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家读书时间 |
释义 | 全家读书时间是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联合发表《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而倡导家庭确定的每天的家庭读书时间。 简介于全家读书时间: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倡导家庭确定每天全家读书时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网络、手机等多种载体、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全民阅读。中宣部还指出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希望各地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和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建设工作中,务求取得实效。 主要目的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成效明显,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为巩固扩大已有成果,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会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手段,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更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希望各地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和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建设工作中,务求取得实效。对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 倡导背景2008年11月18日,围绕全民阅读工程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推进全民阅读 促进科学发展”征求意见调研会。此次会议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系列调研活动之一。2009年是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全民 阅读活动的第4个年头。调研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等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科研机构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大家对目前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破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宣部出版局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总结。阅读是一种习惯,需要培养;是一件好事,需要大力提倡。郭义强认为,针对目前阅读趋势的变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必须统一协调领导,动员更多的部委参与,形成合力,同时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不断创新组织和动员方式,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出版业的骨干作用。与会者一致认为阅读需要多层面引导,读书需要推动,需要保障条件和激励,更需要日常的培养。为此,建议设立全国性阅读领导机构,指导各省阅读推广和培训工作;可在社区、学校和家庭中建立权威阅读推荐奖;100种青少年推荐读物能否和阅读月结合起来;推广手法要立体化,如通过网络,短信,邮件、联盟网站等。 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一向是把读书看得很高的。宋人汪洙编纂的《神童诗》中,就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句话传颂千年。那么,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神童诗》里是这样回答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用现在的话说,即“知识改变命运”。这算是境界高的。另外两句说读书的古语,似乎要低俗一些,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书读好,金钱美女都有了。先不管他境界高低,反正自古以来,“读书有用论”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占主流的。 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说一些“读好为了成才,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之类的大道理。这都对。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正视老百姓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世俗标准,那就是看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看培养孩子读书是不是合算。比如说,家境一般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肯定会算,培养一个孩子读到高中要多少钱、中专要多少钱、大学要多少钱,孩子读出来后,大概可以赚多少钱。这就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如果觉得入不敷出,可能就会发生弃学、弃考,可能就会念叨“读书无用”。一旦“读书无用论”占了上风,那是很可怕。一定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觉得,培养孩子读书,很合算。对政府来说,这是最起码。 重点活动从2009年4月开始,中国文明网牵头组织,联合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总工会网站、中国青年网,并会同国内其他相关网站,通过开设专题网页、嘉宾访谈、好书推荐、网上捐赠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在北京市开展“读书月”活动。以在农村和打工子弟学校、建筑工地等设立的“益民书屋”示范点为依托,组织进行知识竞赛、读书演讲、阅读征文、图书捐赠等系列活动。 1、2009年4月23日前后,启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主题活动,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2、2009年4月23日前后,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统一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并延长书店营业时间。同时,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读书公益短信,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发布读书公益广告。 3、2009年4月到10月,在中央国家机关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倡导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带头阅读。 4、2009年4月到10月,在全国的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和社区书屋以及军队系统开展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5、2009年4月上旬,开展第六届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读物活动,在中央主要媒体公布推荐书目,举行出版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 6、2009年从5月到10月,在高校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党日、团日主题阅读活动,同时举办“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在中小学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继续开展“中华诵”和“中华赞”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7、2009年4月23日开始,启动为期一年的“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 8、2009年4月23日,向全国发出“享受阅读乐趣、共创学习型社会”倡议,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同时,各地组织开展“家庭读书节活动”,倡导家庭确定每天全家读书时间,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9、2009年围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推动各级团组织开展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乡村流动图书车到西部贫困地区,为当地青少年提供读书服务。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向地震灾区、贫困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捐赠图书的活动。 10、2009年从4月开始,中国文明网牵头组织,联合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总工会网站、中国青年网,并会同国内其他相关网站,通过开设专题网页、嘉宾访谈、好书推荐、网上捐赠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11、2009年4月,在北京市开展“读书月”活动。以在农村和打工子弟学校、建筑工地等设立的“益民书屋”示范点为依托,组织进行知识竞赛、读书演讲、阅读征文、图书捐赠等系列活动。 12、2009年11月,在深圳召开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 创造环境为家庭阅读创造好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倡导家庭确定每天全家读书时间。阅读既能益智,也能解决问题。现在有关部门能重视阅读到家庭,的确是将工作做到家了。可笔者觉得工作是否到“家”到“位”,不能只靠号召,还要解决阅读中的实际问题,阅读才能到家入户,入心入脑。 对书市进行治理整顿 首先要解决好书的质量问题。现在的图书琳琅满目,良莠不齐。作为管理者要对书市进行治理整顿,打击非法出版物,同时要将低俗不堪的图书撤离书架,远离家庭,给家庭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其次要解决好书源问题。现在图书价格一涨再涨,一本两本图书,每个家庭还能去买,但读的书多了,要读书,的确很不容易。虽然一些家庭购书不是问题,但要让普通家庭都去读书,就得解决好书的问题。图书成本不高,价格却老高,盗版和原版价格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何盗版价低而原版价高?如果原版也能低一些,盗版还能有利可图?让每个家庭购买书就像上街买菜一样方便,家庭阅读就如同每天吃饭一样离不了。 对网上书屋进行严管 再之要对网上书屋进行严管,现在读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还要网上指点风云。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网上阅读、手机阅读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家人既可以拿本书去读,也可以打开电脑在网上阅读最新最全的图书。但一些阅读网为了吸引读者,低俗之风盛行。这对孩子阅读有影响,也会给家庭阅读带来尴尬。因此家庭阅读不是问题,解决好阅读中书的质量、书源和读书环境才是一个大问题。 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维加相继逝世,西班牙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热爱的文学巨匠,每到4月23日这一天,当地妇女就赠给自己的爱人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朵玫瑰,这种习俗逐渐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流传开来。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又名“世界图书日”、“世界书香日”、“世界阅读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广泛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以此鼓励人们去发现读书的乐趣。 世界图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2009年4月23日,迎来第十四届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地纷纷开展“全名阅读”活动,打造“阅读之城”和学习型社会。 读书氛围1、温总理希望提倡全民读书 2009年2月2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在两个多小时的在线交流过程中,温家宝总理回答了网民提出的30多个问题,赞同一位网民提出设立“全国读书节”的建议。总理说:“毫无疑问,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世界的先进文化,但是如果连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都没有能够学好,就很难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因此,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2、“读点经典”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 一本名为《读点经典》的“口袋书”,最近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读点经典》是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西南大学共同编辑的《读点经典》,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每月一辑,包含古今的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由于开本小巧,方便携带,小册子一经推出便成了重庆多数党政干部和中小学师生随身携带的“口袋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为《读点经典》作的“序言”中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他还巧妙地把《读点经典》比作“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3、于丹教授开讲“文化讲坛” 2009年4月13日,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就“阅读与经典”进行了主题演讲。于丹教授认为,读书养心,它改变的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态度。 “无用的阅读”(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比“有用的阅读”(为知识、为文凭的阅读)更重要,因为它给你心灵的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于丹教授还认为,读书的作用在于确认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把“一碗米”酿成“一瓶酒”。她举例说:“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啊?但是这里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但是,当我们把自己这碗米娘造成一瓶酒,自我价值就会大大提升。《论语》、《庄子》等经典,很多人都想读,却觉得其中隐含着许多古训和典故,所以读起来有困难。于丹教授认为,在阅读经典的时候,我们要把它当成生活的一种提醒,随着自己生命成长,一直在读,最后就能懂。读经典,急不得。读书关键是抱着一种从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