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仁孝皇后
释义
1 明成祖仁孝皇后

仁孝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成祖朱棣嫡后(1362年 - 1407年),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二十七日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

燕王妃

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至徐家,为儿子朱棣聘为妃。父亲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母谢氏(谢再兴次女)。

徐皇后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比成祖小2岁,明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15岁的徐氏嫁给17岁的燕王朱棣为燕王妃。徐氏仁孝温和,马皇后不只一次当众称赞这位儿媳妇。

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随成祖就藩北平。

后来,建文帝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燕王妃本人亲自登城督战,与世子朱高识成功保卫了北平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宫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中宫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成祖登基为帝,十一月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做为妻子,在朱棣竭力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徐皇后也倾尽全力相助丈夫。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她还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都颁行天下,这些文字旨在推行针对女性的教育,并倡导修德劝善,为自己更为丈夫赢取民心。 除此之外,徐皇后还曾经向朱棣要求召见大臣们的妻子,并对她们说:“女人侍奉丈夫,并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而已,应该对他们的前途事业也有所助益。朋友的劝告,不易被男人采纳,同样的话妻子来说,就容易入耳得多了。我与皇上朝夕相处,从不以私欲开口,所说的一切都以生民为念。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可惜,徐皇后年寿不永,她只做了四年皇后,就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的七月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最后一次劝谏朱棣,让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她还叮嘱太子朱高炽说:“我一直惦记着当年在‘靖难之役’初起时,为守住北平城而应命作战的将士妻子,感念她们的功劳和付出的伤亡。想要趁着皇帝日后北巡的机会,亲自向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赠予嘉奖抚恤。只可惜我再也无法完成这个宿愿,这是我此生唯一的恨事。”

徐皇后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朱棣对结发妻子的去世非常悲恸,他为徐皇后上谥号曰仁孝,并从此不再立后。永乐七年,朱棣北巡,回到了盛满往事的北平,并着手迁都事宜。同年,他在昌平天寿山营建自己的陵寝。四年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正月长陵落成,仁孝皇后梓宫从南京出发往北京,二月他将徐皇后安葬在了长陵。十五年后,即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七月十八日,壮心未己的朱棣病逝于征漠北的途中,享年六十五岁。同年十二月,朱棣与徐皇后合葬长陵。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子女

明仁宗朱高炽

汉王朱高煦

赵简王朱高燧

永安公主,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下嫁广平侯袁容,永乐十五年(1417年)薨,子袁贝。

永平公主,下嫁富阳侯李让,正统九年(1444年)薨,子李茂芳。

安成公主,建文四年(1402年)十二月下嫁宋琥(西宁侯宋晟子),正统八年(1443年)薨。

咸宁公主,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5]下嫁宋瑛(西宁侯宋晟子),正统五年(1440年)薨。

相关影视:

《大明天子》宋春丽 饰演 仁孝皇后

2 清圣祖仁孝皇后

生平

仁孝皇后(1654-1674),赫舍里氏,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赫舍里·索尼的孙女,其父为噶布喇。赫舍里氏于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初八日13岁时(周岁11岁零9个月)与12岁(周岁11岁零6个月)的康熙帝玄烨大婚。两人是标准的政治婚姻,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婚后两人感情相当好。赫舍里氏陪伴康熙帝度过了有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一点在日后康熙帝为她撰写的册文中可以见到,康熙帝对这点深表敬意。

康熙八年底(1669年),赫舍里氏在16岁时生一皇子,是康熙帝所有儿子中的皇二子,名承祜。在承祜四岁时,孝庄太皇太后因有病,康熙帝遂陪祖母去温泉治病。可这时承祜却因病离开了人世,这点给做母亲的赫舍里氏极大的打击,她病倒了。康熙帝闻知儿子夭折皇后病倒的消息后,因怕祖母担忧,所以他一直将情绪掩盖的很好。但纸里包不住火,孝庄最终还是知道了真相,于是马上催促孙儿快回宫探望皇后,康熙帝在再三推辞后终于连夜赶回宫。此时病容未消的赫舍里氏见到了久违的丈夫,马上精神了许多。康熙帝一直陪伴妻子完全病好后才又赶去迎接祖母。由此一件小事,可以看到康熙帝与孝诚仁皇后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可天公不作美,自古恩爱夫妻最难终成眷属。在经历失去长子的痛苦之后,赫舍里氏由此变得体弱多病。承祜死后不久,赫舍里氏再度怀孕。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坤宁宫内,赫舍里氏第二次临盆,与上回不同的是,这回是特殊时期。皇后本身身体不好再加上外边三藩作乱,这就导致了她中途难产。但她始终是一位大义凛然的母亲,最终选择了保住孩子,牺牲自己。然后是产后的大出血,已经使赫舍里氏奄奄一息了。五月初三上午,孩子呱呱坠地;可到了下午,皇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带着对孩子和丈夫的无限留恋离开了人世,终年22岁。康熙帝极为悲痛,他下令辍朝五日,并亲自将大行皇后的梓宫送入巩华城,还亲自撰写了大行皇后册文,满篇的溢美之词体现了对爱妻的眷恋之情。赫舍里氏死后的谥号为“仁孝皇后”。皇后所生之子先取名为保成,后改名为胤礽,康熙十四年六月,在皇后去世一周年之际,康熙决定册立保成为皇太子,特发布谕旨于礼部命择定吉日;本年十二月十三日(该日恰为早殇的承祜的生日),一岁半的胤礽被正式被授予象征皇太子身份的册、宝,成为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受正式册封礼的皇太子。

善后

面对爱妻的突然离去, 痴情的康熙既然无法挽留住皇后年轻的生命,于是在皇后死后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很多善后之事:

1、为皇后上谥号为“仁孝皇后”

2、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将皇后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3、从五月初五开始,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

4、五月二十七,康熙亲自把皇后送到了巩华城

5、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

6、康熙十三年十二月,皇后之父噶布喇以“勋旧世裔。素著忠贞。翊卫摅夙夜之劳。谋猷重股肱之寄”的名义被授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7、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巩华城7次

8、康熙亲自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寝

8、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时已立钮祜禄氏为后)

9、康熙亲自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寝

10、朝鲜使臣面见康熙皇帝,康熙在皇后的灵柩前陪皇后,不愿见朝鲜使臣。朝鲜使臣向其国王报告说:“清皇不恤国事……”

11、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立不满2岁的皇后遗孤胤礽为皇太子

12、嫡后去世齐册宝为两位亲王,而佟佳氏去世齐册宝的却降了级为一亲王一郡王

13、康熙亲制仁孝皇后册文,最为朴实无华;而其他二后的册谥文仅去叫大臣制,辞藻满篇的阿谀奉承无半点实在处,而康熙却点头称好(可以用“敷衍搪塞”来形容了)

14、康熙四十七年废皇太子,康熙哭骂太子“生而克母”,并于当晚梦到已去世34年的皇后。

谥号

赫舍里皇后初谥“仁孝”,至于“孝诚仁”是雍正给改的,暂不提这个。就说“仁孝”这个在清朝皇后中独一无二的谥号:清朝其他皇后的谥号都以“孝”字开头,且在康熙之前已册了四位皇后谥,分别是:孝慈高皇后、孝端文皇后、孝献皇后(即顺治宠妃董鄂氏)和孝康章皇后,为何到了自己妻子,康熙却别出心裁给了这样一个谥呢?康熙自己就谥为“仁皇帝”,他的功绩不仅被他的后代所称颂,也被所有崇拜他的人所称颂,他被誉为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有这么一个“仁”的谥号可谓至高无上了,想必古人也十分崇敬“仁”。古人崇尚孔子,孔子不就是推崇“仁义”吗,康熙能给原配一个这样的谥号,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据古代传统谥法,“仁孝”当解为——

:续义奉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人曰仁。能以国让曰仁。理则万事月任。率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待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利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从命不违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继志成事曰孝;践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雍正元年,雍正帝改仁孝皇后谥为“孝诚仁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全称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子女

承祜,康熙第二子。康熙十一年二月因病幼殇,年四岁。不序齿。

胤礽(保成,允礽),康熙第七子,序齿为皇次子。康熙十四年立为皇太子,四十七年废,翌年复立,五十一年再废,禁锢咸安宫。雍正二年卒,追封为和硕理密亲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