梁厂司机 1993年目击者 欧镜生:听得见下面劈树枝的声音,树枝折断的声音,下坡的声音都听得见。

这次事件的目击者多达10人,其中三位是铁道部大桥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事发后,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专门派尹本顺等人赴谷城桥梁厂调查核实情况。座谈会后,尹本顺起草了一篇通讯,谷城桥梁厂还在通讯稿上郑重签署“情况属实 93.9.8”字样,并加盖了党委宣传部公章。尹本顺至今还保存了许多当年调查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当时担任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戴铭和几位记者一起来到了目击现场。按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在209国道1548公里向西200米处,果然找到了一块青石打凿有190字样的里程碑。这是一块标志209国道开通前等级公路里程的旧路碑。10年后参加调查的部分人员又一次来到这里,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戴铭:这个碑都已经垮了,所以把点定下来了。让我们知道在哪块地方。发生了和野人遭遇的事件,如果没有这块碑,我们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一个物体来说明这块地方。

190里程碑的确定,使调查人员大受鼓舞。他们沿着似乎像是动物趟过的痕迹继续搜寻,发现了大量折断的小树枝和藤蔓。有的小树有两厘米粗,也被一折两段,楂口非常新鲜,10位目击者听到的噼噼啪啪的断裂声就是这样形成的。更让调查人员惊喜的是,他们在撞断的小树楂口周围发现两个清晰的大脚印。两个脚印呈左右脚型,间隔约50厘米,前宽后窄,前掌宽约12厘米,后跟约7厘米。其形状与1981年发现灌制的野人石膏脚印形状完全相同。

1999年

20年来一直坚守的科考队员卞军电话报告:9 月23日曾经发现怀疑是野人的不明动物行踪。接着,他又收到湖北省房县公路段的孙运智和房县报记者张仁华寄来的信,详细记录了房县青锋镇猎人王开明于8月11日、12日两次遭遇野人的经过。于是科考队不得不临时决定立刻赶赴现场。在现场科考队果真发现了怀疑是野人留下的足迹和一个吃玉米时留下的屁股墩印。

当时,虽然下过几场大雨,但现场留下的脚印和屁股墩印都非常清晰,脚印迹长32厘米,前宽14至17厘米,前部宽后部窄,脚趾头很光滑,没有像熊那样的尖爪印,前脚掌很深,有足弓。屁股墩印宽48厘米,没有尾巴痕迹。现场共被掰了30多株玉米的玉米穗,而没有弄断一棵玉米秆,玉米穗离地面高度在1.6米以上,被吃的玉米芯像人吃过一样干净,但又不像人那样剥光了玉米穗的外壳吃,而是从玉米穗后部啃开包壳再往前啃,吃完全部玉米粒后,外壳仍然基本完整。

据袁教授分析,这些现象基本上可以排除熊的可能性,因为熊吃玉米,是先搂一大捧在怀里,然后掰下来吃,这样就会把玉米秆弄断。从被吃的玉米芯看,熊有犬齿,犬齿长,门齿短,因此熊吃玉米一是不会吃得那么干净,二是犬齿会把玉米芯啃出深痕,所以它不是熊,而是一种不明动物。

2003年

公元2003年6月29日15时40分,在中国神农架林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新的一次目击野人事件。自 1977年中国首次组织野人考察以来,该地区已有300多人、60多次目击过这种似人非人、似猿非猿的奇异人形动物。“6·29”最新目击事件的发生,在科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神农架野人作为世界自然之谜,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与以往历次目击事件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要目击者中有一位14岁的中学生,他叫周江,所在学校是神农架林区一中。

(2003年6月29日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一中学生:周江 14岁)

我们四个人同时看到一个灰白色的东西,背反正是弯着的,就像一个老年人那样在路边走,我们车往前走了一点,我看见它快步地朝路中央走去。走了一会,站在那里,头往后一甩,直接往下面的树林里跑去了。

面对如此怪异的身影,车上几个人几乎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叫:停车。

因为惯性,车向前冲出20多米后停了下来,但奇异动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神农架林区一中学生 周江

我们下车大概有十秒钟,跑到路边就没有声音了。我们还向下找了大概30多米,只发现几个脚印和碰断的树枝。一般人不会光着脚向下跑,下面的树上长着这么长的刺,因为下面我们找到脚印的时候,发现(脚)趾头印,前掌、后掌都是非常清晰的。脚印不像人的脚印,有一瓣一瓣的五个(脚)趾头印。

其实,野人的目击和传说在神农架由来已久。“在神农架找野人,到兴山看美人,去秭归访文人”的说法广为流传。兴山的美人,指的是汉代浣溪美女王昭君;秭归的文人,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2007年

21日上午,考察人员在温水见到了王东妻子,她告诉提供了两位主要目击者的电话。

下午2点,两位目击者的电话相继拨通。他们的讲述如出一辙:18日,前来神农架踏勘越野自驾线路的张先生,会同林区向导王东一行5人前往老君山、里叉河一带。中午12时许,快速行进的越野车到距里叉河管护所约1公路处简易公路上。在绕过一个缓弯后,张突然看到前方约50米处的公路上,一高一矮两个浑身黑色的直立的“人”,呈右侧对来车,向公路下方向,两“人”相距很近,高的似乎还拉着矮的。张惊叫:野人哪。坐在车后的王东也看见,急喊:快停车! 发觉来车,反应迅捷的两个“人”,大步往前,飞身闪入公路下。越野车在冲出去事发地20米后才停下来。大家急急下车往回,张先生操起车上的DV,冲向那“人”消失的地方,对着下面灌丛、对面山坡上一通狂拍。但已经太晚,没能看到什么。 一时间,高度紧张的人们,没敢下公路下面去看或者去追。几分钟后,他们驾车来到一公里外的林业管护所,激动地向见到的管护员讲述所见情景。叶某等两位管护员又随同张等一起去发生怪事的地方。看到了公路下令人不解的痕迹。 目击者张先生讲,他们看到的这一大一小两个“人”(与脚印有大小相符),高的约1.7米,矮的约1.3米,形体看上去精瘦,浑身似黑色毛发,好像当时转过脸来,但没能看清面部。该动物身形矫健,反应迅捷,非一般常人所能想象。王东反复表示,自己虽然是神农架人,但以前是不相信“野人”这回事的,这次所见真的让他觉得这以前只听人们说的东西还真有,神农架真的太神奇了。

研究历史

综述

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流淌着妙趣横生的野人故事,无数探求者执著的目光总是凝聚于鬼斧神工的神农架。神农架维系了野人顽强的生命,野人赋予了神农架无比的神韵。

透过历史的一幕幕,我们仿佛看到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一直持续的开发与保护,生存与发展,给予与索取,进步与落后的艰难选择。

中华民国时期

最早打算对开发神农架林木资源进行商业开发的是民国政府。

在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查找到这样一份档案文件。

湖北省案馆档案馆 彭丽莎副处长:这份档案是民国历史31全宗3目录,案卷号是1473。档案记载:神农架,西连四川巫溪,南接巴东,东接兴山,北接房县,周围约有五百余里,距神农架之四面一百余华里,方有人烟。动物有豺狼、虎、豹、狗熊、人熊等,并闻尚有野人。

这份报告起草于1941年,起草人是民国政府的房县县长贾文治。当年这位32 岁的县长在写给湖北省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了开发神农架的具体步骤。1948年,民国湖北省政府和国民党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签署了合办神农架林业公司的合约。合约规定:神农架林业公司资本定位国币240亿元,联勤总部投资120亿元。不久,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这份开发合约也就成为一纸空文。

大跃进时期

神农架林区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始于1958年。在刀砍斧劈的喧嚣声中,一棵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一群群珍稀动物东逃西散,堪称“野人家园”的神农架,一度成为人类的木材商品基地。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 郑重研究员:当时两个指挥部,兴山指挥部在南边,房县指挥部在北边,两边南北夹攻来开发。

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诗章:当时这样一个地方(的树木),一个团砍了三年。我们两个林业队砍了七年,你说砍了多少树。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 郑重研究员:因为神农架在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的分水岭,如果你把神农架这块原始森林破坏了,它就影响到整个环境气候,水土流失,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

改革开放时期

1980年,中美两国植物学家在神农架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植物考察,面对还在伐木的神农架,他们惊叹,神农架不愧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和濒危动植物的庇护所!他们惊呼,照此砍下去,再过5年,神农架就要从地球上消失!

将近20年的砍伐,神农架满目创伤,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救救神农架”!也就在一片砍伐的喧嚣声中,曾经频频光顾民间的野人吓跑了。山民们常常议论:野人哪里去了?

野人似乎在说: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只能躲到人们进不来的老林子里了。我们怕你们炸飞的石头,怕那轰隆隆的声音,还怕毁了最后的林子,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里假设的人与野人的对话,其实是一个浅显而又沉重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武汉大学胡鸿新教授:我们利用自然资源,是怎么利用法呢?就是应该这样,把我们的自然资源当作一个资本,存在银行里,然后再用它的利息,我们利滚利我们就能持久利用,现在的神农架我觉得就开始在走这条路。

神农架林区区长 王海涛:就是大家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而不是说我的发展建立在你的发展基础之上,是一个多赢的、双赢的、共赢的格局。

1981年,9位知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对神农架林木的大规模采伐,迅速建立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很快,呼吁变成了行动。1982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成立。林区被划分为保护区和非保护区两部分。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都成为被保护对象。习惯了“靠山吃山”的神农架人发生了一次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的革命,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

善待大自然的山里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今天的神农架,已不只是“物种基因库”,“生物庇护所”,更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乐园。

21世纪前期

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到神农架调查,他们惊奇地发现,神农架全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88%;核心保护区则达到了96%,比20年前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对所有慕名到神农架观光的游客来说,野人之谜是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隐匿多年的野人也时有出现,幸运的游客或许还能亲眼目击到这个神秘的身影。

科学考察

启动科考

在搁置了近30年之后,2010年10月11日中国有关专家重新建立起对中部原始林区神农架进行“野人”考察的研究组织,并正筹划对神农架“野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科学考察。

75岁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人类学家王善才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次的科考“给长久以来的争论一个交代”。

身高2米以上、全身红棕毛发、直立行走、抓住人会大笑不止……自上个世纪以来,神农架就一直流传着神秘的“野人”传说。

长久以来,“野人”这种许多目击者口中的“人形动物”,与北美洲的“大脚怪”、中国西藏地区的“雪人”一样,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家和游客深入丛林寻找。

“与以往的考察不同,这一次我们希望采取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加快解开‘野人’之谜的步伐。”王善才说。

目前,他们正与三峡大学共同研究,如何在野外能够长时间保持能源的视频设施,以对“野人”可能出没的重点线路、洞穴进行全天候监控。

2009年11月,在王善才等专家的努力下,“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恢复成立,并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有会员一百多人,王善才目前担任研究会副会长。

王善才表示,此前的考察以搜山为主,没有足够重视栖息地、洞穴的搜索考察,走了很多曲折线路,今后的考察重点将是洞穴。“现在神农架还有几百公里的广袤丛林没有人进入过,搜寻‘野人’有很大空间。”

重要意义

专家认为:“野人”考察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意义

中国专家正在筹划对神农架原始森林进行科学考察,以寻找传说中的“野人”。考古人类学家、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副会长王善才研究员表示:“如果能够揭开‘野人’之谜,其科学价值不可估量。”

“通过此次科学考察,如果能证实‘野人’的存在,就是找到了人类祖先的‘堂兄弟’,这对揭示人类的进化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说。

在中国中部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区神农架林区,一直流传着关于“野人”的传说。这种半猿半人的动物,被描述为可以直立行走,身高可能比姚明还要高,脚比常人大,全身长满红色或棕色的毛色。自上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声称见过这种人形动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曾对此进行过多次考察,并获得过不明动物的毛发、脚印、粪便和睡窝等痕迹,一些科学家据此认为,在这里的确存在一种介于猿与人之间的大型灵长类动物。

75岁的考古学家王善才30多年来,一直在搜集有关“野人”的资料。他说,在中国长江流域三峡地区古猿、古人类和巨猿化石不断出土,尤其是湖北巴东、建始一带曾出土过数百颗巨猿牙齿化石,证明那里曾是大型灵长类动物的家园。

专家认为,“野人”如果存在,可能是进化过程中不成功的介于人与猿之间的动物,这种动物理论上已经灭绝。但是,如果有一支像大熊猫一样,存活到现在,这对认识灵长类动物是怎样走过人和猿分家的过程是很有帮助的,也就证明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种亦猿亦人、非猿非人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但是,另一些科学家则否认“野人”的存在,理由是迄今为止,人们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存在证据,并且数量没有足够多的动物种群,不可能走过几万年而存活至今。

“对‘野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很正常,30年前我们在神农架林区考察‘野人’时,发现有金丝猴,当时也有动物学家认为根本不可能,但是后来呢,不仅有,而且还有一大群。”王善才说。

他表示,即使发现的直接证据不是人们所传说的那样,而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奇异动物,也同样很有价值。这可以澄清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文献记载的‘野人’或‘红毛野人’,是人们的一种错觉,是一种误解;也是在现生哺乳动物中或者是在高级灵长目中又发现了一新种,这同样是一种考察收获。

征集队员

神农架拟全球征集“野人”考察队员

中国湖北省“神农架野人考察研究会”负责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将面向全球征集探险队员,以开展对神农架“野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关于神农架“野人”之说由来已久,不仅史书中有多处记载,上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声称曾目击这种人形奇异动物。中国科学家曾多次展开调查,获得了毛发、粪便等间接证据,但一直没有获得活体、骨骼以及影像资料等直接证据。

2009年11月,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人类学家王善才等专家的推动下,“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成立,拟重新启动神农架野人科学考察。目前,该组织已有100多名会员,其中包括数十位长期从事神农架“野人”考察的科研工作者、探险者。

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副会长罗宝生告诉记者,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察,目标区域已经基本锁定:一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顶、南天门、板壁岩一带,二是神农架林区燕子垭至桂竹源一带,三是房县桥上乡一带。

通过对“野人”生活环境的研究,专家认为,本次考察的重点将锁定洞穴,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山林搜索为主。

罗宝生表示,他们将面向全球征集考察队员,最终组成三支考察队伍,同步对上述三个重点目标区域展开考察。对考察队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和野外考察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摄影、摄像技术,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掌握能力。

神农架处于亚热带到温带的过渡地带,有着纵横32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千峰万壑,尚有大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地带。

这里不仅有神秘的“野人”传说,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被科学家称之为“动植物王国”,其中有许多珍奇动植物如金丝猴,以及第四季冰川保留下来的“活化石”珙桐、香果等。

“以前每一次对神农架的考察,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动植物,因此此次考察除了‘野人’,还包括各种奇异动植物。”罗宝生说。

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募集科学考察的相关资助,考察资金预计需要1000万元左右,全部通过民间筹集。一旦资金筹足,即可组织考察队员进行培训,而考察的最佳时期在5至11月份。

疑似炒作

神农架发现不明动物毛发 网友质疑为旅游炒作

继去年底神农架村民捡到"野人毛"被鉴定为罕见菌类后,当地山民最近又有新发现。7月13日,神农架林区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对一份神农架村民送来鉴定的动物毛发作出“无法确认,建议送检”的结论,此举为这份由当地山民发现的奇异动物毛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7月9日,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接到当地盘水村村委会的报告,称有该村居民进山采药,意外捡到一团杂乱怪异的毛发。为了解具体情况,神农架林区政府随即派出一个包括当地电视台记者在内的调查小组前往该村调查,并由当事人带领前往事发地核实情况。

发现痕迹

湖北神农架再现不明毛发脚印 已送检验

一直流传“野人”传说的湖北省神农架又添神秘。 13日,神农架林区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对一份送来鉴别的动物毛发作出无法确认并建议送检的结论。

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副所长杨开华介绍,目前,他已经把毛发和照片寄给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请他们做DNA检测,一旦检测出结果就会公布。对记者提出的是否借野人炒作当地旅游的问题,当地一名官员表示:我们尊重客观事实。

居民捡到神秘毛发

7月9日,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接到当地盘水村村委会报告,称有本村居民进山采药,意外捡到一团杂乱、怪异的毛发,随即派人了解情况。杨开华长期同动物打交道,他对样本采用火烧等方式进行了简单鉴别,确认是动物毛发,但认为基本可以排除是神农架目前已知动物毛发的可能性。

发现毛发的居民叫丁飞,家住神农架盘水村。该毛发与丁飞所熟知的动物毛发有明显不同:发团呈卷曲状,分为黑、白及浅棕等多个色别;毛发粗细有差异,但整体明显粗于一般毛发,尤其是人发;很多毛发有明显的毛根和毛梢。7月11日上午,调查人员来到丁飞拾获毛发的现场,在约2平方米范围的落叶、藤条等上又陆续寻获总共20余根零星毛发,并在一旁的落叶上看到一处长约30厘米的踩踏痕迹。

访谈记录

神秘毛发可排除来自当地已知动物

记者今天上午采访了神农架林区政府新闻办主任罗永斌,他也和当地专家一起勘探了发现可疑毛发的现场,他表示目前可以排除这是神农架已知动物毛发的可能性。 《法制晚报》记者(以下简称“FW”):发现可疑毛发地点的生态环境是什么状态?

罗永斌(以下简称“罗”):发现的地方位于神农架燕天娅一带,植被繁多,物种也比较丰富。那里大树曾经挺多的,但砍了不少,目前有部分村民居住。当地的居民以采药为生,时常有人发现野人毛发,不过有真有假。

FW:这些毛发会不会是当地野生动物的毛发或者曾被判断的黑龙须菌这样的野生植物?

罗:肯定可以排除这是神农架地区动物毛发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是黑龙须菌等类似植物,它像鱼线一样,颜色有白、黑、棕,比一般的头发粗很多。跟我们去的专家也没法判断到底是什么东西。

FW:这有没有可能是当地的一种炒作?因为之前就有可疑毛发被证实是黑龙须菌的事件。

罗:绝对不可能,这些毛发我一眼就看出来不是野生植物,也不太可能是动物的,包括发现的脚印呈T字形,比一般人脚大,看着就肯定不是一般生物。

近年来也总有人说神农架炒作,但我尊重客观事实,相信眼前看到的,很多事情公布了真相自然会让大家相信,这不是炒作。

FW:以前神农架地区是否出现过类似的事件?

罗:自从1993年第一次有人目睹野人之后就有人发现这些东西,我在2003年的时候在燕天娅的下坡就看到过像野人似的动物背影,身上的毛和这次发现的毛发比较像。但一直没有确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FW:接下来会怎样处理这些毛发?

罗:我们已经把它送到了科研部门去检验,看到底是什么东西。目前真的无法下定论,只能判断应该不属于当地可知野生动物。等科研部门检验出来就会公布。

神农架官员回应

野人之谜非刻意炒作

为了证明神农架有野人存在,神农架林区区长朱厚伦曾列举了四大依据,表示这并非神农架旅游业的炒作。

很多人不断声称发现野人,并且拍摄了野人照片,但是截至目前都没有一张清晰的图片。

扑朔迷离的野人之谜使很多人认识了神农架,但近年来,也有声音质疑这是炒作之举。朱厚伦回应称,有四大依据力证神农架野人的存在。经鉴定推断,可能是介于人与猿类之间的直立行走的物种。 文/新华社

相关链接

捡根植物错当野人毛

去年11月,神农架山民王本学向神农架林区自然保护区报告说,他3天前上山采药,发现一处低矮灌木丛上有一束“毛发”。

“毛发”为黑色发丝状,轻微卷曲,表面无光泽,最长约1.4米。

自然保护区科研所所长杨敬元研究后证实,这束“毛发”实为珊瑚菌科龙须菌属植物黑龙须菌。

神农架山民采药拾获不明动物毛发 当地无法鉴别

继去年底神农架村民捡到"野人毛"被鉴定为罕见菌类后,当地山民最近又有新发现。7月13日,神农架林区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对一份神农架村民送来鉴定的动物毛发作出“无法确认,建议送检”的结论,此举为这份由当地山民发现的奇异动物毛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7月9日,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接到当地盘水村村委会的报告,称有该村居民进山采药,意外捡到一团杂乱怪异的毛发。为了解具体情况,神农架林区政府随即派出一个包括当地电视台记者在内的调查小组前往该村调查,并由当事人带领前往事发地核实情况。

考察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湖北站周雾女士带队,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王善才科考领队,省野考研究会副会长、神农架林区人大副主任罗宝生全程参与。来自湖北旅行界、企业界、艺术界、传媒界的共12位有志于神农架野人考察的人士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期间,考察队员实地探访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基地、自然保护区金猴岭原始森林,了解当地高山生态植被状况;到9。3及6。29野人目击事发地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及环境;走访红坪等地的部分神农架野人目击者;深入自然保护区野人多发地域猴子石、反湾梁子一带实地考察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还从神农架当地山民处获取到了新近发现的不明毛发样本。

26日,考察队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举行了“开启神农架野考座谈会”,全体考察队员及神农架保护区保护、科研、旅游部门人士参加了此次座谈。神农架有关方面通报了神农架的历史变迁、野人考察情况及最新的重大发现。本次考察科考队长王善才作了历年野考的回顾总结,介绍了湖北野考研究会成立的经过。

王善才介绍,神农架野人现象自古有之,搞清楚野人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科学及社会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及相关研究机构曾组织过三次科学考察。但是目前野人考察的现状堪忧:在媒体的过度炒作宣传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所谓“野人考察”各有目的,普遍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而正规的科学的野人科考后继乏人。他说,野人是个重大学术问题,野人考察是科学、严肃的事。

对于公众及很多无野派人士所质疑的“前几次野人考察没有成功,今后组织此类活动能否揭密”的问题,王善才认为,野人科考的关键是“方法”。他说,70年代中期的考察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不小,而且多组织部队、人员搜山,80年代的考察也没有足够重视栖息地、洞穴的搜索考察,走了很多曲折线路,所以均无果而终。目前,对于进一步开展野人科学考察,中央及湖北省领导十分重视。获悉湖北组建野人考察研究会的香港考古研究会也积极帮忙在活动资金等方面寻求支持。王善才深有感触的说,“身为湖北人类考古工作者,虽然在巴人研究等方面有众多成果,但是在神农架野人问题上没能有所贡献,深感惭愧。我在75岁年岁,放弃退休生活,仍执着野人考察,完全是出于责任心的驱使。”

业内专家认为,破解神农架野人问题,意义及影响在范围上将不止在湖北省内或国内,而是世界性的,在领域上将远远超出科学界,具有重大政治、经济等战略意义。但是,目前困扰野考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整个活动预计需要1000万人民币,野考研究会这类社会团体组织的考察活动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将主要争取民间资金支持。周雾女士表示,国家地理将持续关注神农架野人问题,会对相关重大活动在专业人才联系、活动推广方面给予有效支持。

“既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重在科学考察”成为本次国家地理组织野人初步考察活动的一致共识。神农架野人考察究竟走向何方,值得世人期待。

2 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图书

神农架野人

作 者:《走遍中国》创作组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ISBN: 9787547200377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 元

内容简介

《神农架野人》内容简介:《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集结了电视和图书两大强势媒体的力量编辑而成的图书。透过摄像机的镜头,伴随优美平实的文字,穿越于古代与现实之间,历史就不再是龟甲兽骨上凝固不变的抽象字符,也不再是古墓墙壁上褪色剥落的陈旧壁画,更不仅仅是青史古卷中遥远模糊的古老背影。它们鲜活生动,一如我们今日的生活。

图书目录

野人迷踪

“6·29”目击事件

雪泥鸿爪说“野人”

真假莫辨“大脚怪”

“野人”悬案

神农架野人之谜

深山中的神秘身影

缘起神农架

深入密林

谜底?!

神农架:生灵庇护所

华中屋脊,野人家园

亿万年前的居民

植物避难所

神农氏的发现

进化遗忘的角落

上下求索

近在咫尺

略有所获

蛛丝马迹

莫衷一是

迷雾重重

神农架:山之精灵

奇异野人传说

寻找野人目击者

寻访刘享山,野人会现身吗?

向老君山进发,能否目击野人?

野人踪迹

震惊世界的汉民族史诗《黑暗传》

大三峡·活化石

千年“猿”声啼不住

一牙定乾坤

野人之谜

情迷野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

壮志未酬誓不休

和谐共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