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火眼狻猊
释义

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 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老五。形如狮,喜烟好坐,佛主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简介

【名称】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拼音】suānní 【别称】金猊、灵猊、狻麑。

【出处】狻猊口野马走五百里。--《穆天子传》

相关文献

《大镜物语》:里面狻猊是代表苦海痣。苦海痣为整个耳朵或者耳坠上所出现的的痣称作苦海痣,多出现在耳后侧靠近脖子的那面。常常不为人们注意。脾气倔强,命盘非常不好,身边阻碍很大,小人很多、感情起伏很大、财运很差,事业人生都时常迷茫不如意。化解方法是女士带紫冰银镶嵌蓝绒晶饰品、男士带红竹石饰品。之后请法师用“黄金、赤鱬鳞、影子石、云海石、法体盐”制作成石碑护身符。必须在结印册上按照生日上添加结印:农历3月4月5月出生的需要在结印册添加“石叠结印、千帆团扇结印、云松结印”。农历6月7月8月出生的需要在结印册添加“千与香穗结印、浆草结印、九虹锦声结印”。农历9月10月11月出生的需要在结印册添加“日足结印、夕城结印、冰蝶结印”。农历12月1月2月出生的需要在结印册添加“音无响子结印、羽心结印、南宫橘末结印” 。饰品、石碑护身符、结印三者配合就是风水里的三元风水局,缺一不可。请到法物后3年就可以慢慢消除噩运对自己幸福的影响。

《封神演义》中“西海四圣”中老大李天霸的坐骑。上古神兽之一,战场上凡马见之,屁滚尿流。

狻猊(拼音:Suānní),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 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传说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代表勇猛、威严。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骑,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它款款地享用香火。

另解

兽名。狮子。《尔雅·释兽》:“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郭璞注:“即师子也,出 西域 。”《穆天子传》卷一:“狻猊囗野马走五百里。” 郭璞 注:“狻猊,师子,亦食虎豹。” 唐 杜甫《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象》:“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

唐 牛上士 《狮子赋》:“穷汗漫之大荒,当 昆仑 之南轴,铄精刚之猛气,产灵猊之兽族。” 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手拊雏猊,目视瓜献,甘芳之意,若达于面。” 明 徐渭《天目狮子岩》诗:“一岫插 天目 ,宛尔怒猊狞。” 明 袁宏道《百六诗为丘大赋》之二:“决猊与怒蟒,无以喻吾嗔。”

火眼狻猊,应该是狻猊中的一种变种。

相关历史记载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唐朝牛上士在《狮子赋》写道:

穷汗漫之大荒,当昆仑之南轴。

铄精刚之猛气,产灵猊之兽族。

陆容《菽园杂记》卷二:“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炉盖上。”花蕊夫人《宫词》:“夜色楼台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棱。”觚棱,堂殿上最高转角处。

狮子戏香球--绿釉狮子出香熏

狮子戏香球--绿釉狮子出香熏炉

这尊狮子戏香球--绿釉狮子出香熏,安徽宿松县北宋元祐二

(960--1127年)年墓出土,所属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

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炉时称“出香”。这件出香造型如覆莲座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的莲蓬正好是香炉盖,盖顶为一只名为狻猊的狮形坐兽,蹲在莲蓬果上,前足戏彩球。兽张口,炉烟便从此出。狻猊,为传说龙生九子的第五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故香炉多以为盖。宋时徐兢出使高丽时见过类似的狻猊出香,“上为蹲兽,下有仰莲承之”。这种香熏炉大多摆放在厅堂之中。宋代香文化盛行,对香炉、香料有诸多考究,也体现宋人生活的精致。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

宋代汝窑狻猊香熏,是传统熏炉器物的延续,造型精致生动,古朴典雅自然,令人爱不释手。其总高37cm,足径17cm,出香炉口径18,狻猊座径16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比较讲究,由上部的狻猊蹲兽,下部的莲瓣纹台座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致的香熏,是汉以后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见之物,弥足珍贵。据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炉”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为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此物最精绝。”徐兢虽然所说的是指当时高丽国生产的仿汝窑青釉瓷器。“狻猊”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五,形似狮子,喜静,好坐和喜欢烟火。这尊汝窑狻猊出香,狻猊昂首,张口突眼,獠牙竖耳,牙咬绣带,舌唇上卷,墨彩釉下点睛,脖颈佩有项圈,悬挂着三个铃铛和锁链,狻猊尾巴,呈火焰状镂空尖形,高高翘起于身后,后腿各五只利爪,自然弯曲蹲踞于盖上。盖上呈六瓣莲花圆形,上面堆贴三周,数十颗乳钉和一枚绣球。狻猊凌空飞腾,背上鬣毛施卷,光彩照人。胫部与座面有孔连成一体,炉中燃之香气可从狻猊口中缭绕飘出,施天青釉,开细小纹片,造型大气,极为精美。

下部莲纹香炉,由上下二层构成,上层扁圆形炉身模印三层莲瓣纹,莲瓣纹中又堆贴莲蓬,直口,口沿刻划12组各12齿纹,内折沿边凸起一圈成母口,可承狻猊盖,深腹,平底中有一小孔通气燃香,中部堆贴三龙首,栩栩如生。下层呈倒喇叭状于上层对称模印多层莲瓣纹。圈足外撇,足端无釉,垫圈烧制。灰白色胎、细腻洁净、釉呈淡天青色,莹润如玉、微乳浊呈玉质感,布满细纹开片,气泡“寥若晨星”。其与传世品釉色取胜汝器所不同的是,这套集模印、镂雕、堆贴、刻划、釉下彩融为一体的艺术品,造型高大、新颖独特,极为精致,是件当之无愧的国宝。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出香的丰富了汝窑的器类品种,填补了汝窑烧制工艺的空白。它说明“汝窑无大器”的传统观念值得商榷。此器是徐兢出使高丽所看到的仿汝同类器物,也证实了徐兢描写的可靠性。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狻猊香熏的艺术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其他窑口发现同类作品。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秀美亦可称大件,是汝窑巅峰之作。

宋代汝窑狻猊香熏的出现,其学术价值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传统的青釉系瓷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青釉系瓷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表现在釉色、造型和装烧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汝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瓷器的审美情趣,不再一味地追求瓷器外部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重视器物内在的韵味,创造了一个审美新境界。

小说人物

《水浒传》中梁山第四十九名好汉“地阖星” 邓飞的外号。是襄阳府人氏,因双眼红赤,人称“火眼狻猊”。排梁山好汉第四十九名,地煞星。在梁山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十名。擅长兵器:铁链。一生为人正直,曾救过梁山多名好汉。

姓名:邓飞

座次:49,地煞星

出身:饮马川草寇

使用兵器:铁链

梁山职司: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

出场回目:第044回

邓飞,排梁山英雄第四十九名,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十名。在杨雄、石秀智杀潘巧云、裴如海后,邓飞和寨主裴宣、孟康一起到梁山。宋江攻打祝家庄时,邓飞被祝家庄埋伏的挠钩手捉去。后宋江打败祝家庄,救出邓飞。在征讨方腊时在杭州被石宝砍死。

上梁山原因

邓飞,盖天军襄阳府人氏,因双眼红赤,人称“火眼狻猊”。邓飞因运送花石纲受提调官欺压,一怒之下杀了提调官,在饮马川落草为寇。杨林和戴宗路过饮马川时,被贴面孔目邓飞和玉幡竿孟康截劫,但杨林认出打劫者是旧相识邓飞,便招邓飞和饮马川的好汉都上梁山去了。在第二次攻打祝家庄时,邓飞被祝家庄的埋伏捉拿,但宋江打破祝家庄,救出邓飞。后随卢俊义攻陷方腊的杭州独松关后,再进军城北,邓飞为救索超而被方军石宝一刀杀。

所救之人

邓飞救裴宣

裴宣本是京兆府的一个小官,人称“铁面孔目”,为人正直。因得罪了知府,被发配沙门岛。途经饮马川时,被邓飞、孟康救下,推举为饮马川寨主。戴宗、杨林在饮马川与裴宣相会后,裴宣等就归顺了梁山。裴宣在梁山做定功赏罚军政司官员,排座次时,为第四十七位好汉。一生专记人功过,铁面无私,威望高。受招安后,被授武奕郎兼都统领。

原文:“不瞒兄长说,也有一年多了。只半载前,在这遇着一个哥哥,姓裴,名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山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亦会拈使棒,舞剑轮刀,智勇足备。为因朝廷除将一员贪滥知府到来,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从我这里经过,被我们杀了防送公人,救了他在此安身,聚集得一二百人。这裴宣使得好双剑,让他年长,现在山寨中为主,烦请二位义士同往小寨,相会片时。

邓飞救秦明

史文恭在被卢俊义活捉之前,曾与霹雳火秦明交战,秦明后股上被挨了一枪,若不是吕方、郭盛、马麟、邓飞四将拼命抢出,就会死在史文恭手中。

原文:在《水浒传》第六十七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史文恭,史文恭、苏定主张不要对阵。怎禁得曾升催并道:要报史雠!史文恭无奈,只得披挂上马。那匹马便是先前夺的段景住的千里龙驹夜玉狮子马。宋江引诸将摆开阵势迎敌,对阵史文恭出马。宋江看见好马,心头火,便令前军迎敌,秦明得令,飞奔坐下马来迎。二骑相交,军器并举。约二下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后腿股上早着,倒口下马来,吕芳、郑盛、马麟、邓飞四将齐出死命来救。虽救得秦明,军兵折了一阵;收回几军,离寨十里驻扎。

所用武器

链子锤属于软锤,分锤身、链两大部分。锤形如小瓜,多为铜铁所制,链长三尺五寸。链尾有环,可以套于手中。汤隆的铁瓜锤就是此物。铁链可以算是链子锤的近亲。这种武器攻击性很强,对手很难防御,但是由于自身软性的,所以自己的防御也不怎么好。这样的武器只有某些很有性格的好汉才敢用,比如邓飞,此公最后被石宝砍死,足以说明这种武器在防守上的脆弱性。但是链子锤的优势在于:能远击对手。汤隆的铁瓜锤,邓飞的铁链都曾在对手逃跑时击中其后脑瓜。

武力指数

能于战场上救人者,武力不该很差。因为救人的同时,你首先得保证能自救,邓飞最后身死,也验证了这一点(对手太强,无法自保)。记得有人说过,孔明孔亮守护中军,不是因为其本事好,而是因为他们是宋江的爱徒,是宋江嫡系的嫡系。不然,若中军有变,凭二人武艺,自救尚且难保,何有闲暇救护宋江哉?当然,邓飞的武力(马战)光凭救人一处,再加上多次出征的实情,进行推论,还是不够的,需要有更为直接的战例来说明。

在《水浒传》中有载:卢先锋喝道:“此非汝战败之罪,快换马来战!”孙安换马,又与卢先锋斗过五十余合。卢先锋佯败奔走,诱孙安赶到林子边,一声炮响,两边伏兵齐出,孙安措手不及,被两边抛出绊马索,将孙安绊倒,众军赶上,连人和马,生擒活捉。北阵里秦英、陆清、姚约三将齐出,救夺孙安,那边杨志、欧鹏、邓飞齐出接住。六骑马捉对儿厮杀,到间深处,只见杨志大喝一声,只一枪,将秦英搠下马来。陆清与欧鹏正斗,被欧鹏卖个破绽,赚陆清一刀砍来,欧鹏把身一闪,陆清砍个空,收刀不迭,被欧鹏照后心一枪刺死。姚约见二人落马,拨马望本阵便走,被邓飞赶上,举铁链当头一下:把姚约连盔透顶,打个粉碎。

由于秦、陆、姚三将处于同一级别,以他们共作为一个参照物,那么杨志强于欧鹏,欧鹏强于邓飞。如果说武力上,关胜之流为上上等,杨志为上等,欧鹏为中偏上等,那么邓飞则是中略偏上等,当与马麟持平(百十人近身不得)。

与欧鹏的武力比较

欧鹏:

战平扈三娘

原文: 欧鹏见捉了王英,便挺枪来救。一丈青纵马跨刀,接着欧鹏,两个便斗。原来欧鹏祖是军班子弟出身,使得好一条铁枪,宋江看了,暗暗的喝彩。怎的欧鹏枪法精熟,也敌不得那女将半点便宜。

被栾廷玉杀败

原文:

欧鹏便来迎住栾廷玉杀。栾廷玉也不来交马,带住时,刺斜里便走。欧鹏赶将去,被栾廷玉一飞镖,正打着,翻筋斗下马去。

被庞万春射死

原文:

两军各列成阵势,庞万春出到阵前勒战。宋军队里欧鹏出马,使根铁枪便和庞万春交战。两个斗不过五合,庞万春败走,欧鹏要显头功,纵马赶去。庞万春扭过身驱,背射一箭。欧鹏手段高强,绰箭在手。原来欧鹏却不提防庞万春能放连珠箭,欧鹏绰了一箭,只顾放心去赶。弓弦响处,庞万春又射第二只箭来,欧鹏早着,坠下马去。

邓飞:

战平扈三娘

这个扈三娘可是非同小可,战十合便将王英擒住。虽然有王英分心的因素,但实力不足还是战了大头。欧鹏能与她战平,实力实在不俗!

被栾廷玉杀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栾廷玉明显是诈败。因为即没有“败走”之类的字眼,也没有交锋,只是“栾廷玉也不来交马,带住时”就走了。何况他还使了暗器,

被石宝砍死

原文:

邓飞急去救时,石宝马到,邓飞措手不及,又被石宝一刀,砍做两段

这邓飞唯一的战例又成为无效了。“邓飞措手不及”说明他是被偷袭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