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容器苗 |
释义 | 定义英文:plants of container 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容器苗的根系是在容器内形成的,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造林成活率高。栽植后根系恢复生长快,没有裸根苗的短期停滞生长现象,有利于苗木的初期生长。容器苗的育苗技术比较复杂,要在局限的容积内培育出生活力强的苗木,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高。凡用裸根苗造林有困难的树种和地区,可考虑用容器苗。来源:《中国林业辞典》163页 是指用特定容器培育的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发棵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尤为适用。该法还为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利。育苗容器有两类:一类具外壁,内盛培养基质,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另一类无外壁,将腐熟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是在六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育苗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林业育苗技术上,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近年来北欧各国发展很快,主要是瑞典、芬兰、加拿大等国。容器苗提高了苗木质量和成活率。 实用概况我国林业、园林开展容器育苗造林(栽树)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五十年代广州白云、中山林场用水泥纸袋培育柠檬按容器苗,获得成功,雷州林业局大规模搞按树、松类、木麻黄的容器苗用于沙滩,荒山荒地造林,成效显著。到了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容器育苗从南到北普遍地开展起来,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从林业到园林、园艺、花卉都广泛的使用。(在江西七十年代油橄榄的育苗,八十年代的灭荒造林中,湿地松容器苗每年达2-3亿株。)实践证明在我国各地立地条件稍差的地方,采用裸根苗造林不易获得成功的地方,容器苗对提高造林成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容器育苗是六十年代由北欧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已发展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主要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给制造容器和建立塑料大棚与温室提供了所需材料,因而加速了容器苗的发展。 据统计,巴西容器苗造林占92%、泰国90%、挪威50%、芬兰30%、美国17%、加拿大34%。 容器的种类据365花木价格网统计目前容器的种类有:软塑料、硬塑料、纸浆、合成纤维、泥炭、粘土、特制的纸、厚纸板、竹篾等。 容器的形状有:六角形、四方形、圆形、圆锥形。其中以无底的六角形最为理想,因为六角形、四方形有利于根系舒展。而早期采用的圆筒状营养杯,易造成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定植以后,根系伸展困难的现象。经过改良以后的圆筒状或圆锥状容器,其内壁表面均附有2-6个垂直突起的棱状结构,根系可沿棱向下伸展,根尖抵达底端排水孔口,遇空气干燥作用而得到控制。 容器的规格:容器规格相差很大,主要受苗木大小的影响,北美、北欧地区多数是用小型的,直径2-3cm,长度9-20cm,容积40-50cm3。在亚热带、热带、苗木较大,容器也较大,容积可达100cm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