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泉州轻轨4号线 |
释义 | 泉州轻轨4号线: 具体线路: 城铁洛秀站—石井,支线:城东—河市。 主线由城铁洛秀站,经规划白沙产业服务中心,跨洛阳江至城东组团的华侨大学,利用漳泉肖铁路部分路段后,沿万安西路—东湖路—温陵路,跨晋江后至展览城,之后经清濛开发区,向南接世纪大道,经晋江市中心区、五里安海、水头镇,终于石井,长66.2公里。 支线主线安吉路站起,沿万虹公路经双阳,终于河市,长为14.8公里,4号线总长为81公里,其中利用漳泉肖既有线为5公里。 敷设方式: 城东段利用漳泉肖铁路段,由于两侧建筑均已形成,为避免分隔城市,建议采用高架形式,进入东湖街、温陵路采用地下线,过晋江后均采用高架形式。 城东作为泉州未来的宜居新城区,交通、教育、公园等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将规划得十分完善。 昨日,泉州市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记者从会上获悉,城东片区除高速路、快速路外,还规划建设轻轨,轻轨4号线将在该片区设置4个站点。此外,城东片区还将规划建设一大批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众多公园和停车场。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洛阳江江滨路,南至桃花山东海观音寺,西至规划61号路,北至《泉州市洛江区万安—双阳片区控规》南侧规划界限。规划人口为18万人,总用地规模为1787.3公顷。 交通:轻轨4号线穿越城东片区 作为泉州新区的城东组团,将打造便利的交通环境。除高速路、快速路外,还规划建设轻轨。 规划区内道路依托纵向的61号路、国道324线、东西铺道、安吉路、丰海路及横向的南环路、海韵路、通源街和城东街,形成“五纵四横”的方格网状城市道路系统。 规划的轻轨4号线穿越本区,结合国道324东侧绿化带及城东街设计,预留轨道交通线路及站场用地。本规划区内设置4个轻轨站点,分别是位于国道324南段仕公岭处的城东53号路站、位于华大火车站旁的城东48号路站、位于华侨大学正大门旁的华侨大学站,还有一处位于安吉路与城东街交叉口。同时,轻轨站与公交站点、出租车站点及停车场,进行无缝衔接,打造综合换乘枢纽,方便居民出行。 教育: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 控规提出,城东新建3所完中、5所小学和多所幼儿园,保留并扩建现状城东中学、华大附中、第八中心小学、第五中心小学、鹤山小学和浔江小学,蓬莱小学与东星小学进行重新选址布点。 据了解,上述的新建学校,包括泉州第五中学城东新校区、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新校区、泉州市丰泽幼儿园新校区。 设计人员介绍,届时城东片区的教育科研设施,将均匀分布于片区内,包括华侨大学、海事学校、泉州少体校、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等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 居住:6处原居民区进行原址安置 宜居新城,是城东的主打。规划的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通源街以南、高速路以东和国道324线以西这两个地块,以及西福、法花美两个社区内。 根据《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华大城景协调区保留新埔社区,保留的村庄用地17.76公顷,现有合法建设用地不再扩大。华大城景协调区内法花美、南埔、城东、新前社区及霞美社区、东星社区的下石井实行原址安置;其他村庄结合区域建设逐步搬迁至各安置区。同时,对西福安置小区、海西时代新城、福炼生活区、美仙山安置小区和东风花园城等在建及2008年后已建居住小区予以保留。 此外,结合海峡体育中心,规划布设商业用地,即在海峡体育中心南侧,以及国道324线与通源街交叉口东南侧地块,兼容居住功能及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用地。 公园:规划建设9座公园 城东片区将布设9座公园。 规划区内,将结合自然山体、滞洪区水面、文保古迹,打造7座各具特色的市级公园和片区级公园。滞洪区公园(暂定名),利用滞洪区水面,结合乌屿码头遗址,打造健康休闲的滨江滞洪区游乐公园;青莲寺公园,结合青莲寺、文保单位、6棵古榕树,规划青莲寺风景名胜公园;玉兰公园(暂定名),利用候鸟保护区西侧山体,结合其内部的东海观音寺等特色景点进行打造。此外,还有纪念公园、南埔山公园、碗窑公园、法花美公园。 规划还布设2座街道级公园,即位于华大街道办事处南侧的北渠公园,位于第二实验小学北侧的埭头公园。 公共设施:规划18处停车场 以居住为主的城东组团,停车场布设备受关注。控规提出,规划社会公共停车场18处,优先考虑设施在公共活动较为频繁的集聚区、商业区周边,结合大、中型公共设施用地布置,鼓励兴建立体停车设施,鼓励对绿地广场等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利用。 规划加油、加气、充电站4处,分别位于西福立交口处、南埔山东侧324国道旁、安吉路南侧大坪山隧道口处,以及东辅路公交场地用地内。 此外,片区内文物古迹用地,包括乌屿码头遗址、魏氏家庙、寡妇墓、施琅墓道碑、宋东窑遗址、《晋澄李先生祠记》、《万公惠乡碑记》等处,规划结合片区内公园绿地进行控制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