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尚村镇 |
释义 | 1 河北肃宁县辖镇尚村镇位于河北省肃宁县城西北部,北与高阳接壤,西与蠡县毗邻。京九铁路在镇境内东部经过,朔黄铁路在镇南部穿越,全镇辖31个行政村,总面积56.1平方公里,耕地6.25万亩,人口3.1万,其中镇区人口4200人,镇区非农业人口2700人,常年流动人口12000人。 ◎ 简要介绍尚村镇,1956年建尚村乡,1958年与齐庄乡、邵庄乡合并成立跃进公社,1961年析建尚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齐庄乡并入。1997年,全乡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东尚村乡、西尚村、北大史堤、南大史堤、前尚村、内村、西何家庄、胜家庄、北辛庄、贺家庄、西是堤、东是堤、北赵家庄、齐家庄、骆家屯、南景口、北景口、西黄瓦口、东黄瓦口、桑园、许河、刘家务、刘河、赵河、王河、西青口、东青口、库家庄、褚屯、李家庄、柳科31个行政村。后撤乡设镇。改革开放以来,尚村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依托传统皮毛加工的优越,大力发展以皮毛为主的乡镇企业,使全镇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01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5万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60元。被沧州市命名为“出口创汇先进乡镇”、“经济十强乡镇”、“明星乡镇”。 ◎ 改革前沿裘革皮草业是尚村的特色乡镇企业,尚村皮毛市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皮毛集散地,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市场占地4.4万平方米,上市摊位3600个,上市品种1200多种,交易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及香港、南韩、美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达16亿元,是沧州市“专业皮毛市场”,皮毛市场的壮大和发展,促进和带动了全镇皮毛加工业、皮毛养殖业的发展。几年来,围绕皮毛制革这一特色产业,全镇坚持不懈地增投入,上项目,壮群体,扩规模,使这一行业形成了制革、制裘、皮件加工、硝染、毛纺等门类齐全的加工体系。全镇现有企业480家,个体私营摊点750个。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一家,产值超千万元,利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产值500万元以上利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有9家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其中规模制革企业5家,年加工各种皮张400万张以上,规模硝染企业6家,年加工貂、貉、狐等各种原皮3600万张;规模制衣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各种皮衣80万件套,70%销往俄罗斯市场;规模制裘企业12家;营销企业150家,其中16家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营销范围涉及芬兰、丹麦、南韩、英国、美国等国家。 以皮毛市场为依,全镇特种养殖也发展迅速,貂、貉、狐等珍奇皮毛动物养殖遍布全镇并辐射到其它乡镇,出现了30多个养殖专业村,5760多个专业户,2001年底养殖存栏70万只,成为全市“农业特色产业乡”。 尚村镇是沧州市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尚村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科学规划,高标准设计,高位起步,依托皮毛市场,建设尚村皮毛城,目前皮毛城的规划已由沧州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设计完成,该规划分为两期工程,一期工程1996-2000年完成6条南北大街和6条东西大街的路街框架;二期工程2001-2010年完成全部工程。规划投资1亿元。届时,尚村将成为集商贸区、工业区、养殖区、科教区、生活区于一体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小城镇。 ◎ 经济建设一、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 “十五”期间,尚村镇被市、县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镇区东西中心街长2.5公里,宽20米,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镇政府采取资产置换的办法,更新临街门面房12间,建起了十三间三层的办公大楼,投资130万元;修建中心街花园200m2,大院内花园800m2,投资5万元,市上奖励体育健身器材3万元;打通了镇区内东十字、西十字、医院十字三个十字路口,总投资20万元,新建商业门面房200多间,投资800万元;周至六中、西部驾校、胜利实业有限公司、林宾建筑公司近几年投资1800多万元,建起了教师宿办楼,学生公寓楼和超市等2万多平方米,为尚村经济的繁荣增添了活力。二、私营企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尚村镇境内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全镇共有私营企业915个,固定资产2580万元,年产值达22030万元,给国家上交利税115万元,特别突出的有: 1、宏达包装材料厂:主要生产多种规格的蜂窝纸芯、纸板等,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2005年产值达600万元,2006年计划投资30万元,新上纸浆模塑项目,年产值将达到1000万元。 2、西部驾校:是2001年10月经周至县人事劳动局批准成立,经市交通局行业管理处批准为综合一类培训驾校。占地面积3338平方米,内有餐厅、宿舍、教研室、模拟室、电教室、有教练车80多辆,年培训能力2000人以上。驾校以复转军人为主,场地内训练项目齐全,为周至等县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 3、寰宇工艺制品厂:主要制造观赏性玩具,固定资产投资30万元,有职工90余人,生产铸铁玩具产品100多种,年生产能力达10万件以上,产品销售欧美、澳大利亚等国。2005年产值达280万元。 三、养殖业初具规模 尚村镇是周至县养殖业大镇,畜牧业养殖已初具规模,养鸡存栏达17万只,养鸭4万只,养猪存栏30000多头,养牛存栏1000余头。全镇已形成以涧里村为养殖示范基地,以张寨村为养牛示范基地和以大水屯、西晋村为笼养鸡基地,全镇养殖业年产值达4800万元。 农信牧业良种猪繁育场,是西安在尚村镇涧里村投资100余万元新建的一家畜牧企业,占地12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建筑为3000平方米,05年11月建成并投入运营,现存栏基础母猪200头,主要从事新美系猪种的繁殖,主要品种有新美系长白、大白、大长二元母猪,美系杜洛克、新台系杜洛克等新品种猪、新美系种猪是我目前最新引进的新品种之一,年可提供种猪功4000余头。四、职业教育培训使广大农村青年走上致富道路 周至职教中心:是周至县最具规模的一家为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才的综合职业学校,该校职业培训开设有电工、电子、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电焊、亚弧焊等四大类,理论、技术应用课程,五年来培训各种专业技术人才750余人,全部被省内外企业招录,走上了工作岗位,同时更是解决了本地区农村青年就业问题。 五、道路建设及村容村貌 全镇共有临川寺、尚村、围墙、西凤头、疙瘩头、西坡6个村打了村内水泥路面共40多公里,总投资600余万元;沙石硬化了神梁路、尚九二路北段、钟徐路、临张路25公里;投资150多万元;修出村路23条40公里,投资200万元。 围墙村文明小康示点村、百村整治示点村,05年招商集资640万元,对村内道路全部进行水泥硬化,投资2万元,购置苗木对水泥两边实施绿化美化。村内卫生环境整洁,道路平坦,绿化整齐美观,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尚村镇县级文明尚村村、西凤头村也被列为省上千村卫生整治示范村。05年完成了西坡村、疙瘩头村出村路水泥硬化工程,神梁路涧里段沙石硬化工程,以及尚九二路北段防汛路沙石硬化工程,镇上成立了道路养护站、配备了专职养护员,对镇区内主要交通给路进行常年养护,使全镇道路建设有一个根本好转。 ◎ 计生工作尚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召开了专题党委会研究人口和计划生育,决定狠抓避孕节育和补救措施工作,力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新台阶。一是研究出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这个全镇唯一的单项考核办法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在全镇综合目标考核的分值提高到了10%。将避孕节育和补救措施的落实情况直接列入加分因素,规定:“每动员1名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安环、皮埋、结扎等避孕节(绝)育措施的分别按0.5分、0.5分、5分进行加分;每实施1例人流、引产等补救措施,加5分;对没有将避孕药具免费送到已婚育龄妇女手中和漏报避孕节(绝)育措施和补救措施的进行扣分。”按此分值折算,对安环、皮埋等避孕节育措施的考核力度达到了每例33元(一等奖),对结扎等绝育措施和人流、引产等补救措施的考核力度达到了每例330元(一等奖)。 二是将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政策的落实和服务质量纳入了对医疗机构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全镇育龄妇女和流入的育龄妇女享受到计划生育手术免费政策和优质服务。 三是大力宣传《关于一孩夫妇自觉落实绝育措施奖励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川计生发〔2008〕25号),并出台了在区一次性奖励2000元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再奖励1000元的规定。 四、借助秋季优质服务活动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节育手术的落实;五、继续加大奖励扶助、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觉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六、严厉追究,加大对政策外生育对象的处罚力度。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香龙镇党委、政府根据活动进展情况抽调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督察,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镇村干部召开调度会和汇报会;并对镇、村、组干部制定了详细的奖惩措施,待活动结束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兑现;采取各种强化措施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进展 2 陕西周至县辖镇◎ 镇情简介尚村镇位于周至县东北部。辖尚村1个社区和尚村、宋滩、新范、张寨、临桥、临川寺、新河、钟徐、梁家、马村、西岩坊、涧里、南寨、神灵寺、王屯、西坡、留村、圪塔头、西凤头、围墙、西岩、新民、张屯、龚家庄、西晋、大水屯、小水屯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尚村,距县城25千米。西宝公路横穿东西,向南支出尚九公路。古迹有临川寺,建于宋代。代码:610124106。 ◎ 历史沿革民国为甘河乡,1949年设甘河区甘河乡,1956年成立尚村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6年改镇。1996年,面积62.9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辖尚村居委会和王屯、宋滩、临川寺、新河、西岩村、张屯、新民、涧里、南寨、神灵寺、西坡、临桥、西岩坊、留村、圪塔头、张寨、西凤头、临川寺、梁家、新范、围墙、龚家庄、钟徐、大水屯、小水屯、西晋、尚村、马村28个行政村。 尚村镇 建于汉代的眉坞岭遗址上,西距周至县城25公里,镇东500米与户县毗邻,是乡政府驻地。1987年12月尚村乡汉代墓葬群出土有秦代的蟠螭镜、半两钱,西汉中期的连弧星云纹镜和前期的弩机、鸭蛋壶、弹丸、彩绘陶仓、绿铅釉顶壶等珍贵文物,对研究我国汉代科技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据考,明代在临川寺置青阳镇,因交通不便,遂迁于尚村,镇内建有城隍庙、火神庙、戏楼等雄伟建筑。清同治年间和民国5年(1916)连遭两次兵燹,街房及古建筑尽毁,街市颓废,萧条不振。50年代初镇上仅有600余人,房屋200余间。尚村地势优越,西宝路穿街而过,交通方便,县商业系统在尚村镇设有百货、五金、药材、煤炭等8个批发货站,分管县东农副产品收购、供应及工业品批发。文教、卫生、工交、财贸、邮电等事业有发展。建立了农械厂、棉绒厂、粮站、货站、供销社、税务所、工商所、邮电所、医院、中学等20余个单位。由于眉坞岭一带土质粘细,发展建材工业得天独厚,镇上兴建建材厂3个,轮窑5座,年产砖、瓦4千万块(页),远销周、户各地。198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596万元,税收总额28万元,人均纯收入293元。 ◎ 项目建设尚村镇项目建设情况 投资50万元建设计生文化综合服务楼,目前该工程已竣工。 新增苗木花卉面积100亩。 建沼气池300余个,实施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变村容村貌 ◎ 计划生育尚村镇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 2009年上半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4.3‰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以上;出生漏报率控制在3%以下;重点对象“三查”率达100%,一般对象“三查”率达98%;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治理工作,二孩新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计生转移支付经费落实到位;农村独生子女、双女结扎户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兑现率达100%,养老保险投保率达99%以上。 ◎ 经济建设尚村镇2009年工作要点(摘要) 2009年,我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亮点。继续实施以养殖业为龙头,以一村一品为基础,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动力,扩大劳务输出,加大招商引资,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全镇党的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切实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确保11%,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树立现代农业理念,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求,不断优化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积极发挥农民技术学校的作用,做好小麦良种、新型农业机械及科学种田技术的推广。提高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沙质壤土适宜蔬菜种植的优势,在沿渭一带做好宣传及种植技术推广,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开好头。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发挥镇域范围内在外务工人员多、门路广和职校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供信息,搞好中介培训服务,把劳务输出作为振兴镇域经济的大事来抓。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扩大推进村规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提升“一村一品”的质量和品位,科学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笤帚缚绑、竹器编织是我镇不少村的重点手工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我们要积极组织组建专业协会,走出尚村,招揽业务,变家庭生产日用品为工艺品,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养殖业。抓好南片以西晋、大水屯为中心的养鸡业,北片以涧里为基地的养猪业,沿渭以张寨为龙头的养牛业,通过三个方面,做大做强我镇的养殖业。同时,抓好以涧里农信养殖场及广西客商孵化场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畜禽防疫责任,把防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内引外联,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开发沿黑沿渭一带湿地,发展农家乐和旅游开发项目;对沿108国道的村,要引进项目搞苗木花卉,发展大棚蔬菜生产。 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按照“试点示范,重点推进”的思路,选取班子健全有力,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为试点村。同时为其他村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帮扶力度,缩村与村之间的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由点向面,稳步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试点村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党支部活动室及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加强双委会及群众组织建设,加大田、水、电、村、路综合整治力度,搞好村容村貌及卫生整治。抓好各村的出村路建设、镇村道路和街道卫生的管理经常化工作。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多渠道多层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各项措施,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引导“打工潮”向“创业潮”方向发展。 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不懈的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抓好文化、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活动,完善镇、村两级群众文化网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绿化、美化,禁止焚烧秸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