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桑枝
释义

桑枝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概述

桑枝 Sang zhi

【类别】茎、枝和树皮类

【药材学名】:Ramulus Mori

[植物学名]:Morus albaL.

【英文名】:Mulberry Twig

【来 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功 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主 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性味归经】:苦,平。

①《本草图经》:"平。"

②《纲目》:"苦,平。"

③《医林纂要》:"甘宰,平。"④《本草再新》:"味清苦,微寒,无毒。""桑头:味苦,性寒,无毒。"

入肝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③ 《本草撮要》:"人手、足太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别 名】:桑条(《本草图经》)

【处方名】:桑枝、桑条、嫩桑枝、炒桑枝、炙桑枝、酒桑枝、酒炒桑枝、老桑枝等

处方中写桑枝、桑条、嫩桑枝均指生桑枝。为原药材去杂质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桑枝为桑枝片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晾凉入药者。

炙桑枝为净桑枝片拌麦麸用文火炒至深黄色,筛去麸皮,晾凉入药者。

酒桑枝又称酒炒桑枝。为桑枝片用酒淋洒,微闷,待吸干,再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增强祛风通络之功。

【商品名】:桑枝、桑条,以枝条肥嫩、干燥、断面呈黄白色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植物形态

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采收与储藏

春末夏初采收,去叶,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30-60厘米的段或斜片,晒干,置干燥通风处。

炮制方法

桑枝: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晒干。

炒桑枝:取净桑枝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放凉。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筛去麸皮,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麸皮20斤)

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喷匀,置锅内炒至微黄色,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酒15斤)

生药材鉴定

干燥的嫩枝呈长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l厘米。外表灰黄色或灰褐色,有多数谈褐色小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可见灰白色半月形的叶痕和棕黄色的叶芽。质坚韧,有弹性,较难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斜片呈椭圆形,长约2毫米。切面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纹细密,中心有细小而绵软的髓。有青草气,味淡略粘。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显微鉴定:粉末:灰黄色。①纤维多缠结,淡黄色或无色,甚长,略弯曲,直径8 -33μm,壁厚,非木化,胞腔线形。②石细胞淡黄色或黄色,类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直径13-39μm,壁厚6-20μm,孔沟较明显或分枝。③含晶厚壁细胞,形状、大小与石细胞近似,壁多厚不均,厚2-6μm,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1-2个。方晶多面体形、正方形、菱形、类双锥形,直径5-20μm。另有少数草酸钙簇晶。④木射线为异型细胞射线,切向纵断面观高4-37(-80)细胞,宽1-3细胞,两端直立细胞1-3个。另外可见乳法管、木纤维、导管、木栓细胞、草酸钙方晶等。

中药化学成分

桑枝含鞣质,游离的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茎含黄酮成分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索(Cy- clomulberrin)、环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木树含桑色素(Morin)、杨树宁 (Cudranin)、桑酮(Ma-clurin)、四羟基芪 (Tetrahydroxystilbene)、 二氢桑色素 (Dibydromorin)、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该品含桑辛素C、D(moracin C,D)心材含桑木素(morin)、二氢桑木素(dihydro-morin)、二氢山柰素(dihydrokaempferol)、 2,4,4′,6-四羟基二苯甲酮(2,4,4′,6-tetrahydrox-ybenzophenone)及2,3′,4,4′,6- 五羟基二苯甲酮(maclurin,2,3′,4,4′,6-pentrahydrox-ybenzophenone)。还含芪三酚(藜芦酚,resera-trol)、氧化芪三酚(oxyresveratrol)、二氢氧化芪三酚(dihydrooxyresveratrol)。又谓茎和茎皮含桑木素、桑辛素A、B、E、F、G、H、(moracin A,B,E,F,G,H)、桑皮素(mulberrin)、桑皮色烯素(mulberrochromene),环桑皮素(cyclomulberrin)、环桑皮色烯素(cyclomulberrochromene)及桦皮酸。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桑枝含鞣质,游离的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茎含黄酮成分桑素(Mulberrin)、环桑素(Cyclo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 大多桑枝生物碱成分是野尻霉素(nojirimycin)的衍生物,是类哌啶生物碱衍生物。

临床报道:

1. 治疗肩周炎

a. 桑枝20g,鸡血藤、威灵仙各30g,当归20g,羌活、桂枝、白芍、姜黄、防风各15g,细辛5g(后下),水煎服,每日 1剂.加减: 右肩痛者加黄芪20g;左肩痛者加首乌 20g;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5g;麻木者加全蝎5g,僵蚕10g;腰膝痛者加川断20g,寄生15g;病久不愈者加穿山甲10g,乌梢蛇15g.治疗15例,治愈10例,显效4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者6剂,最多者24剂.个别患者配合针灸治疗.〖黑龙江中医药 1991 ;(1): 27〗

b. 桑枝12g,白芍24g,炙甘草、威灵仙、制乳没各10g,党参18g,细辛3g(后下),红枣5枚,生姜6片,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36例,痊愈33例,好转3例.〖江西中医药 1990;21(5): 24〗

c. 炙黄芪50g,桂枝、桃仁、五灵脂各10g,归尾15g,白芍、桑枝各20g,鸡血藤30g.寒胜者加细辛6g,附片10g;湿盛者加苍术10g ;风胜者加防风10g;宜重用黄芪.水煎服.治疗39例,痊愈33例,好转6例,全部有效,服药最多者16剂,最少者4剂.〖湖南中医杂志 1990;6(5): 41〗

2. 防治Ⅱ区屈指肌腱术后黏连 桑枝50g,威灵仙、片姜黄各25g,当归、川芎、延胡、制香附、伸筋草各12g,海桐皮、赤芍、木瓜、制乳香各10g.于术后一周局部肿痛渐退后常规煎服.术后2周可视创口愈合情况在上方基础上加透骨草 15g,没药、川椒各10g,水煎熏洗,每剂2次,每次15~30分钟,每日1剂.在石膏托固定期间熏洗时可暂拆除石膏托.内服及外洗均应持续4~6周.治疗30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0;25(11): 498〗

3. 治疗淋转率低下 桑枝30g(鲜者疗效较好),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0例,用药2个月后,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新医学杂志 1978;(10): 36〗

中药化学鉴定

①该品粗粉2g,加甲醇20ml,温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加镁粉少许,加浓盐酸2滴,于热水浴上,显棕红色。(检查黄酮)

②该品粗粉1g,加水或乙醇10ml,温浸1h,滤过,滤液浓缩后于小试管内,加三氯化铁试剂,放置显污绿色。(检查酚类)

[临床应用]:

1.(《圣济总录》)治水气脚气:桑条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行气消肿,为君药。

2.双桑降压汤(《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

3.桑枝煎(《太平圣惠方》)治紫癜风:桑枝500g,益母草150g。上药以水5斗,慢火煎至1500毫升,去渣,入小铛内,熬成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10g。方中桑枝祛风通络,为君药。

药方选录

1、治疗臂痛: 桑枝一小升.细切 炒香 以水三大升 煎取二升 一日服尽 无时.(《本事方》)

2、治疗水气脚气: 桑条二两.炒香 以水一升 煎二合 每日空心服之.(《圣济总录》)

3、治疗紫癜风: 桑枝十斤(锉) 益母草三斤(锉).上药 以水五斗 慢火煎至五升 滤去渣 入小铛内 熬为膏.每夜卧时 用温酒调服半合.(《太平圣惠方》桑枝煎)

营养知识

桑枝知识介绍:

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至1.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及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至0.5厘米,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桑枝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桑枝、炒桑枝、麸炒桑枝、酒桑枝,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酒桑枝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桑枝食疗作用: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肺经。

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桑枝做法指导: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

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

5、此外该品能祛血中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癜风,则可与补骨脂、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配用;

6、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