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ǔ niè
注音:ㄑㄩˇ ㄋㄧㄝ ˋ
在上古时代,曲蘖只是指一种东西,就是发霉发芽的谷粒,即酒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酿酒技术的进步,曲蘖分化为曲(发霉谷物)、蘖(发芽谷物),用蘖和曲酿制的酒分别称为醴和酒。“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文字对应关系来看,可以理解为曲酿酒,蘖作醴。
酒的代称。本意指酒母。亦称“麴蘖”。
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
杜甫 《归来》:“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
苏拭 《浊醪有妙理赋》:“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于是病转入胃,日渐一日,煎熬津液,变成酸汁,胃口有如醋甕,胃中之热,有如曲蘖,俟谷饮一入,顷刻酿成酢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