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邱二村
释义

邱二村1992年,全村522户、1553人,有耕地950亩。1983年1月,泗港村并入邱二村后,增加206户、550人,增加耕地700亩。邱二村位于宁波市东郊的平原水网地带,村庄散落在鄞东首镇邱隘集镇上。

简介

隶属于鄞县邱隘镇。距市中心仅7公里。702省道公路穿村而过,北仑铁路、329国道公路和鄞东后塘河平行地自西向东在村前后穿越,352、355两路公共汽车连接市中心。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位置

邱二村位于邱隘镇镇区中部(不含后并入村的镇区西北部的徐村、泗港),1956年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以邱一高级社为始,自北向南依次排序,因邱二村地处邱一之南,位于镇区中部,又后于邱一命名,故取名为邱二高级社,并以“邱二”沿用至今。 特产雪里蕻咸菜,即“雪菜”、“咸菜”、“咸齑”。邱二村是“邱隘咸菜”的重要产地,腌制的咸菜,又名“邱隘咸齑”,色泽黄亮,鲜口脆嫩,清香可口。不但畅销本地城乡市场,还远销国内许多省、市。20世纪50年代还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名闻遐迩。

著名人物邱舜徽,字师礼,谥文宁,系宋刑部侍郎兼敷文阁学士庄肃公邱充5世孙,宋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历官散骑常侍,以资政殿学士知明州。甬上孝子邱绪、诸生邱凤英、中书舍人邱子章为其后。后分7派,分别居邱隘周江岸、慈溪松浦、镇海蛟川、奉化、象山政实乡、镇海严家庄及苏州等地。

古迹文物(庙社)有择木庙,位于邱隘庙新路。1925年7月10日,在竺清旦指导组织下,邱隘农民在择木庙成立择木庙农会,推举吉泰、郑福生、邱锡生、竹生为委员,是中共领导的宁波地区最早的农会。建国后,为粮站仓库,后为生产队仓库。钱志作择木庙。1984年拆除,改建仓库。

邱二村距镇政府东0.1公里。村民主姓邱。宋咸平五年,刑部侍郎兼文阁学士邱允(庄肃公),扬州无锡人氏,其子邱舜徽(字师礼,品行文宁)中进士,任敬骑常侍、资政殿学士,后到明州任刺史,遂迁居邱隘。1953年,进入初级社时,今邱一村取名“邱一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因地理位置处于邱一村之南,以北向南排序得“邱二社”。泗港口距镇政府驻北1.8公里。村民主姓邱,与邱二邱家同宗。以村四面环河,即:南为长河塘、北为后江、东为今泗港河等,故得名泗港口。

粮食基地

邱二村是鄞县重要的高产商品粮基地。土壤肥沃,并有浙江第一淡水湖-东钱湖水源依托,为水稻稳产高产奠定基础。宁波人有句俗语儿子要亲生,田要买东乡。1949年以来,一直是市(地区)、县粮食高产示范基地。但是在过去单一农业经济模式经营下,田少人多,效益低下,尽管粮食产量年年位列前茅,但仍摆脱不了集体空、社员穷的困境,社员们是草荒心勿急,稻大心勿热,烂腐邱二远近闻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邱二村带来勃勃生机,特别是近十年,邱二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1992年,工农业总值达到1.12亿元,拥有集体资产7200多万元,人均收入3000余元。1987年以来,先后接待了前来参观、访问的日、美、英、德、意等近20个国家的40余批国际来宾。李鹏、田纪云、丁关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邱二村时,对邱二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农业规划

邱二村领导视察

80年代以来,邱二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崛起、腾飞三个阶段。1981-1984年,邱二村开始起步,农业从包产到户推进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业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划出200亩耕田发展多种经营,组建7个商品粮生产的家庭农场及特种水产养殖、果艺、畜禽、温室蔬菜4个专业农场。这样,使农业路子越走越宽,经济效益也成倍增长。1989年以来,是邱二村经济腾飞阶段。邱二村开始全面走向市场。创办占地326亩的商品基地,开辟葡萄园、桔园、花木场、大棚蔬菜、畜禽场、特种水产养殖场。其中养殖古巴牛蛙场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牛蛙养殖场。建立引发公司牛蛙研究所、绿色食品开发研究所。把传统的邱隘咸菜改为精制包装咸菜。走科技兴农的道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聘请水稻专家组建民办水稻科研机构。在113亩水田上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的实验工作。

工业发展

邱二村村办企业从一家濒临倒闭的五金加工厂起死回生,又新办了洗衣机附件厂、液压机厂、铝合金门窗厂等一批新厂,参与市场竞争而逐步成为集体经济的支柱力量。1985-1988,是崛起阶段。工业上大力发展横向联营企业,创办邱隘引发实业公司,向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企业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创办新的工业实体。村办第三产业开始启动,1986年4月,宁波市第一家村办宾馆--鄞县绿色宾馆落成开业。

建立300亩面积的工业开发小区,成立宁波引发企业集团公司,现有2个中外合资企业;2个国集内联企业,3个全资企业,共吸引外资760多万元。现在集团公司有直属企业12家,下属企业46家。199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800万元。第三产业由小型的服务性行业发展成为上规模、跨地区的主导产业。现有企业20家,并向大中城市进军。1992年,投资2500万元,在宁波购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凤凰购物中心,使第三产业又上新台阶。

教育事业

邱二村十分重视全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原先邱二村村民的文化水平都很低,有些生产队没有人当会计,只能请外地人来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以教育为本。为此,投资27万元,于1991年建成了在村级学校中算得上最漂亮、设施最齐全,面积为759平方米的邱二村完小教学楼。本村学龄儿童入学,免除学杂费;每年还给学生免费发放校服两套。在邱二村小学任教的教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福利费每年不少于600元。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该村已连续多年没有出现流生现象。

1991年,邱二村投资24万元,建造了村文化中心,建筑面积为602平方米,内设影剧院、录像室、卡拉OK厅、乒乓房和图书馆,另外还办起了村老年茶室,凡60岁以上的本村老年人,都可免费在该茶室喝茶娱乐。

村庄状况

邱二村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其中农业284万元,工业4800万元,第三产业6116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08.32万元。固定资产5857万元,各种生产、营业、办公用房64000平方米。年内提供商品猪860头,牛蛙2万公斤,葡萄20万公斤,邱隘咸菜100万公斤,为国家作出贡献。集体经济的增强,社员个人收入的增加,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建造第二代新房5.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村民有小客车2辆、摩托车20辆。家家有彩电、冰箱,5%农民还装上空调。男子55岁、女子50岁开始享受劳保,平均每人每月36元,高的上百元。村里拥有奔驰、奥迪、桑塔纳等小轿车15辆、面包车1辆、大客车1辆;国际直拔电话18部,传真机2台,国内直拔电话168部。至今全村已铺设自来水主管14800米,下水道9650米,水泥路面22500平方米。村里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村花-广玉兰绿荫成林,1992年被评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村内有黑板报18块,宣传窗32个,订阅党报和各种刊物计30余种440多份。适合青年活动的有卡拉OK厅,为老年人建造了活动室。栽起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现在村里引进各类技术人才160余名,外来子、外来妹1500多人。共同为推进邱二村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奉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