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皇后
释义
1 西汉孝惠帝皇后

本名张嫣,字淑君,是鲁元公主和赵王张敖的女儿,汉惠帝刘盈的皇后,也是个处女皇后,去世于公元前163年,张皇后去世后,臣民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

生平经历

张氏,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氏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后。她是惠帝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即惠帝刘盈的外甥女。惠帝是她的舅舅,她十二岁时,惠帝成了她的丈夫。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张氏为驸马张敖和妾室所生,鲁元公主是其嫡母。

张氏叫什么?《汉书》《史记》没有记载,皇甫谧不知依据什么说她叫张嫣,字淑君。长得很漂亮,姿容秀美,典雅端庄。她的父亲即鲁元公主丈夫,是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张耳好招贤纳士,时称为贤人。张耳的妻子虽系再嫁,但也很漂亮,而且家中富有。张敖知书达礼,长得一表人才。张氏的母亲鲁元公主与吕氏完全不同,温淑娴雅,气质高贵,仪容飘逸。张氏在儒雅的气氛中长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娴静、高雅而早熟,加上她天生丽质,如同花神一样,作为舅舅的惠帝刘盈一直也很喜欢她。

10岁时以处子之身进入后宫,马上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历经27年的宫廷生活,却从来没有享受到正常的男女之爱,她心有不甘地守身如玉,36岁那年幽怨地离开人世,仍然是处子之身。这位最“纯洁”的皇后名张嫣,字淑君,是吕后(吕雉)的外孙女,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外孙女,鲁元公主和驸马宣平侯张敖生的大女儿。她之所以嫁给母舅、汉朝的第二位皇帝惠帝,完全是宫廷权力争斗的产物,说白了是外祖母吕后为了控制惠帝、提高鲁元公主的地位而一手操办的。

张嫣,作为汉惠帝刘盈的外甥女和名义妻子,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经过大婚册立由正宫门抬进的皇后。从她九岁嫁给了舅舅的那天起,她就开始了高贵而凄苦的生活。

高祖刘邦驾崩后,长期受到压抑,人性已经完全扭曲的吕后肆无忌惮,大肆弄权。儿子刘盈如愿以偿做上了皇帝位,成为汉朝第二位国君,但是,这位刘盈缺乏乃父的魄力,遇事优柔寡断,缺少独到的见解,他的皇上生涯就是犹如傀儡,军国大事一决于太后,甚至自己的个人私事也被母后一手代办了。史载惠帝自从戚夫人被残害为“人彘”,惠帝被吕后强迫“观赏”后,内人无比痛苦,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从此借酒消愁不理朝政,但凡吕后的吩咐,他一概应允,绝不提出任何异议。

而他和外甥女的婚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早在做太子期间,惠帝身边就已拥有众多的的嫔妃,但是登基后礼法上他还没有正式的妻子——皇后,属于鳏夫之列。工于心计的吕后对于这件事自然不放心惠帝独行,也不愿意让外人插手。她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却选中了自己的亲外孙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当时惠帝19岁,张嫣年仅10岁!今天看来这是一场乱伦的亲事,惠帝和张嫣属于长幼之属,有者很亲近的血缘关系。但是,那时的礼法认为甥舅关系不包括在五伦之内,并且舅舅娶外甥女的事例古已有之,晋文公也逆伦娶过姐夫秦穆公的女儿怀赢啊,不过后人所谓的晋文公娶怀赢之所以“逆伦”,在于怀赢曾经是他的侄媳妇,而不在于有血缘关系。事实上,怀赢并不是晋文公的嫡姐秦穆夫人所出,没有血缘关系。

前人也有质疑张嫣是否惠帝亲外甥女的。质疑者认为张嫣系张敖姬妾所生,那么两人自然没有血统关系了。可是张嫣为张敖侍妾所生的说法史无记载,相反,《汉书》等皆言之凿凿地说张嫣为“鲁元公主之女”。何况吕太后痛恨男人立庶弃嫡,看看她对夫人的态度就应当明白这点,因此她怎么会让女婿和姬妾生的女儿当皇后呢?

不过古人的科学知识不足,他们只是要求同姓之间禁止婚娶的,认为乱伦一般指的是在同姓之间的事。所以,吕后指定了这门婚事朝中上下并没有人反对,鲁元公主很乐意,张嫣认可了,至于惠帝的感受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了。

就这样,前192年,张嫣在问名、纳彩等一系列麻烦手续后,通过大婚礼正式嫁给了汉惠帝,年仅10岁,长相娇美,出身高贵的她犹如娇花含苞,一进皇宫就被封为皇后,受尽了荣华富贵。不过,汉惠帝和张嫣两人只是名义上结了婚,表面上因为张嫣还太小,不适合行房,还在“待年”,背地里,当然也是汉惠帝希望这门有违伦理的亲近之事尽量延期才好,这场年龄、关系都不相配的婚姻让他难以从实际意义上接受。

惠帝是一个饱受吕后精神刺激的皇帝,对政事了无兴趣,而舅甥之间的婚姻关系更让他别扭,他整日与宫女和男宠私混饮酒,不愿亵渎他的小外甥女儿。婚后三年,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下,惠帝便抑郁而终。12岁的张嫣就当上了有名无实的皇太后,在吕后的专权下,她没有任何权力,只是孤独地活着。就张嫣来说,年幼时候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可能只是在称呼上变了,令她不习惯。当她长成,懂得男女之爱的时候,身边已经再没有了惠帝。

不过,吕后看到惠帝不愿意临幸张嫣,而今惠帝去世了,更没有了机会。考虑到身为皇后的外孙女如果没有子嗣将来在后宫站不稳脚跟,于是对外宣称惠帝生前曾经招幸过张嫣,设计让她假装怀孕,十月之后将后宫一位美人刚刚生下不久的孩子偷偷抱来谎称张嫣所生,背地里赐死那位美人,立这个抱来的孩子为太子。吕后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天丝无缝,殊不知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不愿意当面揭穿罢了,后人修史还是还原了事件的本来面目。

不久,吕后归西,在周勃等一班大臣的筹谋画策下,吕姓之祸等到平息,汉文帝即位,封薄姬为皇太后,这样张嫣失去了皇太后之位,她也是史上第一位在世时被废黜太后之位的。公元前163年,她默默地死去,年仅三十六岁,虽然她曾经大婚,且有“子嗣”,但自始至终还是处子之身,创造了中国古代后妃的先例。死后,她没有葬礼,没有墓志碑文,连封号也没有,只是被习惯性地成为孝惠皇后,就连她的坟墓也是简陋而粗鄙的。

处子之身的张嫣得到了后世人的极大同情与关注,魏晋时期关中人有奉祀孝惠皇后为蚕神者,也有将她奉作花神,立起庙宇。很多野史在描述张嫣的外貌时众口一词称之为“艳丽”!晋人之《孝惠皇后外传》是这样具体形容这位“容与德皆极美而幽废者”的:“皇后蛾眉凤眼,蝤领蝉鬓,两颐丰腴,耳白如面,其温淑之气溢于言表,似长公主,而面格长圆,似宣平侯,或但遥见其肩背,即已叹为绝代佳人……张皇后之美,端重者逊其淑丽,妍媚者让其庄严,明艳者无其窈窕,虽古庄姜、西子,恐仅各有其一体耳。……全体丰艳,其肌肤如凝脂,如美玉,后身不御芗泽,而满体芬馥如芝兰。”几乎将世间最美好的词汇都用在了她的身上。古时的群众灵巧地抓住了她“已婚”和“处女”的两个特点,为其出身高贵而艳羡,同时为其不幸命运而惋叹。

人物轶事

中国历史第一位处女皇后

张皇后入殓时,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惊人发现,张皇后至死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个处女。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她,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

史料记载

汉孝惠张皇后外传一(并叙跋)

曩尝读《汉书·孝惠张皇后传》,疑其叙述稍略。盖传中所记,皆吕太后事也。既又读《五行志》,其记惠帝四年织室凌室之灾,以为张后失德之徵,幽废之兆,则又病其傅会太过,若诞嫚不足信。夫宫室之灾,事所恒有,而无端归其咎於初立之张后,不已颠乎?后以童稚入宫,而又早寡,微特不与闻外事,即宫中事,亦吕太后主之。大臣以吕氏之故,迁怒张后,幽置北宫,亦既枉矣。作史者,复以其见幽,而加以失德之咎,则又枉之枉焉。予用是闵然伤之,乃潜究《史》、《汉》诸纪传,博考诸史,旁搜稗乘,兼及小说,诸所甄采,凡五十余种,为作《外传》一篇。越十年,未敢出以问世。适闻永嘉之际,盗发汉陵,有获汉高惠文景四朝禁中起居注者,流传至於江左。亟访得之,又得许负《相女经》三卷,《相汉宫后妃记》二卷,及《关中张氏世谱》,合而读之,间取以附益前传,而张后绝世之容德,与当日被诬幽废之故,始纤悉无隐情,匪敢矜考古之详,亦聊以抒伸枉表微之志云。 汉孝惠皇后,张氏名嫣,字孟媖,小字淑君。惠帝姊,鲁元公主之长女也。初帝为亭长时,娶吕后,生一女一男。男为孝惠皇帝,女即鲁元公主。高帝二年,汉兵败於彭城,吕后为楚所虏。高帝道逢惠帝及公主,载之以行,马疲,虏在后。帝蹶两儿欲弃之,滕公常下收,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卒得脱於下邑之间,遂携入关。是时惠帝方六岁,公主年十二矣。六月汉都栎阳,立太子,令诸侯子为宿卫。公主性甚贤淑,高帝钟爱之。帝曰:“当为之择一佳婿。”张耳之子敖,方在汉宿卫,年十四,仪容俊雅甚都。许负相之云:当为王而侯,且生一德色兼绝之女。敖未之信。帝爱敖笃谨,乃以公主字之。五年夏四月,敖尚公主,秋七月,嗣为赵王,移家之赵,公主为王后。六年三月三日,生一女於邯郸,有五色云盖王宫,隐隐闻空中仙乐声。敖以其生而妩媚,名之曰嫣。数岁即温默贞静,未尝见齿,足不下阁。张敖尝语公主曰:“阿嫣善气迎人,举止端重。他日福未可量,但恐性过慈淑,将受人欺耳。”九年,张敖废为宣平侯,家属皆徙长安。会高帝用娄敬策,将以鲁元公主嫁匈奴。公主日夜对张敖流涕,阿嫣亦牵公主衣而泣。高帝闻而怜之,吕后复力言於上,乃止。阿嫣当五六岁时,容貌娟秀绝世。每从其母出入宫中,高帝常令戚夫人抱之,啖以果饵,谓夫人曰:“汝虽妍雅无双,然此女十年以后,迥非汝所能及也。”惠帝为太子时,娶功臣女某氏为妃。妃亦常抱阿嫣以为乐。及惠帝即位,以未除三年丧,不及立后。而妃旋薨,帝感人彘之变。专自韬晦,以酒色自娱。后宫美人甚多,又宠美僮闳孺,与同卧起。惠帝时,郎侍中皆傅脂粉,贝带鵕鸃冠,化闳孺之习也。时帝方议立后,欲访名家贵族之女容德出众者,太后常怜敖之废,欲为重亲以敖女配帝,乃谓帝曰:“阿嫣帝室之甥,王家之女,天下贵种,实无其匹,且容德超绝古今。吾选妇数年,无逾此女。”帝曰:“如乖伦序何,且彼年尚幼。”太后曰:“年幼不当渐长邪,且甥舅不在五伦之列,汝独不闻晋文公之娶文嬴乎?”帝乃从命,诏群臣议纳皇后礼。 三年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及宗正为皇帝纳采,用束帛雁璧,马四匹,并求见女。傅姆八人扶女,盛服南面立。年方十岁,太后恐人议其幼也。使自称为十二岁,其问名告庙诸礼皆然。然嫣体质修嫮,亦已俨如十二三矣。望见者,皆凝睇挢舌,以为神仙中人。还奏,言宣平侯女秉姿懿粹,夙娴礼训,有母仪之德,窈窕之容,宜承天祚,奉宗庙。丞相参、太尉勃、御史大夫尧、及太卜太史等,用太牢告庙,以礼卜筮吉月日,其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典礼隆备,皆太傅叔孙通所定也。聘仪用马十二匹,黄金二万斤,自古所未有也。由是汉天子立后者,必稽孝惠皇帝纳后故事云。后弟偃尚幼,见黄金累累在堂上,奔入告曰:“嫣姊,皇帝买汝去矣。”鲁元公主叱之曰:“孺子毋多言。”偃乃挽姊手曰:“姊何不出观?”嫣用好言遣之,遽遁入房,闭户不出。汉沿秦制,每纳后妃,必遣女官知相法者审视。秋八月,诏鸣(此鸟)侯许负至宣平侯第,许负者,河内老媪,以善相封侯者也。负引女嫣至密室,为之沐浴。详视嫣之面格,长而略圆,洁白无瑕,两颊丰腴,形如满月,蛾眉而凤眼,龙准而蝉鬓,耳大垂肩,其白如面。厥颡广圆,而光可鉴人,厥胸平满,厥肩圆正,厥背微厚,厥腰纤柔,肌理腻洁,肥瘠合度,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及口鼻腋足诸私病。许负一一书之册,催嫣拜谢皇帝万年。嫣忸怩不应,劝之数四,始徐拜,低声称皇帝万年。负以状密呈太后及惠帝。帝览而大悦,付宫史掌之。冬十月壬寅,诏丞相参、御史大夫尧,迎皇后宣平侯第。皇后礼服,上绀下缥,深领广袖,巩带霞帔,衣长曳地,不见其足。首戴龙凤珠冠,黄金步摇,簪珥步摇,拜辞于张氏之庙。理妆之时,循例当用假髢,傅姆以后鬒发如云,请于鲁元公主而去之。张敖抱女登车,称警跸,入未央宫前殿。天子临轩,百官陪位。皇后北面,礼官读册文毕。皇后六肃三跪三拜,女官引后至帝前谢恩。后拜伏,久无音响。女官附耳教之,后乃称“臣妾张嫣贺帝万年”。其幽韵若微风振箫,又如娇莺初啭。帝为动容,后起退立。太尉勃授玺绶,中常侍太仆跪受,转授女官。女官以带皇后,皇后拜伏,复称臣妾,谢恩讫,即位,群臣皆就位,行礼退。皇后乘软舆入中宫,群臣以帝立后,不娶于功臣之家,而自私其外甥,皆有不平之色。后至中宫,四壁皆涂以黄金,椒芬扑鼻,缀明珠以为帘,琢青玉以为几,旃檀为床,镶以珊瑚,红罗为帐,饰以翡翠,锦衾绣枕,皆有织金龙凤。其他陈设诸宝玩,五光璀璨,不可名状。帝与后行合卺礼。后从女官之教,奉觞于帝,自称女甥阿嫣贺舅皇陛下万年。帝笑曰:“汝尚仍前称耶。”亦以金樽酌后。后赧然,辞不能饮,勉尽一樽。及夕,后端坐床上。帝秉烛谛视,见后首垂双鬟,清矑神彩焕发,不傅脂粉,而颜色若朝霞映雪,又如梨花带雨,诸体位置,各极其妙。后羞畏俯首,两旁口辅,微晕如指痕,如浪波之沄沄。帝乃谓后曰:“吾向以汝外甥之故,恒避嫌疑,未尝迫视。不料汝怡人心目,至於此极也。”当是时,后年始十岁,虽正位中宫,而帝未尝留宿。宫中之政俾后宫美人年长者摄之。后宫见后无权,尝侵侮之,且私议曰:“张淑君虽居尊位,实一童女耳。且入宫后于吾辈,将何畏焉。”后五日一朝太后,奉案上食,鞠躬屏气,愉然肃然。帝以后东朝长乐宫,每行经街衢,数跸烦民,乃筑复道,属之长乐宫。后每将出,侍女先移辇入内室,后坐其中,施帘幔焉,乃舁以行。虽宦官宫人,或未能一见后面。后每清晨对镜理妆,有一小鸟,五彩毕具,飞集帘外啼啭,若云“淑君幽室裹去”,“淑君幽室裹去”,如是者十余年。及后徙北宫后,鸟始不复至。四年春三月,惠帝二十,后年十一,帝行冠礼,率皇后见於高庙。宫中孔雀及白鹤,见后过必舞。鲁元公主入宫视后,后送迎如家人礼,有依依恋母之意。公主指后向惠帝曰:“阿嫣颇如意否?”帝曰:“阿嫣不类大姊,而酷类宣平侯,使朕六宫粉黛,为之减色。其端静慧愿之性,则与大姊同。”时后弟张偃在侧,帝抱而弄之曰:“此儿体格颇似其姊,若为女子亦一佳人也。”帝每晨起,特至椒房,观后盥(面页)。尝语宫人曰:“皇后之色,欲与白玉盘匜争胜矣。”又曰:“皇后神态俨然一宣平侯,但形模较小耳。”因戏呼之曰“张公子”。傅姆见帝将至,必先捧金唾盂,盛紫薇露进后,以漱檀口。帝常抱后置膝上,为数皓齿,上下四十枚,又研朱以点后唇,色如丹樱,犹觉点朱之淡也。一日帝至后宫,后方卸裳服,两宫人为后洗足。帝坐面观之笑曰:“阿嫣年少而足长,几与朕足相等矣。”又谓宫人曰:“皇后胫跗圆白而娇润,汝辈谁能及焉。” …… 七年春正月,惠帝猎於上苑。俾皇后及诸美人皆骑以从,装束皆如男子,其袍色或绛或黄或绿。后身御狐白裘,服色深青,裳色纯黄,外披红锦大袍,以红绡抹额,驰驱交错,花草生光,皆翩翩如二八美公子,见者不知为后妃也。而后尤惊艳独绝,旋卸装登厕,一野彘突入犯后,碎其下衣,后尻有微伤。帝方惊惋失措,后引剑刺彘杀之,诸美人皆称贺。后下衣既毁裂,仓猝露体不自觉,帝笑而指之曰:“何肥白也。”后方惊悟,羞赧无所措。急呼侍女进下衣,两颊晕赩,默然无言者半日。夏四月,皇后亲蚕,御礼服盛饰以出,乘鸾辂,驾驷马,张青羽,盖龙旗九斿。太尉妻骖乘,太仆妻御前,长安令奉引,金钲黄钺,卤簿鼓吹,虎贲羽林骑导前。皇后躬采桑於蚕宫,手三盆於茧馆,礼毕还宫。是日长安观者如堵,诸功臣家妇女皆啧啧叹羡曰:“张敖之女乃有此福,特恨未能一睹其面也。” 初,辟阳侯审食其得幸於太后。惠帝闻之,怒辟阳侯,下之狱,将杀之,既而释之。太后惭怒,又以皇帝无子,而后宫美人多子,愈不怿,乃议尽斥诸美人,盖欲令皇后得颛房宠也。帝忧甚,无以为计,乃哀恳於皇后。俾谋寝其事,后性浑厚,不知妒忌,又素得太后驩心,为泣言诸美人无罪,妾嫣自以薄祜,不能生子也,太后乃止。五月,太后闻后宫美人有娠,复发怒将杀之。后为力请,太后忽生一计,使后佯为已有身数月者,将俟美人生男,即名为皇后所生,立为太子。后不得已从之,退语其母鲁元公主曰:“嫣於狐媚委琐之事,素所深耻。然嫣无子则太后终不乐,而诸皇子亦危。帝益将郁郁增疾矣,所以(面页)颜为此者,上以娱太后,下以保皇子,中以调和两宫,而安帝躬耳。”太后下诏,皇后孕将达月,可免朝朔望。帝亦累月不至后宫,后深居习静,不出寝闼一步。侍女有黠者,窃相语曰:“皇后将育太子,而腹不大何也?”六月美人生男,太后使取之,裹以文褓,送匿后宫而杀其母。即日,太后使宫娥教皇后佯称腹痛,顷之,则呱呱者已在抱矣。告祭宗庙,立为太子,群臣奉表称贺。越三日,皇后使赐美人以药物文绮,黄金百斤。或言太后已杀之矣,后惊怛,涕泗交颐,红袖尽湿,密告惠帝曰:“妾所以隐忍为此者,欲救此人耳。今仍见杀,岂非命邪。”是时,惠帝后宫已有六子,其名为后所生者,乃其最幼者也。后抚之皆如己出,并以时调护其母。是岁,帝弟淮南王来朝,王之母,故张敖家美人也。敖献之高帝而生王,故与张氏最亲善。至是请於惠帝,愿朝皇后。帝曰:“汝嫂年未及笄,朴讷畏人,犹童女也,其可以已乎,”固请乃许之。王跪拜尽恭,后答拜於帘内,环佩声璆然,起而肃曰:“九叔无恙。”遂端坐无一言,亦未尝仰视。王退而语人曰:“吾嫂古今第一丽人,亦第一善人也。”八月帝不豫,皇后问疾。帝忽使后登床,扪其乳而叹曰:“阿嫣今已长成,令人爱不忍舍。然汝凝脂竟体,恐后日为我消瘦矣。有如此人而不能一日为夫妇之乐,亦命也夫。”戊寅,帝崩於未央宫,年二十三。后年方十四,哭踊如礼,沐浴如礼,方敛。诸侯王群臣立殿下,皇后在殿上,东向,太子西向,皆伏哭。诸妃嫔公主宗妇,皆从皇后伏哭殿上,不下百余人。鲁元公主亦与焉。群臣遥闻之,声音娇细,而哭尽哀。远望之,则年最幼,而色绝艳,盖皇后也。后两目已红肿如桃,屏去容饰,缞麻满身,转益靓丽,光彩照耀,殿之上下皆使耸动。 太子即位,太后临朝称制,从居未央宫正殿。后称孝惠皇后,仍居中宫之椒房。每日一朝太后,太后欲乘此时尽诛功臣,后苦谏而止。其语秘,外人不知也。是时大谒者张卿用事,出入太后卧内。后每朝太后,张卿窥见,后循循如处女,不问不敢对,不命之坐不敢坐,口操赵音。卿出语人,以为图画中所未睹也,且曰:“欲识张皇后,但观后弟张偃,盖已十得五六矣。”后年十五,鲁元公主薨,太后使后归临母丧。后既幼弱嫠居,愁闷悲思,乃作歌,辞曰:“系余童稚兮入椒房,默默待年兮远先皇。命不辰兮先皇逝,抱完璞兮守空床。徂良宵兮华烛,羡飞鸿兮双翔。嗟富贵兮奚足娱,不如氓庶之糟糠。长夜漫漫兮何时旦,照弱影兮明月凉。聊支颐兮念往昔,若吾舅之在旁;飘风回而惊觉兮,意忽忽若有亡。搴罗帐兮拭泪,踪履起兮彷徨。群鸡杂唱而报曙兮,思吾舅兮裂肝肠;冀死后之同穴兮,傥觐地下之清光。”於是太后命辟阳侯以右丞相监未央宫,居宫中侍太后。宫中事无钜细皆属焉。辟阳侯追怨惠帝,於孝惠皇后服用起居饮食,裁抑过半。又以后少艾,欲蛊之以报惠帝,乃赂后侍女,问后燕私之事甚悉。一侍女尝言曰:“我事皇后最久,知之颇详。皇后立不跛倚,坐无惰容,起居有常时,行止有常处,饮食之量,亦中人以上。服玩之好,与时俗不同。咳唾在地,每生芝草,芳泽不御,若有兰香。虽盛暑无微汗,粪无微臭,寐无鼾声,待吾辈整肃而和蔼,未尝以疾声相加,然稍有戏言,则正色呵止之。 …… 跋曰:孝惠皇后外传,凡有两篇,此其前篇也。得诸传钞,不传作者姓氏,但知为东晋时人所撰,旁搜博采,为班史翻案,为阿嫣雪冤,洋洋千言,洵大观焉。合后篇观之,殆为一人手笔,可并读也。

相关影视:

《美人心计》 董慧饰演 幼年张皇后《美人心计》 苏青饰演 少女张皇后

扩展阅读:

1

http://people.fubusi.com/ziliao.asp?id=825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7%9A%87%E5%90%8E_%28%E6%98%8E%E5%AD%9D%E5%AE%97%29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古代后妃

2.蜀汉后主敬哀皇后

2 蜀汉后主敬哀皇后

敬哀皇后张氏(?-237),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张飞之长女。221年,被纳为太子刘禅之妃。于223年立为皇后。237年逝世,葬于南陵。请参阅词条“敬哀皇后”。

3 蜀汉后主二任皇后

张皇后,蜀汉后主刘禅第二任皇后,敬哀皇后之妹,三国名将张飞次女。其姐逝后,后主选中妹妹为继后。238年正月立为皇后。蜀汉灭亡后,刘禅逊位,张皇后也降为夫人,随刘禅到洛阳。

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张皇后传

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今以贵人为皇后,使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持节授玺绶。勉脩中馈,恪肃禋祀,皇后其敬之哉!”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汉晋春秋曰: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

开放分类:
蜀汉人物简介

4.曹魏齐王曹芳皇后

4 曹魏齐王曹芳皇后

张皇后(-254年),曹魏废帝曹芳的第二任皇后,凉州刺史张既的孙女、东莞(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太守张缉的女儿。怀皇后去世后,曹芳想立自己所爱的贵人王氏为皇后,郭太后坚决要立张氏。养母子冷战了两年左右,最终曹芳让步,于曹魏嘉平四年(252年)二月立张氏当皇后,大赦。擢升张缉当光禄大夫。嘉平六年(254年),张缉与李丰、夏侯玄联合反对司马师失败,三月,张皇后被废黜。

人物介绍

张皇后,三国时曹魏第三位皇帝齐王曹芳之妻,魏将张缉之女。后传被司马师所害。

开放分类:
皇后曹魏

5.晋朝宣穆皇后张春华

5 晋朝宣穆皇后张春华

张氏(189 — 247),讳春华。司州河内平皋[今河南温县]人。父亲张汪,母亲山氏是晋朝司徒山涛的从祖姑。张春华嫁司马懿为妻。生子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干、南阳公主。张皇后少有德行,智识过人。魏正始八年死,时年五十九,葬洛阳高原陵,追赠广平县君。咸熙元年,追号宣穆妃。及晋武帝受禅,追尊为皇后。请参阅词条“张春华”。

6 刘汉国光献皇后

张氏(?—313)生年、家世不详,汉国(十六国)高祖刘渊的皇后。

呼延皇后死后,立刘渊张氏为皇后。张皇后生子刘聪(昭武帝)。310年,刘渊死,刘聪继位,尊张氏为皇太后。刘聪荒淫残暴,广建宫殿,立上、左、右、中四位皇后,终日游宴后宫,一醉三日不醒。张太后力谏,刘聪不听。313年死,谥“光献皇后”。

7 刘汉国武孝皇后

张徽光:十六国时期汉国主刘聪妻。出身名门。父张寔是刘聪舅父。初入宫时封贵人。刘聪荒淫,嫔妃众多,她并不得宠。东晋永嘉六年(312)刘聪皇后呼延氏卒,在刘聪母张太后作主下,立她为皇后。永嘉七年抑郁死,谥武孝皇后。

8 后赵彭城王石遵皇后

张氏,后赵彭城王石遵结发妻子。晋永和五年(349),石遵杀弟弟石世而自立,立她为皇后。但是仅仅乃余天,张皇后便和丈夫被冉魏平帝冉闵处死。

9 后凉隐王吕绍皇后

张氏(?——399),后凉隐王吕绍皇后。后凉隐王吕绍被杀后自尽而死。

10 梁朝献皇后张尚柔

张尚柔(?-472年),梁武帝萧衍生母。范阳方城(今属河南)人。父张穆之,官交州刺史,追赠光禄大夫。宋泰始七年,张尚柔死于秣陵县,葬于武进县东城里山。萧衍建梁后,谥封“献皇后”。

11 西梁豫章王萧栋皇后

张皇后,南梁豫章王萧栋的皇后。萧栋为昭明太子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欢之子。

551年,侯景之乱,侯景废梁简文帝,立萧栋为皇帝,豫章王妃张氏为皇后,改元天正。四个月后,侯景废黜萧栋为淮阴王,张氏为淮阴王妃,并自立为汉皇帝,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萧樛囚于密室之中。梁元帝收复建业后,萧栋与其弟都逃出密室,但之后却被梁元帝派人将其沉入水中杀害,张氏下落不明。

因为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的皇后都去世在丈夫即位之前,所以张氏是梁朝第一个在世的皇后。

12 西梁明帝萧岿皇后

张皇后,西梁明帝萧岿的皇后,生卒年不详。生有一女嫁给隋朝晋王杨广,即隋炀帝的萧皇后。

13 唐肃宗李亨皇后

张皇后(?-762年),唐肃宗的皇后,美貌可人,自小聪明机警,能说会道,但长大后变得狡黠刻薄,巧言令色,且爱慕虚荣。肃宗为太子时,纳为良娣,颇得宠爱。肃宗即位后,册为淑妃。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干预政事,谋逐李泌,屡遭建宁王李倓指责,乃与辅国谗杀倓。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后。欲立己子为太子,常图害太子李豫(代宗)。后与李辅国不和,及肃宗死,为李辅国与程元振所杀。

人物介绍

张皇后(?-762),唐肃宗李亨皇后,邓州向城人(今属河南)。父张去逸。张氏的家族是南阳西鄂人,后来迁徙到昭应。她的祖母窦氏,为唐玄宗母亲昭成皇太后的妹妹。天宝年间(742年至756年),她被选入太子宫为良娣,故称张良娣。她的弟弟张清娶唐肃宗第五女大宁郡主为妻。

756年唐肃宗即位,她成为皇后,为唐肃宗生下两个儿子即李召和李侗。张皇后对政治非常有野心,她向往和武则天、韦皇后一样,干预朝政。后与李辅国勾结,并遭其暗算。因废立太子阴谋失败,公元762年被李辅国所杀。后被唐代宗废为庶人。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

肃宗张皇后,本南阳西鄂人,后徙家昭应。祖母窦氏,玄宗母昭成皇太后之妹也。昭成为天后所杀,玄宗幼失所恃,为窦姨鞠养。景云中,封邓国夫人,恩渥甚隆。其子去惑、去疑、去奢、去逸,皇姨弟也,皆至大官。去盈尚玄宗女常芬公主。去逸生后,天宝中,选入太子宫为良娣。后弟清,又尚大宁郡主。后辩惠丰硕,巧中上旨。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太子与良娣俱从,车驾渡渭,百姓遮道请留太子收复长安。肃宗性仁孝,以上皇播越,不欲违离左右。宦者李靖忠启太子请留,良娣赞成之,白于玄宗。太子如灵武,时贼已陷京师,从官单寮,道路多虞。每太子次舍宿止,良娣必居其前。太子曰:“捍御非妇人之事,何以居前?”良娣曰:“今大家跋履险难,兵卫非多,恐有仓卒,妾自当之,大家可由后而出,庶几无患。”及至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太子劳之曰:“产忌作劳,安可容易?”后曰:“此非妾自养之时,须办大家事。”肃宗即位,册为淑妃。赠父太仆卿去逸左仆射,母窦氏封义章县主,姊李昙妻封清河郡夫人,妹师师封郕国夫人。乾元元年四月,册为皇后。弟驸马都尉清加特进、太常卿,同正,封范阳郡公。皇后宠遇专房,与中官李辅国持权禁中,干预政事,请谒过当,帝颇不悦,无如之何。后于光顺门受外命妇朝,亲蚕苑中,内外命妇相见,仪注甚盛。先在灵武时,太子弟建宁王倓为后诬谮而死。自是太子忧惧,常恐后之构祸,乃以恭逊取容,后以建宁之隙,常欲危之。张后生二子:兴王佋、定王侗。兴王早薨,侗又孩幼,故储位获安。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辅国知其谋,及太子入,二人以难告,请太子在飞龙厩。元振率禁军收越王,捕朱辉光等。俄而肃宗崩,太子监国,遂移后于别殿,幽崩。诛马英俊,女道士许灵素配流,山人申大芝赐死,驸马都尉清贬硖州司马,弟延和郡主婿鸿胪卿潜贬郴州司马,舅鸿胪卿窦履信贬道州刺史。

《杨贵妃秘史》 柳岩饰演 张皇后

14 后梁元贞皇后

张惠(?-904),后梁太祖朱温祖皇后。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父张蕤,曾任宋州刺史。公元902年被封为梁王妃。公元912年追赠皇后,谥号“元贞皇后”。被誉为“五代第一后”。葬于宣陵(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

15 北宋仁宗温成皇后

张氏(1024—1054),宋仁宗赵祯的妃子。河南永安(今河南巩县南)人。其父张尧封为进士。公元1049年被封为贵妃。追封谥号“温成皇后”。生安寿公主、和宝公主。

16 金朝世宗完颜雍元妃

张氏,金世宗完颜雍元妃。其地位与皇后一致。生镐王完颜永中、越王完颜永功。

17 明仁宗诚孝皇后

张皇后(1378?—1442),明仁宗朱高炽皇后。永城(今河南永城)人。父张麟,官至兵马副指挥;母仝氏。谥号“诚孝皇后”。她历经了明太祖、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初年五朝,

18 明孝宗孝康敬皇后

生平简介

孝成敬皇后张氏(?-1541年),明孝宗皇后,兴济(今河北青县)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品行出众,被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同起居,后宫除了张皇后,竟无其他妃嫔,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老丈人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太子朱厚燳即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尊张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号“慈寿皇太后”。十六年,武宗崩,因为无子,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史称明世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日子一久,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又改称圣母为伯母。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终于,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而她刚刚死后,世宗就把她弟弟处死了。

明孝宗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张皇后)的皇帝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照夕与共。孝宗和张皇后有一个独子就是后来荒唐透顶的明武宗朱厚照。孝宗先天不足,身体积弱,晚年曾想革除积弊,畅导新政,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孝宗临死前曾叹到,再给我几年太子就能成熟了,可惜他这个独子后来真的成了昏君差点颠覆了大明王朝。

皇后张氏,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成婚。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

第三,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史料记载

张皇后,孝宗后也。兴济人,父峦,母金夫人梦月入怀,生后。后当适人,其所当适者,忽大病。及选为太子妃,则前所当适者病已。孝宗即位,立为后。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峦自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其卒也,加赠昌国公,子鹤龄嗣,而鹤龄弟延龄亦从都督同知,进封建昌伯并加保傅。其他群从以后故,受中书舍人及锦衣百户诸官者不可胜数。

帝又为后立家庙于兴济,土木闳丽。明世外戚之盛,无过张氏者。后知大体,不干预政事,而外家稍盛,多侧目,帝阴为之解。山东副使杨茂元,以河决论事,言水阴象失职以后故。后怒甚,必杀茂元。上为后徼茂元至,薄谪之。而御史胡献论延龄、鹤龄上,下之狱竟解。户部主事李梦阳言二龄,二龄奏梦阳谤讪母后当斩。金夫人入泣诉上,下梦阳诏狱。他日上与后夜游南宫,二龄侍酒半,上召鹤膝前解之曰:“毋使我以外戚杀谏臣。”鹤龄免冠谢,乃已。帝之所以内应后而外处群臣若此。后生武宗及蔚王厚炜。至武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加慈圣皇太后。武宗崩,太后委政杨廷和,散豹房,收江彬、神周下狱,罢威武团练官军,革皇?校,而遣各边镇守。太监之在京者,凡喇嘛、哈密诸属国留侍者,皆使还国。一切政务皆整饬储备,以侍世宗。世宗入嗣,加称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已而复进圣帝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上初母太后已用璁议,母本生太后,而以后为皇伯母,居仁寿宫。

十五年,进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二十年八月辛巳崩,谥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合葬泰陵,主?庙。后正位中宫,侍孝宗者十八年,历武宗朝为太后十六年,及世宗嗣位,又二十年。其长年享尊,宫中比之孝诚张太后。独太后定策,迎立世宗,而世宗事之不以礼。

《正德演义》 郝阳 饰演 张皇后

电影《天下无双》潘迪华饰演 张皇后

电影《龙凤店》 傅艺伟饰演 张皇后

19 明世宗朱厚熜皇后

张皇后,明世宗朱厚熜第二任皇后。初,册封为顺妃。嘉靖七年,陈皇后崩,逐立张妃为皇后。是时,世宗追古礼,令皇后率嫔御在北郊亲手喂蚕,又命皇后率六宫听讲章圣《女训》于宫中。嘉靖十三年正月,废张皇后,改居别宫(原因待考)。嘉靖十五年,张氏薨,丧葬仪礼,皆比同明宣宗的胡废后。

20 明熹宗懿安皇后

孝哀悊皇后(17世纪?-1644年?),姓张氏,名不详,明熹宗皇后,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选美入宫,四月册为皇后,祥符人,其父张国纪以女贵封太康伯。

人物视生平

张后,名嫣,字祖娥,小字宝珠,河南祥符人。天启元年,选后时,被选入宫中。当时15岁。张氏体态丰盈,被天启的乳母客氏嫉妒。不愿选她做皇后,无奈天启帝一眼就看中了张氏,封为皇后,其父张国纪封为太康伯。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熹宗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经常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身为皇后的地位处置客氏,因此造成魏忠贤和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但因为张嫣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因此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张嫣非张国纪之亲生女儿,以混淆熹宗的视听。

明熹宗天启三年。皇后怀有身孕,虽不知是男是女,却被客氏与魏忠贤暗中陷害而流产,此后张嫣一生未曾再生育。

除去痛恨客氏与魏忠贤两人的行径外,皇后张嫣还经常不动声色的劝谏明熹宗,期望熹宗能“远小人,近贤人”。明熹宗有次见皇后正手握书卷在读,便问是读何书,没想到张嫣回说:“赵高传”,明熹宗默然不应。

有一次,宫门上有人投书,信中写满了魏忠贤的罪状,魏忠贤怀疑是皇后张嫣之父张国纪和其朋党;邵辅忠、孙杰等人在幕后指挥,因而下令大杀东林党臣,希望借此动摇张嫣皇后的地位,同时她也希望能将张嫣赶下皇后的位子,好让自己的侄孙女—魏良卿之女成为皇后。当魏忠贤在大杀东林党臣时,朝中开始有几位大臣察觉到魏忠贤的心意,因而纷纷上奏弹劾张国纪等人。之后明熹宗病危,遗命传位自己的五弟信王、日后的明思宗朱由检。而明思宗之所以能够登基为帝,其中张嫣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思宗登基后,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都城,眼见明朝亡国在即,明思宗命自己的周皇后和袁贵妃自尽殉国,又挥剑砍断了自己的长女—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之左臂,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么女—昭仁公主,至于懿安皇后张嫣,则在自己的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

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人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德陵。

弘光元年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明安宗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美称

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懿安皇后张嫣,字祖娥,小名宝珠,是明天启元年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被册立为皇后。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影视小说

相关影视

《大明嫔妃2》又名《明珠游龙》 吴静一饰演 张嫣

《谁主中原》 王思懿饰演 张嫣

《江山风云》 宁静饰演张嫣

《江山风雨情》李建群 饰演 张皇后

相关小说

《懿安秘史》

《妩媚宠后智斗权奸:张嫣传》

《皇穹思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