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里湾 |
释义 | 三里湾 sān lǐ wān 1、长篇小说。赵树理作。1955年发表。太行山区的三里湾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但是围绕着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等事件,各阶层农民表现了不同的态度。小说将农村的社会改革和日常的家庭矛盾、爱情纠葛结合在一起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画卷。 1951年春,赵树理回到他的家乡晋东南地区,在平顺县川底、羊井底等地参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1953年赵树理根据他在建社工作中的生活经验,创作长篇小说《三里湾》。1955年在《人民文学》连载,由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三里湾》通过三里湾的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等故事情节,描写了王金生、范登高、马多寿、袁天成四个家庭在扩社过程中的矛盾与变化,生动而真实的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先进力量和落后力量之间的斗争,农民在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和婚姻问题上的种种矛盾冲突,广阔描绘出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揭露了封建思想在农村的流毒和影响,显示了实现合作化的艰巨性、复杂性。 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真实而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对范登高、马多寿、袁天成等落后人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塑造更为成功。 村长范登高,是个老党员老干部,作为一个个体农民,他很自私,在土改中多分了好地而比别人“翻得高”,不关心群众疾苦,只顾自己发财。思想与农业合作化格格不入。从自私自利出发,反对扩社,阻挠开渠。他摆出老革命的架势,常常以维护党的利益的面目出现,实际上千方百计保护私利。 “糊涂涂”马多寿是个封建落后自私的中农典型,在政治上保守糊涂,在谋私利方面精明能干,甚至是用“糊涂”的名声掩盖自私的行径。利用范登高的错误反对扩社,利用老婆“常有理”的胡搅蛮缠阻挠合作社开渠。在家庭生活中,顽固维护“马家院”生活方式,小铁桶一般保持一定程度的封建秩序,不准媳妇们参加家庭大事的讨论,不许儿子跟这个那个恋爱,而逼迫他与老子看中的人结婚。最后反而弄巧成拙,儿女们革老子的命,马家院四分五裂。 袁天成是三里湾的老党员,但却是个“两只脚踏在两条路上”的人,在党内受教育,参加了合作化,回家又受到老婆“能不够”的领导,尽力维护个人利益 ,他老婆是个逞能自私而又愚昧无知的泼妇,有一套损人利己的人生哲学,一套“搅家婆”的小本领,村里人对她的评价是“骂死公公缠死婆,拉着丈夫跳大河”。 正面形象是党支部书记王金生一家,王金生是个农村优秀干部典型,富有自我牺牲的高尚精神,朴实诚恳的工作态度,精明细致的工作作风。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从容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善于按照事实的发展规律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2、地名,位于安微省阜阳市河滨中路的一个地方,三里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