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叉戟
释义
1 长柄兵器

三叉戟(Trident)

原意:

三叉戟是一种多见于神话的双手用长柄兵器。本为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武器。它的外形和长柄的鱼叉相似,中间刺较长而两侧的较短。有些时候两侧的尖刺向外弯,并且一般没有倒刺。有些柄较短而外形类似的投掷类兵器一般不被叫做三叉戟。三叉戟的原形来自于渔民使用的鱼叉,所以在希腊神话中,三叉戟是海神波塞冬的武器。有时候古代的渔民会打造一些两用的鱼叉,可以在危险的时候当作武器使用。不过很少有古代西方正规军使用这种兵器,除了这种兵器可能不太实用之外,在基督教的传说中,三叉戟还是撒旦和魔鬼使用的武器。

2 玛莎拉蒂汽车公司

汽车:“玛莎拉蒂”这个名字来源于意大利瓦格纳(Voghera)一个普通家庭,火车司机罗德夫.玛莎拉蒂(Rodolfo Maserati)和妻子共同养育了六个男孩:卡罗(Carlo)、宾多(Bindo)、阿尔菲力,埃多勒(Ettore),欧内斯特和马里奥(Mario),六个孩子都参与促进日后玛莎拉蒂这个世界著名跑车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玛莎拉蒂的历程 历史上第一辆镶有三叉戟徽标的玛莎拉蒂轿车是出现在1926年4月25日Targa Florio比赛上。这辆由阿尔菲力驾驶,完全由玛莎拉蒂兄弟们自行设计制造的玛莎拉蒂Tipo 26汽车采用1.5升直列八缸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100英里/小时。阿尔菲力的弟弟马里奥将该车微型标设计成树叶形底座上放置的三叉戟,设计灵感来源于公司所在地博洛尼亚市市徽海神尼普顿(Neptune),他手中握有显示其巨大威力的武器--三叉戟,寓示着玛莎拉蒂问世后将在世上引起巨大轰动。第一次出场,玛莎拉蒂就取得了Targe Florio大赛的胜利。后来由于Type 26接连在一些赛事中取得了胜利,玛莎拉蒂公司开始考虑生产赛车。其后的十余年间,玛莎拉蒂公司又相继推出Tipo 26B,玛莎拉蒂V4,玛莎拉蒂4CTR,玛莎拉蒂4CL等经典车型,以其性能与品质的完美结合赢得了诸如"意大利大奖赛(Ltalian GP)"、"的黎波里大奖赛(Tripoli GP)"等赛事的胜利。

1932年3月,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阿尔菲力.玛莎拉蒂永远地告别了他心爱的赛车事业。他的离去,不啻为对尚未示成熟的玛莎拉蒂在赛场上捷报频传,公司却因经营不善而每况愈下,于1937年出售部分股份给Orsi家庭,公司总部则迁至摩德纳(Modena)。

与此同时,尽管受到来自梅赛德斯的强大竞争,玛莎拉蒂还是接二连三地取得了一系列车赛的胜利,尤其是1939年5月30日--这的确是个值得玛莎拉蒂骄傲的日子--一位车手驾驶着玛莎拉蒂8CTF取得了美国印蒂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赛的胜利,并且在下一年,也就是1940年,再次取得该赛事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玛莎拉蒂公司开始生产机械工具、电器元件、火花塞和其它电子设备。战争过后,工厂恢复了生产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轿车--A6 1500。与此同时,A6GCS也粉墨登场,面对着来自阿尔法.罗密欧及法拉利等跑车咄咄逼人的竞争势头,A6GCS仍取得了摩德纳环路赛的胜利。无奈二战中意大利汽车年产量仅达到28982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玛莎拉蒂的销量。

为早日走出战争阴影,五、六十年代,意大利各汽车公司开始不断改进产品、投产新车型。玛莎拉蒂公司也不例外。后来的事实证明五十年代初期对玛莎拉蒂公司来说的确是一段爬坡时期,开始是阿尔发.罗密欧,后来再加上来自法拉利的竞争,使得玛莎拉蒂公司不得不考虑在1953年起用曾担纲改进A6GCM的乔克诺.克罗布(Gioacchino Colombo)任总工程师,并重组车队重新取得车赛的胜利。这其中玛莎拉蒂赛车在1953年意大利车手大奖赛中战胜了法拉利。

当时,克罗布还在忙于后来的玛莎拉蒂250F赛车设计工作。1954年,250F夺得阿根廷大奖赛(Argentine GP)的胜利--它诞生后的第一场胜利。1955、1956年对车队来说是繁忙而丰收的季节,直至1957年玛莎拉蒂250F取得了第五个冠军称号,这也是玛莎拉蒂的无上荣誉。也就是在这一年,玛莎拉蒂正式宣布退出车赛。这不是一个完全“向后转”的举动,事实上尽管不再直接参赛,玛莎拉蒂仍继续为一些私人车队制造赛车如Birdcage和其他车型等。而且,它和F1赛事也仍保持着紧密联系,例如在1965年为Cooper车队制造3升V12发动机等。

回顾30余年的参赛历史,玛莎拉蒂取得了近500场彻底的胜利和无数场阶段性胜利,共取得了23个冠军称号,32个方程式锦标赛胜利,是唯一两次取得印地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事胜利的意大利品牌。从科罗拉多的拉力赛到威尼斯的快艇赛事,玛莎拉蒂在所有的竞争项目中名列前茅。此间的共同特点是它所具备的不可思议的通用性--在赛道、路面、坡道上,或是在大奖赛及耐力赛事中。除了在陆上,玛莎拉蒂还在水上赛艇比赛中取得了胜利。

随着1958年3500GT的发布,意味着玛莎拉蒂公司开始把注意力由竞赛用汽车转移于批量生产的汽车身上,相应地,工厂规模也开始扩大。直至1968年,玛莎拉蒂公司又相继开发了一些经典车型如Birdcage系列、Mistral、Sebring、Ghibli等,其中Quattroporte是玛莎拉蒂历史上第一辆配有4.136升、气缸夹角为90°V8发动机的四门轿车。

1968年,玛莎拉蒂与法国雪铁龙及意大利菲亚特结成联盟,生产雪铁龙SM车,但SM引起了财政灾难,致使玛莎拉蒂公司面临极大的财政困难。直至1975年德托马索轿车公司给玛莎拉蒂注入38%的资金、意大利政府注入其余62%资金,玛莎拉蒂公司才最终得以脱离困境。

当时意大利国内的汽车产业也是一片萧条,尽管在1963年年产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当时世界第六大汽车生产国,1973年年产量达到最高峰--195,7994万辆。但因受到世界能源危机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世界性经济衰退中,汽车工业市场衰退,产量下滑,到1983年年产量仅为143,3086万辆。

在这样的大气候条件下,1983年,由于投产了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玛莎拉蒂公司的销售额开始成倍增长,故1984年该公司计划生产9000辆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和1000辆425型汽车,但终因资金成本等种种原因未果。

时至九十年代,为重新跨入世界汽车强国的行列,意大利政府号召国内各汽车公司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并提倡汽车工业内部采用跨公司甚至跨国的联合经营方式,目的在于集中工业车辆生产能力和资源,互相交流生产技术,取长补短。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菲亚特公司于1993年收购了玛莎拉蒂公司,但品牌得以保留。四年后,也就是1997年7月1日,玛莎拉蒂与法拉利车厂(Ferrai S.P.A)合并3200GT是两厂合并后生产的第一部跑车,揉和了两大跑车生产厂的传统与科技,凭借其优异性能同乘坐舒适性的完美结合,在后来的法国巴黎汽车展上引起极大轰动,使玛莎拉蒂重新跨入到世界顶尖GT运动车的行列中来。

2001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的玛莎拉蒂Spyder及2002年底特律车展上推出的玛莎拉蒂Coupe均为手动高性能跑车(Manual GT),采用意大利生产的赛车专用Cambiocorsa电动变速箱,跑车从内到外无处不凝聚着当代汽车顶尖技术的结晶。新型Coupe具备Spyder的所有技术性能,如4.2升V8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87kW/7000rpm,最大扭力为481Nm/7000rpm,最高车速175英里/小时,爆发力惊人,从静止到时速100公里只需4.9秒,Skyhook悬架减振系统等。内饰综合了玛莎拉蒂特有的高贵典雅与时尚安全相结合的特点,Coupe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可供四人乘坐的舒适乘坐空间。

位于摩德纳的工厂彻底更新了包括生产线在内的所有生产设备,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超现代化生产线,从而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小批量汽车生产厂。2000年标志着销售网络的重组技术,玛莎拉蒂公司原址将会屹立起一座全新的建筑物和塔楼作为新的公司总部,相应的还有一个为400名公司员工服务的多层停车场。

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也很快就要开工。一个总投资达40亿欧元、预计将于2006年完工的五年期改组计划也正在实施中,该项投资相当于平均年销售量的20%。迄今为止,玛莎拉蒂公司的努力已开始收效:汽车销量由1998年的666辆上升到2000年的2027辆。2001年的销量较2000年略有增加,销量涨幅不大的原因是Quattroporte车型已停产,而Spyder则刚刚开始生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该车2001年的销量。但是,当2002年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完工并投入使用,Spyder和新型Copue开始成批生产后,公司计划将销售量提高到年产3500辆以上。我们期待着玛莎拉蒂的再度腾飞!

军事和民用航空:

三叉戟还是一种导弹和喷气式客机的名字。参见"三叉戟1导弹"和"三叉戟系列飞机"条。

3 动漫《家庭教师》武器

在日本漫画<<家庭教师HITMANREBORN>>中六道骸所使用的武器。也是库洛姆与六道骸之间重要的牵绊,对于库洛姆很重要。在指环争夺战中,因为该武器的毁坏,六道骸用幻觉为库洛姆制造出的内脏也损坏了。有时六道骸也是通过三叉戟与库洛姆的身体进行交换。同时六道骸和库洛姆也会用三叉戟来施放幻术。在黑曜篇中,被三叉戟刺中的人,就会变成六道骸的替身。家庭教师中也有一个医生叫“夏马尔”,被人俗称为“三叉戟夏马尔”,因为他的武器是“三叉戟蚊子”。

在电视剧《宝莲灯前传》里二郎神杨戬手中的兵器便是三叉戟。它具有邪恶的灵魂,但最终还是被二郎神给降服了,从此跟随二郎神行善除妖。实际上二郎神的武器真正名字叫做三尖刀,跟海外进口的三叉戟不是一个概念,只是样子像罢了。

4 体育比赛用语

除此之外,三叉戟这个词目还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中。往往把前场的三名队员构成的进攻核心称之为三叉戟。三叉戟在足球比赛中,还可形容为三个前锋。例如;三叉戟是一种武器,形状是正三角形(也有倒三角的),形容球队前场一个影子前锋(巴乔、博格坎普)或者突击型前腰(KAKA)加上两个射门能力很强的前锋(肥罗、希勒、BATI......)或者一个强力中锋(BOBO)加上两个边锋(梅西、C罗......) 最大的特点即为前场形成正三角或倒三角。

除此之外,三叉戟这个词目还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中。往往把前场的三名队员构成的进攻核心称之为三叉戟。例如06-07年夺得欧洲冠军联赛的米兰的卡卡、西多夫和英扎吉。以及去年六冠王的巴塞罗那的梅西、亨利和埃托奥。广义上讲,三叉戟在足球比赛中,还可形容为三个前锋。例如;三叉戟是一种武器,形状是正三角形(也有倒三角的),形容球队前场一个影子前锋(巴乔、博格坎普)或者突击型前腰(KAKA)加上两个射门能力很强的前锋(肥罗、希勒、BATI......)或者一个强力中锋(BOBO)加上两个边锋(梅西、C罗......) 最大的特点即为前场形成正三角或倒三角。

5 dota天灾军团鱼人守卫兵器

6 中近程喷气式民航客机

客机-三叉戟

简介

三叉戟(Trident)客机三叉戟客机

是由原英国德·哈维兰公司(1959年并入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1978年又合并入英国航宇公司)根据英国欧洲航空公司(BEA)的需求而研制的三发动机中近程喷气式民航客机。三叉戟客机最初德·哈维兰公司命名为D.H.121,后改为"Trident”(三叉戟)。给飞机取名“三叉戟”据说设计人员的灵感是来源于飞机有三套独立的飞行控制系统和三台发动机。

三叉戟客机1962年1月首飞。1964年4月投入运营。至1975 年停产,各型三叉戟客机共生产117架。主要用户是英国欧洲航空公司(BEA),共购买了68架。中国的空军和民航在1970年代引进三叉戟客机,共购买了39架。

1960 年代初,美国波音公司推出波音727。波音727与三叉戟客机外形相似,三叉戟客机略小一些。波音和霍克·西德利两家公司还曾互相进行了技术访问,探讨两家公司联合研制的可能性。波音工程师对“三叉戟”的评价是:一种设计得很好的飞机,但在尺寸、航程和动力方面太保守。最终联合计划未得到认真的讨论还是各自研制。波音727于1963年2月首飞,比三叉戟客机晚一年,到1984年8月停产,总共生产1,832架,创造了当时喷气式客机生产的一项纪录。而三叉戟客机只生产了117架。三叉戟客机与波音727 对比产量悬殊的主要原因是:三叉戟客机仅仅针对英国国内地区市场需要,而没有考虑进入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

研制过程

1956年7月,英国欧洲航空公司(BEA)向飞机制造商招标,研制一种短/中程喷气客机。1958 年2月,德·哈维兰公司提出的DH121 方案以其技术领先而中选。装3台罗尔斯-罗伊斯RB141/3 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61千牛),采用机尾安装发动机的布局,客舱可以安排111个座位,最大航程2,900千米。

1959年,因为暂时无法得到RB141/3发动机,根据BEA调整后的设计要求,改用RB163“斯贝”(Spey)发动机(推力43 千牛)。由于发动机推力减小,客舱座位数削减为97~103个,最大航程亦改为1,300千米。1959年8月2日,BEA签署了购买24架、意向订购12架的合同。同年德·哈维兰公司并入霍克·西德利公司(Hawker Siddeley),研制工作安排在哈特菲尔德工厂进行,飞机命名为“Trident”(三叉戟)。

首架三叉戟客机于1961年8月4日出厂。1962年1月9日首次试飞。1962年三叉戟客机在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共有4架三叉戟客机投入试飞计划,1964年2月18日获得英国航空注册局颁发的适航证。1964年4月,三叉戟客机在英国欧洲航空公司开始定期航班飞行。

技术特点

三叉戟客机采用半硬壳式机身,全金属(铝合金)蒙皮。三叉戟客机的机翼为悬臂式后掠下单翼,全金属结构,机翼前缘后掠35 度。机翼采用下倾式前缘、克鲁格襟翼、双缝后缘襟翼和内侧部分只在高巡航速度时才起作用的升降副翼以及兼作减升板的扰流板。机翼中有整体油箱,三叉戟客机所有燃油箱都置于机翼中。T形尾翼,全动式水平尾翼。

三叉戟客机采用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各有2对机轮,以机翼主梁为轴翻转,翻转90度并伸长15厘米,再收入机身,而不是收入机翼内;双前轮向左偏置,侧向收放。

三叉戟客机装备3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两台装在机身后部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吊舱中,一台装在机身尾部内,进气道口在垂直尾翼根部,进气道呈S 形;机身尾部装3台发动机这样的布局可以降低机舱内的噪声水平。此外,因为发动机的推力线靠近机身轴线,当一台发动机失效时,造成的偏航力矩也较小。RB163“斯贝”涡轮风扇发动机有两个涵道,由风扇提供较内涵道喷气流速度更低的外涵道气流,可以在亚音速的飞行范围内,比一般涡轮喷气发动机更为经济,而且比涡桨式发动机能适应更高的飞行速度范围。

三叉戟客机客舱除标准布局外,还有载客较多的混合布局和高密度布局。客舱在4座和6座一排的混合布局时可设75个旅客座椅,全部6座一排时可设95个经济舱座椅。

三叉戟客机装有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控制和导航设备,供电系统和空调,防冰系统,以及完善的通信设备。三叉戟客机所有飞行操纵都是动力操纵,拥有3套完全独立的液压回路,每一压力系统由一台马达驱动。

“三叉戟”2E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具有全自动着陆能力的民航客机,改进了商业航空服务可靠性,提高了飞行安全标准。1964年3月5日第二架生产型三叉戟客机在英国皇家飞机研究院完成了首次全自动着陆试验。该机1965年6月10日从巴黎飞回伦敦希思罗机场时完成了民航客机首次正常运营中的全自动着陆。1966年11月4日在浓雾笼罩的希思罗机场在零能见度条件下完成了民航客机首次全自动着陆,飞机不靠人工操纵完成了全自动降落。

主要型号

三叉戟客机共有5种型号

1C(BRITISH AIRWAYS)

“三叉戟”1 基本型,亦称1C型。是按照英国欧洲航空公司(BEA)的要求研制的最初生产型,“三叉戟”1型 装3台 RB163MK505-5F“斯贝”发动机,单台推力43.8千牛,载客103人。1964年2月18日获得适航证,1964年4月1 日投入定期航班使用。共生产26架,主要用户是BEA。尽管BEA十分满意,但对其它公司来说都嫌太小,因此无法打开销路。

“三叉戟”1E 为了开拓出口市场在基本型的基础上研制的出口型,装3台 RB163-25MK511-5“斯贝”发动机,单台推力50.7千牛。翼展增大1.58米,装有全翼展前缘缝翼,代替“三叉戟”1型上的下垂前缘。载油量增加,航程增大,载客115人。首架1E 型1964年11月2日首次试飞,1965年11月获得适航证。共生产14架。主要用户有科威特航空公司、伊拉克航空公司、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锡兰航空公司和塞浦路斯航空公司。

“三叉戟” 是1E型的发展型。装3台 RB163-25MK512-5W“斯贝”发动机,单台推力53千牛。增加载油量与最大起飞重量,增大了航程,改善了起飞性能,加强了起落架。2E型仍采用与1E型相同的前缘缝翼,翼展加长了约1米。机翼和机身采用更厚的蒙皮壁板,钛合金用量增加,装备自动着陆设备。“三叉戟”2E型客舱混台布局载客115人,客舱高密度布局载客149人。首架2E 型1967年7月27日首次试飞,1968年2月开始交付使用,共生产50 架。中国先后购买了“三叉戟”2E型共33架。另有15架交付给BEA。

“三叉戟”3B

3B

 是由1E型发展成的高密度短程型。机身加长5米,载客128~180人。翼展与2E型相同,增大翼面积、机翼安装角和襟翼的翼展。3台发动机与2E型相同,机身尾部增装一台 RB162-86 涡喷发动机,推力23.2 千牛,供起飞时使用,以改善起飞和爬升性能,机身尾部两台发动机上下排列。起飞总重增加3,300千克,载油量减少12%。“三叉戟”3B型装有全自动着陆系统,1971年12月获准“零-零”3A级自动着陆,使之能在跑道能见度90米的范围和35米的决断高度条件下使用。首架3B型1970年3月22日首次试飞,1971年4月交付使用。共生产25架。“三叉戟”超级3B 是3B型的改进型。外形和3B型相同,机身尾部亦加装 RB162涡喷发动机,载油量增加,油箱容积从5620加仑增加到6000加仑,航程增加960千米,最大起飞总重增加到71,670千克。客舱混合布局载客152人,高密度布局载客180人。超3B型1975年7月5日首次试飞,此型仅生产2架,交付给中国。

技术数据

“三叉戟”1C、“三叉戟”1E 长度 114英尺9in、 114英尺9in 翼展 89英尺10in、 95英尺 发动机 RB163MK505-5F(10,050lbs)、RB163-25MK511-5(11,400lbs) 燃油 3,840加仑、 6,000加仑 巡航速度 0.88马赫、 0.91马赫 巡航高度 27,000英尺-36,000英尺“三叉戟”2E 长度 114英尺9in(34.98米) 翼展 98英尺(29.87米)

“三叉戟”2E

发动机 RB163-25MK512-5W(11,960lbs/53.2 kN) 燃油 6,400加仑(29,094升) 巡航速度 0.91马赫(966kph) 巡航高度 27,000英尺-36,000英尺(8,230米-10,970米) 航程 3840千米“三叉戟”

“三叉戟”3B

机长 39.98米 翼展 29.87米 机高 8.62米 客舱长度(不含驾驶舱)25.43米;客舱宽度3.44米;客舱高度2.03米 载客 128~180人 发动机 RB163-25MK512-5W(11,960lbs/53.2 kN),1台RB162(5,250lbs/23.35 kN) 巡航速度 0.88马赫(929kph);最大巡航速度 967千米/小时巡航高度 27,000英尺-36,000英尺(8,230米-10,970米) 空重 37090千克 有效载荷 1529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68040千克 最大油量航程 2668千米;最大载重航程 1760千米

三叉戟客机在中国

中国民航在1970年代陆续引进三叉戟客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也引进了三叉戟客机用作专机。中国先后共购买了39架三叉戟客机,其中1E型4架、2E型33架、超级3B型2架。自1974年起,中国民航从北京、上海和广州始发的国内航线陆续改用三叉戟客机。中国民航的三叉戟客机于1991年10月31日全部退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乘飞机的人比较少,对三叉戟客机没有多少印象。尽管如此,三叉戟客机在中国的知名度却相当高,主要是源于围绕三叉戟客机多次爆出“重大新闻”。其中最著名的是“9.13 事件”: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坐空军一架“三叉戟”飞机叛逃,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罕地区坠毁。

三叉戟客机在中国大事记

1970年,中国空军购买一批“三叉戟”飞机,由空军34师副政委潘景寅带队飞回中国。次年9.13事件中驾驶256号“三叉戟”飞机的正是潘景寅。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等人乘空军一架256号“三叉戟”飞机从山海关机场起飞,企图叛逃。结果因燃油不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贝尔赫矿区南10千米处迫降时坠毁。机上乘员9人全部死亡。这就是震惊全国的“9.13 事件”。 1972年11月17日,中国民航购买的首架三叉戟客机到达广州白云机场。1979年3月14日,空军第34师的空中机械员王旗驾驶274号“三叉戟”飞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肇事坠毁,造成45人伤亡。1982年4月26日,空军派到民航执行飞行任务的266号“三叉戟”飞机,在执行3303次航班由广州飞往桂林的任务时,向桂林奇峰岭机场进近过程中,在桂林阳朔附近的恭城崩山西北坡撞山坠毁,机上104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共112人遇难。此次遇难的乘客中包括一个37人旅游团在内的香港和外国人占半数以上,因此影响重大。1983年5月5日,民航沈阳管理局第10飞行大队王仪轩机组驾驶296号“三叉戟”飞机执行沈阳到上海航班任务时,遭遇卓长仁等6人劫持,降落在韩国春川机场。卓长仁等6名劫机犯都去了台湾,被包装成“义士”。2001年劫机犯卓长仁和姜洪军在台湾因绑架、杀人被判死刑。1983年9月14日,264号“三叉戟”飞机在桂林奇峰岭机场滑行过程中与空军飞机相撞。桂林奇峰岭机场当时是军民两用机场。机上有100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11名旅客遇难。

2218号三叉戟客机

1988年8月31日,民航广州管理局2218号三叉戟客机执行CA301航班从广州飞往香港时,在香港启德机场陆过程中,遇雷雨天气,飞机偏离跑道中心线,即将落地前右机翼外侧与引导灯柱相撞,右起落架机轮与机场护堤相撞,右机翼擦地形成侧滑,发生冲进海湾意外。机身前部从第3排座椅处断裂,机头下沉被海水淹没。机上有78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机组6人、旅客1人共7人遇难。1991年10月31日,中国民航的三叉戟客机全部退役。

7 潜射导弹

三叉戟二型潜射弹道导弹现状:服役中 规格:长13.96米;宽1.89米 射程:满载时4000海里(7400公里) 发射重量:58068公斤 投掷重量:2722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可接收NAVSTAR卫星导引 弹头:一般装载10枚当量47.5万吨W-87二一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考虑装上可操纵式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圆周公算偏差值:0.066海里(122米) 发展:三叉戟二型(D-5)导弹在宽度上和一型导弹相似,导弹在长度上却比后者多上3.6米,而且在投掷重量也大上一倍。 英国计划为了4艘新的潜艇采购三叉戟二型导弹,为了要控制导弹的部署与瞄向的目标,届时三叉戟导弹将会完全配备英国的高科技。然而英国政府在改变主意放弃三叉戟一型导弹而就二型导弹时曾声称:上头装的弹头将不会比三叉戟一型导弹来得多。因此三叉戟二型导弹将被装上8枚弹头,而不是10枚。弹头将由雪佛兰根据现装在北极星A-3导弹上的加以发展。 部署:美国计划将它装在俄亥俄级潜艇上,而后在1989年加入太平洋舰队,在1992年加入大西洋舰队。其中有9枚在建造时就装上本型导弹,有8枚原来装一型导弹的潜艇将改装以容纳二型导弹。合计最后17艘潜艇携带408枚三叉戟二型导弹。 英国方面,4艘每艘可携带16枚三叉戟导弹总共有64枚导弹。这将使英国拥有的弹头数从192枚增加为512枚。 三叉戟二型导弹的4000海里(7400公里)的射程将使美国及英国的潜艇可任意部署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任何地方。 使用:三叉戟二型导弹足以摧毁强化工事目标,包括:陆基洲际导弹掩体及指挥控制中枢,并可很快重新输入目标。 三叉戟一型潜射弹道导弹 规格:长10.36米;宽1.88米。 射程:3837海里(7100公里) 发射重量:29954公斤 投掷重量:1361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8枚当量10万吨W-76四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圆周公算偏差值:0.24海里(450米) 发展:三叉戟一型C-4导弹具有比海神C-3导弹多上60%的射程。这是由于使用了高效能推进系统、额外的第三节推进火箭、微电子元件及较轻的材质的缘故。例如,它的装备及导弹结构是使用石墨环氧树脂较之一般导弹使用铝材要轻上40%。另一个显著的改进是它圆钝的弹鼻上的“空中针头”。空中针头在发射前安装上去可以让导弹的飞行效果尤如具有长而尖的弹鼻;而圆钝的弹鼻则可容纳更多内部器材。 三叉戟一型导弹在刚开始测试飞行时有些不稳定,但是这个问题很快就克服了。它在1979年开始部署在许多改装的拉法叶级潜艇上,1981年开始部署在为它而建的俄亥俄级潜艇上。共生产有630枚三叉戟一型导弹,其中有150枚将用在其服役期间的测试上。 英国政府原先计划将其所属的北极星A-3导弹换装为本型导弹,后来决定换为三叉戟二型导弹。 部署:1987年底,它部署在12艘可装16枚导弹的改装拉法叶级/麦德逊级潜艇(合计192枚)8艘每艘可装24枚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合计192枚)。但是后者的数量将会慢慢减少,这是因为这些潜艇将在91年至99年间换装三叉戟二型D-5导弹。装载三*戟一型的潜艇群分别隶属于大西洋舰队及太平洋舰队。两边的部署都从它的长射程受益不少,也都是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从大西洋它可以击中几乎所有俄方目标,少数处于较远区域的目标则由太平洋这边来加以攻击。 使用:三叉戟一型导弹有点攻击硬性目标的能力,它可以攻击中等强度的强化工事军事基地。对于已输入之目标资料可在船上加以更换重新输入,若要输入全新的目标资料则耗时稍久。

8 弹弹堂战士

三叉戟战士

潜射导弹-三叉戟三叉戟客机在中国大事记三叉戟客机在中国

三叉戟战士

中文名:三叉戟战士日文名:トライデント??ウォリアー 卡片种类:效果怪兽 星级:4 属性:光 种族:战士 攻击:1800 防御:1200 罕见度:面闪SR 卡包:DREV(701) 效果:这张卡召唤成功时,可以从手卡把1只3星怪兽在自己场上特殊召唤。 调整:[三叉戟战士] <トライデント·ウォリアー> [10/04/17] ◇诱发效果(进入连锁) ◇任意发动 ◇发动时选择自己手卡的1只3星怪兽(不取对象)

弹弹堂-三叉戟

弹弹堂里的道具三叉戟导弹和真正的三叉戟导弹差远了,弹弹堂里三叉戟是一次齐发三弹的攻击,不同于附加攻击,附加是一个接一个来的,三叉戟是三个一起来的,但威力会降低40%,建议在远程自己没把握打得准时使用,三颗炸弹的落点不同,射中敌人几率会大些,虽说三叉戟威力降低了很多,但是如果对手离你特别近,使用三叉戟把三颗弹都打中对手的话威力很惊人,伤害比不用三叉戟大多了。而且在近距离使用三叉戟附加几次攻击挖坑埋人很厉害。

9 Q宠大乐斗的武器

Q宠大乐斗的武器

是Q宠大乐斗的神器之一

简介

据说是海神波塞冬的神叉武器类型:大型 伤害:25-50

使用后需要休息一回合

使用黄金卷轴升至五星级后,伤害比原来有所增加,同时不用休息

一回合。但并无其他特殊效果(如忽略一回合,带毒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