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甲胺
释义

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是最简单的叔胺,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鱼腥恶臭,溶于水,乙醇,乙醚,易燃,有毒,相对密度(水=1)0.66(-5℃)、(空气=1)2.09。分子式为C3H9N,可用作分析试剂,在有机合成中也有用途。

性质

参数

国标编号 21045

CAS号 75-50-3

分子式:C3H9N

分子量 59.11

闪点 -17.78

熔点 -117.1℃

沸点 24℃

化学性质

主条目:叔胺

三甲胺具有叔胺的典型性质,包括成盐、氧化,三甲胺的兴斯堡试验(Hisberg reaction)无反应。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对眼、鼻、咽喉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浓三甲胺水溶液能引起皮肤剧烈的烧灼感和潮红,洗去溶液后皮肤上仍可残留点状出血。长期接触感到眼、鼻、咽喉干燥不适。

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监测与防护

监测方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4676-93,空气)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中国(GB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mg/m3) 一级:0.05;二级:0.08~0.15;三级:0.45~0.80

中国(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0.54~32kg/h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2mg/L

前苏联(1975)污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4mg/L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生产方法

甲醇和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高压下,氧化铝为催化剂可得到粗品的三甲胺,然后经过交换、脱氨、萃取等得到三甲胺成品。

参见

·三乙胺(triethylamine

·三丙胺(tripropylamine

·三丁胺(tributylamine

·三异丁胺(tri-isobutylamine

·三戊胺(triamylamine

·三异戊胺(tri-isoamylamine

·三己胺(trihexylamine

·三庚胺(triheptylamine

·三辛胺(trioctylamine

·三异辛胺(tri-isooctylamine

·三壬胺(trinonylamine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