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文十三步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人文十三步 作 者:刘再复,林岗 编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1 ISBN: 9787508624259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 元 内容简介鲁迅论衡、五四重评、金庸概说、张爱玲质疑、红楼梦感悟、柏拉图提问、李泽厚美学、忏悔意识、贵族精神、自定六经、双向思维、时代基调、告别诸神、返回古典、文学史悖论、第三话语空间……从文学到哲学、从传统到现代,从文化到思想,从学术到人生,从启蒙到普世,从关注当下到返回古典,从《红楼四书》到《双典批判》,人文十三步,一步一步显现出思想者刘再复的人文思想之步履,一步一步显现出人文与生命的大关怀。本书是刘再复的人文备忘之书,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切入生命本真与思想之核的人文读本。全书选自刘再复先生十二部学术思想专著和一部散文集,皆为其相关领域之代表论述,涉及主题之宽广,作者学识之渊博,人文关怀之深切,思想见解之独到,均令人震撼不已,可谓人文之经典,思想之盛宴。 作者简介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 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高行健论》、《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传统与中国人》、《共鉴“五四”》、《红楼四书》、《李泽厚美学概论》、《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刘再复文论精选》、《人文十三步》《人论二十五种》、《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目录一、《罪与文学》选读 (一)忏悔文学的基本形态 (二)柏拉图对文学的指控 (三)关于宗教大法官的寓言 二、《现代文学诸子论》选读 (一)金庸在21世纪中国文学的地位 (二)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现代小说史 三、《放逐诸神》选读 (一)文学史悖论 (二)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 (三)告别诸神 (四)文学对国家的放逐 (五)“解放”的困顿 四、《共鉴五四》选读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批评提纲 (二)五四五说——与李泽厚的对话 五、《鲁迅论》选读 (一)鲁迅研究的自我批判 (二)论鲁迅状态 六、《李泽厚美学概论》选读 (一)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小提琴手 (二)真正的原创性美学 (三)李氏美学体系图式 七、《思想者十八题》选读 (一)双向思维与大时代的基调 (二)再论第三话语空间 八、《大观心得》选读 (一)我的六经 (二)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 九、《双典批判》选读 (一)中国的地狱之门(序) (二)抹黑对手——《三国演义》中历史的伪形 (三)“女性物化”图表 十、《红楼梦悟》选读 (一)悲剧与荒诞剧的双重意蕴 (二)《红楼梦》与中国哲学 十一、《共悟红楼》选读 (一)通观美学与青春图式 (二)红楼女性的文化投射 十二、《红楼人三十种解读》选读 (一)“梦中人”解读 (二)可人解读 (三)富贵闲人解读 (四)卤人解读 (五)槛外人解读 十三、《红楼哲学笔记》选读 (一)《红楼梦》的澄明五境 (二)《红楼梦》与西方哲学 试读章节一、《罪与文学》选读 一、忏悔文学的基本形态 忏悔文学与救赎文学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区别,可以说(圣经》是救赎文学,却不能说《圣经》是忏悔文学。但忏悔文学在《圣经》的基督教意识或署龃(圣经)的救赎意识的推动下产生的,第一个创造<阡悔录)文体的是公元4世纪的神父奥古斯丁(stAugustinc,354-430)。以这部(忏悔录)为开端,忏悔文学已有1500年的历史,1000多年的历史中,忏悔文学发展为多种形态,而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种形态:1作家直接作为忏悔主体的身世自叙,可称为忏悔主体的自传;2由作品的虚构主人公替代作家承扭忏悔主体的小说、诗歌、戏曲等,事实上是作家的灵魂自白;3具有忏悔主人公但非自传式的忏悔文学;4非忏悔主题也没有忏悔主人公,但带有忏悔情感与罪责意识的作品。更为宽泛的忏悔作品,还应当包括文学之外的绘画、雕塑等。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在(西人的没落)中说: 西方的形式语言,其实更为丰富一一其画像固然属于自然,更且属于历史,自l260年起,由荷兰雕刻家们,雕在圣尼丹斯的皇家墓园的任何一块纪念碑,以及由何尔宾,或提善,或蓝布朗,或哥耶(Goya)所画的任何一幅画像,皆可说是一种充满个人特色的”自传(autobiography)。至于“自画像”吏是可视为一种历史的“忏悔”(confession)。个人的忏悔,并不一定是直认某一行为,而是心灵深处的”最后审判”之前。展呈谊一行动的内在历史。整个北欧诗歌,都是一片坦白而不隐讳的忏悔。蓝布朗的画像和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如此,他们只是把拉斐尔、加德林、海顿所告诫于牧师的忏悔,置入于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语言之中而已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