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蜡梅
释义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山蜡梅

种拉丁名: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

种别名 :臭蜡梅、岩马桑、铁筷子、秋蜡梅、毛山茶、小坝王、亮叶腊梅、香风茶、野蜡梅、雪里花、鸡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被微毛,后渐无毛。叶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数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13厘米,宽1.5—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至急尖,叶面略粗糙,有光泽,基部有不明显的腺毛,叶背无毛,或有时在叶缘、叶脉和叶柄上被短柔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网脉不明显。花小,直径7—10毫米,黄色或黄白色;花被片圆形、卵形、倒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15毫米,宽2.5—10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雄蕊长2毫米,花丝短,被短柔毛,花药卵形,向内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长1.5毫米;心皮长2毫米,基部及花柱基部被疏硬毛。果托坛状,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成熟时灰褐色,被短绒毛,内藏聚合瘦果。花期10月一翌年1月,果期4—7月。

地理分布

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和陕西等省区。

生存环境

生于山地疏林中或石灰岩山地。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本属资料

属中文名:蜡梅属

属拉丁名:Chimonanthus

本属特征:落叶或常绿灌木,小枝四方形至近圆柱形。叶对生,纸质或近革质,叶面粗糙,羽状脉,具叶柄。鳞芽裸露。单花腋生,芳香;花被片15—25,黄色或黄白色,有紫红色条纹,膜质;雄蕊5—6,着生于杯状托杯上,花丝丝状,基部宽而连生,常被微毛,花药2室,外向,退化雄蕊少数至多数,长圆形,被微毛,着生于雄蕊内面的花托上;心皮5—15,离生,每心皮有胚珠2枚或其中1枚败育,子房及

本属花粉形态:C.Salicifolius花粉具2小槽,椭圆体形,两端较尖,亚等极;远极部分比近极部分扁。大小为(39.2—)43.5(—47)×(53.1—)58.4(—64.4)(极轴X长赤道轴)。小槽多少为赤道的(平行于赤道),略偏于远极,长而较狭,常胀开,边缘不平,具较厚的槽膜,上有不规则的疣状突起。外壁厚度为2.6微米,外层厚于内层,小柱明显(LM),皱块状纹饰。我们还观察了C.Praecox的花粉形态及外

本属生境:生于山坡沟谷、林中或灌丛中,石灰岩山坡。海拔100—1100(—2700)米。

本属分布:湖南:零陵、江华、宜章、新宁、湘潭。福建;桐杉、武夷山、崇安、永泰、永安。安徽:黄山、祁门。浙江:云和、龙泉、丽水、杭州、建德、开化、遂安。江西:玉山、德兴、修水、广丰。江苏:高邮。陕西:沔县、武功、西乡。四川:巫溪、青城山、峨眉山。湖北:竹溪、巴东、兴山。山东:烟台、泰山。河南:桐柏、鸡公山、伏牛山南坡。广西:临桂。日本、朝鲜、欧洲、北美均有栽。

本科资料

科中文名:蜡梅科

科拉丁名:Calycanthaceae

本科概述:该科2属7种,是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典型例子。我国有2属4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其中1属为特有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