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少保 |
释义 | 少保是官名 ,辅佐太子。明清少保皆为正二品。 简介官名。(1)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宫官。西晋后,历代多沿置。(2)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从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参见“太师”条。清《睢州志·浮香阁轶闻绝句·袁楚雄(袁可立孙)》:“不见石仙袁少保,抱孙小字号东居。” 虎头少保人物简介孙禄堂(1860—1933),我国著名武术家。名福全,晚号涵斋,河北完县人。他曾从李魁元(一作“垣”)、郭云深学形意拳,从程廷华学八卦拳,从郝为桢学太极拳。后来他以郝太极为基础,融会互合三家之精髓而创孙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均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盛誉。1928年6月,江苏省国术馆创办,会址设于镇江,孙禄堂先生被任命为副馆长兼教务长。他结识了江苏史学大师陈庆年的次子陈健侯先生,曾把孙式太极拳的真传三十六手秘传给陈先生。我有缘与陈老先生(1895—1969)相识,曾多次聆听陈老先生讲述武林奇侠孙禄堂的故事。现把它整理出来,以飨广大武侠爱好者。 学太极拳的故事孙禄堂先生自幼酷爱武术,青年时代就跟人学内功、轻功、散手及暗器。后跟李魁元学形意拳,显示了他学拳的天赋和才干,于是李师将孙荐给自己的老师郭云深。孙跟郭云深学形意拳八年,得形意真粹。后又经郭云深举荐进京城,跟八卦拳大师程庭华学八卦拳,以及点穴、轻功、八卦剑、七星杆等绝技。形意拳、八卦拳同属内家拳,其理相通,故孙仅习数月就得八卦拳之精微。孙知内家拳首推太极拳,故又想学太极拳。当时在京的太极名家要推杨健侯(杨露禅之子)了,于是他拜会了杨,讲好以自己的形意拳与他的太极拳交换,约好第二天晨于某庙前相会,但该日杨并未如约,孙于是知道杨并不愿意,只得作罢。 1912年机会来了。太极拳巨擘郝和(字为真,1849—1920)到了京师,因患痢疾而落难客栈。原来,相传太极拳为武当山的丹士张三丰所创,经几代相传,传到了河南陈家沟的陈氏门中,河北永年县武禹襄到陈家沟学到了太极拳,他又把此拳传给李亦畲,李亦畲又把此拳传给郝为真。郝为真经过多年精心钻研,从武式太极拳中演练出自成一家的郝氏太极拳。太极拳历来有大架、中架、小架之分,以小架为最厉害,也最难学,郝氏太极属小架子,是太极拳中最了得的一种。当孙禄堂获知郝大师落难京城客栈的消息后,就亲自前去探望,把他接到自己家中(1910年孙禄堂先生已举家从保定迁移北京)。孙禄堂亲自为他请大夫,为他买药、煎药、喂饭,甚至倒便壶。前后不离左右服侍一个多月,郝为桢身体终于得到了康复。郝知道当时的孙禄堂已是名闻遐迩的武术大师了,对他如此体贴、照顾,真使他非常感动。两人一比手,郝确实知道孙具有非凡的武术才具。太极拳历来授拳的规矩是“得人则教,不得人则不教,即使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郝于是决定把郝氏太极的真传口授心传给孙禄堂。太极拳讲究修身养性,不许好勇斗狠。孙禄堂在学太极拳之前,年轻气盛,曾把北方数十家拳技教习场都踢翻,但自学太极拳后,听从师傅的教诲,重视自身修养,再不好勇斗狠了。并在郝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形意、八卦的长处,创建了自成一家的孙氏太极拳。 斗败俄日大力士1909年俄国及欧洲格斗冠军、大力士、拳击家、柔道家彼得洛夫途经奉天(今沈阳),经俄公使馆提议在奉天设擂台,夸口天下无敌,拳打中华武林。当时孙禄堂正在徐世昌(东三省总督)麾下当幕宾,闻讯后非常气愤,决心前往打擂。只见那彼得洛夫身材高大,肌肉块块隆起,站在台中央宛如一座铁塔,正在口吐狂言。他为了显示武功,把铁链套在身上,一运功,即把铁链节节崩裂。嚎叫着:“谁敢上台与我较量?胜者奖金牌!”孙禄堂跳上擂台应战。彼得洛夫见孙禄堂像文弱书生,不以为意。两人约定,彼得洛夫先打孙禄堂三拳,孙禄堂再打彼得洛夫三拳。彼得洛夫用足劲,第一拳打在孙的小腹上,如打在铁石上一般;心中不由大吃一惊,随即进一步运足劲,大吼一声,又猛击两拳,孙禄堂却仍如泰山一般,巍然不动。原来孙禄堂用的是气功,把气沉入丹田,故小腹坚硬如石。按理,彼得洛夫打过三拳后,轮到孙禄堂打彼得洛夫了,但他慌了手脚,心想若被他打,一定被打倒,于时,企图作垂死挣扎,就怪叫一声,扑向孙禄堂,孙禄堂见他来势凶猛,就运用内家拳的化劲法把它化掉了。这样,你来我往,只几个回合,就被孙禄堂一拳打下了擂台。台下掌声雷动,高呼打得好!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大灭了洋人威风! 清朝官职一览太师 太傅 太保 光禄大夫 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 掌銮仪卫事大臣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 内大臣 将军 都统 提督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内务府总管 总督 总兵 内阁学士 巡抚 副将 一等侍卫 参将 游击 大理寺少卿 二等侍卫 佐领 都司 宣慰使司 同知 内阁侍读学士 翰林院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国子监祭酒 知府 宣抚使司宣抚使 宣慰使司副使 防御 千户 员外郎 知州 安抚使 招讨使 内阁侍读 通判 亲军校 前锋校 护军校 骁骑校 长官 百户 理问 州同 翰林院编修 知事 赞礼郎 训导 知县 把总 中书科中书 内阁中书 州判 七品典仪 盛京游牧副尉 司务 五经博士 府经历 县丞 教谕 司书 序班 博士 巡检 典史 驿丞 牐官 百长 土舍 土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