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本空军 |
释义 | 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导弹及雷达警戒部队组成。日本航空自卫队是一支空中与空防力量合一的部队,规模不大,但武器装备精良,人员训练有素,是亚洲地区少数装备F-15型战斗机的国家之一,其空中截击能力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并堪称是亚洲地区信息化程度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自卫队现有4.55万人,370架作战飞机,编成7个航空兵联队。地面防空部队共有4个联队,拥有发射装置120部,装备17个"爱国者"地空导弹部队。 空防战略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90%以上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依赖进口,被视为生命线的海上运输线极易受到封锁和攻击:另外,日本国土狭长,东西宽不足400千米。南北两端相距2400千米,防御正面过长,纵深短浅,主要战略目标及防空设施易遭打击。这是日本战略环境中存在的两大战略弱点。因此,日航空自卫队的战略中的两大基本目标就是远海防空及保卫海上交通线。 配置兵力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导弹及雷达警戒部队组成。 航空部队:现编3个航空方面队(辖6个战斗航空团)、1个航空混成团(辖1个战斗航空队)、1个侦察航空队、1个警戒航空队、3个运输航空队,装备各型飞机10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430余架,主要有F—15J、F—4EJ改、F—1战斗机等;运输机70余架,主要有C一130H、YS一11运输机,CH—47运输直升机等;预警、侦察、电子干扰、救护、教练等飞机约500架,主要有E—2C预警机,RF—4EJ战术侦察机,EC一1电子干扰机,YS—11E(1)、T—2、T—4教练机等。日本航空自卫队现有飞行员1800余人,战斗机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在160小时以上。 防空导弹部队:编有6个防空导弹群,辖24个导弹队,装备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20部;19个基地防空队,装备81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34套,“毒刺”和91式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器400余具,20毫米“密集阵”高射炮300余门。 雷达警戒部队:由28个警戒群和12个机动警戒队组成.主要装备有J/FPS一1、J/FPS一2、J/FPS—3固定式雷达和J/TPS—100、J/TPS—101、j/TPS一102移动式雷达。 日航空自卫队根据其战略环境将领空划分为北、中,西、西南四个防区。 北部防区包括北海道和本州部分地区。部署2个战斗航空团、90余架战斗机;2个防空导弹群、4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1个警戒航空队、13架E一2C:预警机;1个航空警戒管制团、9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13部雷达。 中部防区包括本州大部和四国部分地区,首都东京位于该区域内。部署有2个战斗航空团、100余架战斗机;2个防空导弹群,4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8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12部雷达。 西部防区包括本州西部、四国大部和九州全部、部署有2个战斗航空团、100余架战斗机;1个防空导弹群、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个警戒群和3个机动警戒队、10部雷达。 西南部防区包括冲绳及周围大小岛屿、由于该防区驻扎较多美军兵力,日航空自卫队在该区只部署1个飞行队、30架战斗机:1个防空导弹群、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4个警戒群和1个机动警戒队、5部雷达。 训练突出质量 根据新的防空作战原则,日航空自卫队对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训练质量,坚持“多飞精练”。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强化电子战训练以及多军兵种、多机种协同演练,着力提高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作战能力。 日航空自卫队把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训练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目前,一般战斗航空团可在5分钟内完成升空准备。另外,在演习中经常进行快速机动演练,一个机动雷达站在运输机配合下转场到1200千米外开机值班只需2天时间。 日航空自卫队把电子战作为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战术技术比赛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其现役主战飞机均装备有电子战设备,每个作战飞行队均编有专门的电子战飞机,每次防空作战演习均突出电子战课目,最大限度地出动电子战飞机,在电子干扰条件下实施作战演练,电子战飞机出动规模最大时战演习飞机总出动量的50%~60%。同时,其建立广专业化电于战训练基地、电子战评价系统、电子战训练模拟系统,根据需要还派人赴美学习最新电子战技术。 注重多军兵种、多机构的协同演练。近年来,日航空自卫队进行的演习基本上与海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的演习同时进行,并邀请美空军一同参加,以增强海,陆、空部队的协同作战及与美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并且演习规模越来越大。台成程度越来越高,实战性越来越强。 航空自卫队的编成与部署参谋部是日本空中力量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隶属于防卫厅。航空自卫队参谋长是空中力量的最高指挥官。在航空自卫队参谋部之下,编有肮空总队、航空支援集团、航空教育集团、补给本部和航空开发实验集团等。其中航空支援集团主要负责空中运输、空难救护、航行管制和气象预报等作战保障任务;航空教育集团主要负责培训飞行员和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补给本部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肮空开发实验集团主要负责装备的实验和技术鉴定。 航空总队是日本空中力量的主要作战部队,下辖三个航空方面队、一个航空混成团以及各直属部队。航空方面队和肮空混成团下辖战斗航空团、防空导弹群和航空警戒管制部队,能够独立担负战役作战行动。 作战能力日航空自卫队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飞机主要有F—15J、F—4EJ战斗机。在特殊情况下,F—1战斗机也可担负一定的防空作战任务。最大作战半径:F—15J战斗机为1100千米,F—4EJ战斗机为800千米,F—1战斗机为560千米。平时,战斗航空团(队)沿南北长2000多千米防线分散配置,所属的7个机场每天均保持4架战斗机挂弹担负作战值班。战时,15分钟内,战斗航空团(队)可起飞10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若按飞机良好率95%,每昼夜出动强度4架次计算,日航空自卫队在实施大规模防空作战时每昼夜可出动歼击机1000多架次,并能根据需要向主要作战方向机动展开,迅速形成防御重点,抗击350~700架敌机的空袭。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防空作战演习情况显示,日航空自卫队可在一昼夜内连续抗击500~600架敌机(5个波次)的入侵,模拟拦截成功率一般在85%以上。 现有6个防空导弹群装备的1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可在3分钟内发射480枚导弹,抗击360多个高、中、低空来袭目标。此外,它还在各机场、雷达站及防空导弹阵地周围部署了基地防空队,每队配有2套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24具单兵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以及6-16门20毫米“密集阵”高射炮,构成密集的基地防空火力网,用于抗击突入军事基地附近的低空目标。 装备日航空自卫队的40余部各型雷达沿海岸成环型配置,对周边海空域实施24小时警戒监视,对2万米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为650千米;对1万米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为390~460千米;对3000米中空目标探测距离为180~240千米;对1000米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为120千米。可为组织实施防空作战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此外还装备有13架E—2C预警机,在北、中、西部设立了3个空中巡逻区,在741千米范围内的高空轰炸机、463千米内的低空轰炸机、360千米内的水面舰船、406千米内的低空战斗机、269千米内的低空巡航导弹都在其监视范围内,并能同时自动探测、跟踪处理250个空、地和海上目标,提供20分钟的预警时间。 另外,日本航空自卫队建有先进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即新“巴其”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综合处理预警卫系统所获得空情,从发现目标到发出战斗指令,整个过程仅需10秒钟。 武器装备本世纪内,日航空自卫队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实现武器装备高技术化,发展战略预警系统和远程武器拦截系统,提高中远程空运能力,逐步成为一支攻防兼备的空中力量。 日航空自卫队自1996年开始首次采购11架日美联合研制的新式战斗机F—2,到2000年共采购47架,最终装备130架。F--2战斗机具有隐身功能,作战半径800千米,可进行空中加油,有较强的空中制空作战及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同时,它开始对性能先进的F—15J战斗机进行改装,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对第二代战斗机F—4EJ加装新型空对空导弹,改进火控雷达系统,机载导航及敌我识别系统等等的改装,使其又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作战水平;另外,日本还换装和研制新型机载导弹。上世纪90年代,它陆续换装了90式AAM一3型空对空导弹。为保证部队能有效地实施远洋防空作战,还引进了空中加油机,这使其战斗机的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将大大延长,为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提供强大的空中保护。 为加强空中预警能力,日航空自卫队1992年决定从美国引进4架比E一2C预警机更先进的新式空中预警指挥机E—767。另外,从上世纪80年代末,日航空自卫队就开始换装新型固定和移动式三坐标防空警戒雷达,并在硫磺岛部署了超视距雷达,使航空自卫队的警戒范围扩至—3000千米以远空域,形成早期战略预警能力。 自进入2011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F-15J型战机事故频发,引发其国内担忧,而F-2战机则受到造价昂贵等因素影响,仅装备75架,但有28架在3月地震海啸中受损,其中10架不能修复。而日本F-4EJ战斗机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各方面性能已经落后。但由于新一代战斗机采购不顺利,仍在日本航空自卫队里坚持服役。 放眼当前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蜕化为一支二流空中力量。韩国空军拥有172架配备AIM-120C先进中距导弹的KF-16战斗机,近50架现代化的F-15K战斗机,制空作战能力远超日本。而台湾地区空军也拥有可发射AIM-120C的F-16A/B战斗机约150架,另外50多架幻影2000-5战斗机、约130架IDF战斗机也有较强制空作战能力,实力也在日本航空自卫队之上。就算是弹丸之地的新加坡空军,也拥有70架经过升级的F-16C/D战斗机和24架F-15家族中最豪华最强大的F-15SG战斗机,虽然数量较少,但战力并不弱于日本航空自卫队。 与中国空军相比,战力差距更加明显,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当前可以发射先进中距导弹,匹配先进航空电子设备的战斗机队规模已经有近600架,而日本的第三代战斗机总数也不及300架,可以发射先进中距导弹的不足50架,规模差距巨大。而在最近两年,中国的歼10B、歼11B等三代改进型战斗机已逐步成熟,第四代歼20战斗机也已经开始试飞,可以预料中日之间的空中战力差距在未来数年内将会进一步拉大。 机场分布除了自有的航空基地外,海上自卫队的机场,美军的横田基地,嘉手纳基地(已发表)以及遍布全日本列岛的大小200多个民用机场,均可在战时为航空自卫队提供后备支援。 那霸机场 冲绳地区远离日本本土,所以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的常驻部队规模并不大,但是对冲绳地区的基地建设十分重视。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最主要的基地就是那霸机场,机场最大容量150架战斗机。除此之外,冲绳地区还有大量的备用机场和民用机场。尤其是在冲绳西南的先岛群岛,有下地岛机场、多良间岛机场、石垣机场、波照间岛机场、那国岛机场等多个机场。这些机场距离我国的台湾岛只有150至400千米,距离我国东南沿海只有600—800千米,在战时是非常重要的前沿机场。 百里基地位于茨城县东南方,有 2700 m 的跑道,配置第 7 航空团和侦察航空队。第 7 航空团配备大约 40 架F15J 鹰战斗机 ,2 个飞行队 ( 305 飞行队, 204 飞行队),是东京防卫任务的实战部队。接到命令后5分钟可实行紧急起飞,被称为「 5 分待命」。 三泽基地是航空自卫队与美军共同使用的航空作战基地。 有3000m 的跑道,飞机的种类:支援战斗机 F-2 F-4EJ改 中级教练机T-4 早期警戒机 E-2C 运输直升机CH-47 。 千岁基地位于北海道千歳市,所属部队 第2航空団 第201飞行队 F-15 第203飞行队 F-15 特别航空输送队 第701飞行队 B747 航空救难団 千歳救难队 UH-60J、U-125A 。跑道8,860×150ft (2,700×45m)方向18R/36L,9,849×200ft (3,000×60m)方向18L/36R。为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机场。 入间基地位于狭山丘陵的东北,虽未部署飞行作战部队,却是人员最多的基地,4300军人分属16支部队,司令部也多,其中包括担任东京-阪神枢纽地区防空的中部航空方面队的司令部,其重要性当然不在话下。 小松基地是日本海沿岸唯一的驻有战斗机部队的基地,主要担负这一带的空中警戒。跑道2700mX45m 筑城基地位于九州岛北部,驻有作战飞行队第八航空团装备F15等战机。跑道2400m x 45m。 新田原基地其重要性在于F-15的飞行教导队驻扎于此。 小牧基地,与名古屋机场共用一条跑道。最大特色是负责掌管日本政府的专机,即日本的“空军一号”。 岐阜基地,日本的试飞基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