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深圳华侨城小学
释义

简介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小学成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坐落在燕晗山脚,靠山面海,环境优美。毗邻深圳著名景点“世界之窗”与“欢乐谷”。学校现占地24000多平方米,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人。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0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 学校简介

学校规模

深圳华侨城小学 学校现占地24000多平方米,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人。学校建设了先进的电化教育中心,包括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系统、采编系统、演播系统等。学校有教职工131人,特级教师2人,外教2人,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以上的占56%,学历达到小学教师大专化的要求,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占48%。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0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多年来,侨小在创建绿色学校、“园林式、花园式”单位,教育强区建设,抢占“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培养国际化人才”三个制高点等方面积极努力,开拓进取,取得了好的业绩和影响。师生们说,华侨城小学是他们幸福的家园;中国人大常委钱伟长先生赞誉华侨小学是“南方园林学校的楷模”。

特色教育

深圳华侨城小学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个性,走出了一条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华侨城小学校长贾笑纯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和教育民主,既让学生接受严谨的科学知识训练,又让学生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该校从去年初开始,每星期三晚举办教育沙龙,对老师进行培训。每名老师再结合自己的科目进行发掘学生智力的教学,不以权威的态度斥责学生,提倡平等对话和讨论,接受学生的质疑和反驳。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思想品格、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中国各地一些学新课程的理念已深深地在华侨城小学教师中扎下了根,并体现在每一堂课。如学生主体性的凸现,合作性的体现,活动性的呈现,无不使到现场参观的家长和记者耳目一新。二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环境教育成绩显著,足以成为学校办学的楷模。学校在并不宽敞的校园里别具匠心地开辟了一个环境教育博览园,在这精致的博览园里,学生能了解到祖国乃至世界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心灵受到震撼,得到深刻的教育。侨小校长和美国联邦教育署专员到该校进行考察后,对学校的素质教育实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

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深圳华侨城小学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贡献。为此,深圳华侨城小学拟定了环境教育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意识。 1、1991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校园绿化、美化、净化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学校的环境工作,1997年成立“华城小学环境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开展环境教育工作。1999年3月,升格为有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有华侨城环保科领导为顾问的“华侨城小学环境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环境教育工作。

2、环境教育依法治教。学校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来保证环境教育的开展。

3、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工作具体,责任到人。

4、重视培训。1998年7月,学校选派罗重主任参加广东省环保局和教育厅组织的培训,1999年1月,选派孙小玲书记参加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主办的“中日技术合作中国重点城市环境教育第一期”培训。两位老师受训回校后,定期对全校教师举行讲座。

5、绿化美化校园,使学校无处不绿。学校重视绿化,舍得投入,做到了:绿化立体性,依山就势,层次分明;种类多样化,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绿化率100%。被钱伟长副委员长誉为“南方园林学校的楷模。

6、修建了环境教育基地。基地模拟长江上中游的生态环境,向学生再现1998年洪灾的情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可以破坏自然,人可以利用自然,人可以改造自然,人必须保护自然。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宗旨。被省“绿色学校”评估组称为“全省独一无二”。

7、深圳市环保局在华侨小学设立了“国家环保局大气优化布点采样点”,华侨小学全力支持,并充分利用这个采样点,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生动、直观的教育点。

8、学校大力宣传节水、节电,用水处张贴宣传画及标语;每班都设立了“关灯员”、“关窗员”;加强对洗手间、下水道的管理,教育学生讲究文明,消除污染源。

9、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下,学校树立了别具一格的“绿色宣言碑”,学校组织学生在碑前宣誓,进行环保活动。

10、学校制订了“华侨城小学学生环保指南三字歌”,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11、学校要安置了垃圾分类回收桶,并发文分类回收垃圾。

课堂教学

1、学校组织部分教师编写了“小学思想品德、语文、自然、社会四科环境教育学科渗透教学参考资料”。侨小从四科教材中找出与环境教育有联系的课文,确定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2、为了搞好环境教育学科渗透,学校组织了语文科环境教育渗透的研究课,着重研究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渗透,课后组织评课并加以推广。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已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

3、学校把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规定自然课中每月上一次“环境教育课”,使用学校规定的教材。

4、学校少先队各中队每学期举行一次环保主题队会,或举行环保知识竞赛,或举行环保宣传,或组织表演环保小节目,或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环保知识、环保法律法规。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受到环境教育。

课外活动

坚持开展好环境教育日常活动

(1)少先队组织了“环保小卫士”,每天早上在学校门前一条街上宣传环保。

(2)学校开辟了环保宣传专栏,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内容。每期校报都有专门的版面宣传环保。

(3)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三进行环保专题广播。内容有专题讲座、环保知识、有关环保的小故事等。

(4)由自然教师组织了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定人、定时、定内容在环保实验室开展活动。该小组应邀参加了1999年在日本举办的第16届“自然考察之旅”竞赛活动,经日本国家公园协会组织评奖后,华侨小学收到组委会寄来的奖状,并获悉,侨小的作品将在日本展出。华侨小学的课外活动小组,还积极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小组设计的“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环保活动方案经省环保局评审,选送至竞赛组委会。华侨小学还在环保绘画比赛中挑选优秀作品参加中国大赛。

(5)学校少先队开展了“领养一棵小树,领护一片湖水”活动。

(6)环保活动小组还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环保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定期上网查询资料并公布社区环保情况。

定期开展专题环保活动

(1)“爱鸟周”期间,华侨小学组织千名学生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参观,并请保护区专家给学生讲解。学生了解了红树林的特点,观察了候鸟的生活情况,采集了一些标本,兴致很高。

(2)每到“植树节”,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分别在学校、社区、公园等地给树木浇水、除草、培土,还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植树活动。

(3)“六·五世界环境日”是侨小进行专题教育的好时机。在校内,他们办了宣传专栏;在校外,参加社区的大型活动,演出节目,散发环保宣传品等,深受市民欢迎。华侨小学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南山区环保局举行的绘画活动,得到了局领导的表彰。

(4)每年四月,是“清洁深圳月”,华侨小学除了学校的活动外,还根据社区的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到住宅区、马路上、水沟边拣垃圾,清理乱张贴等。

(5)学校举行艺术节,一些班级演出了高质量的环保节目,如舞蹈“红树林”、“春之绿”、小组唱“小叶榕”等并分获一、二等奖。

夏令营

利用假期组织环保夏令营,带领学生赴井冈山瞻仰革命圣地,在烈士纪念碑前植树,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带领学生到湖北?洲湾考察98年洪灾的情况及损失。并在烈士墓前宣誓、植树。孩子们深受教育。

安全组织结构及责任要求

学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履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的,由教育部门或者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由教育部门或者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由教育部门对政府举办的学校的校长给予行政处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学校,由教育部门责令停办。

·学校未按照规定履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造成重、特大伤亡事故的,对政府举办的学校的校长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给予撤职、开除公职处分,民办学校或者合作举办的学校的举办人、学校安全责任人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行从事学校管理事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华侨小学校长负领导责任,总领侨小;副校长、安全主任负管理责任,分别负责教务主任,和总务主任的管理工作;总务主任负管理责任,负责保安、司机、水电维修工、清洁工的管理工作;教务主任负管理责任,负责班主任、任课老师、值班老师管理。

校训

砺志、敏学、笃行、向美

砺志

“砺”就是磨砺、磨练的意思,“志”就是志向,是树立远大理想的“根”每棵树都有根,有根才能长高、长大、长直,每个同学也一样,从小就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无论你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该在挫折、逆境中锤炼心志,只有这样,才会更加坚定、勇敢地朝着目标前进。

敏学: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敏学就是敏而好学”,敏是机敏、敏捷的意思。敏学不仅指喜欢学习,更要善于学习,乐学、善学方能经世致用。只有沉浸在学习中的人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成果。

笃行:

忠贞不渝,踏实肯干。古人云: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需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只有将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用知识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向美:

向往美好是人类共同的特点,将崇尚自然之美、礼仪之美、内在之美作为校训,就是希望提高同学们培养对美的认知,希望同学们们通过诚实的劳动,追求有意义而丰富的人生,积极展示生命之美,展示侨小学子的阳光、健康的形象。

校长寄语

学有所获,教有所乐,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和谐发展。领导重视,加强环境教育的管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