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冯班小楷书苏东坡诗卷 |
释义 | 《书苏东坡诗卷》是明末清初诗人冯班小楷作品。此作布局疏朗有致,气韵生动。清雅中不失劲键,工稳中不乏张力。该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中文名:书苏东坡诗卷 作者:冯班 类别:书法 出处:八月十五日看潮 年代:清代 规格:纵21.2厘米,横428厘米 基本信息【书体】小楷 【材质】纸本 【收藏机构】南京博物院收藏 作品赏析冯班书法正、草、隶、篆四体皆工,尤其精于小楷。小楷书写是件难事,创作时需要保持一种恬静的心态。正如前人所言:“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只有这样,头脑才能保持冷静与清醒,让理性全然控制创作。这件作品是冯班的楷书精品。从冯班末款“天雨无事写坡诗”中,可以看到他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创作的。冯班这幅作品娟秀清雅,有晋唐人风致,结字端庄润丽,气定神闲。综观其体势大局,似以王献之“玉版十三行”为基,并融入欧楷笔意。线条看似平静,却隐藏着丰富的变化。作品气息高雅,散发出来自其出色文化修养的某种精神力量。作者并未创造出新的技巧,但通过恰当的用笔和对节奏的把握,体现出与他人之作不同的意境。作品字多文长,书写时自然会有错漏处,冯班就在纸上直接添加、改正,一任自然。他并不追求单个字形与每一点画的完美,而是讲求个性的发挥。 冯班为人谦和,在此作之末,竟写有自己“眼昏笔倦,字丑,无足观也”之语。书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它只依靠点线的运动、组合来表现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可以想见,这种看似简单不过的笔墨点线在纸上的运动和组合,其中包含着多少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苏东坡论书法有“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的说法,以美人、美玉为例,言说书法道理,强调书写不要讲究面面俱到,而应重在通过结字或作品风貌来展现自身的独到见地。冯班的做法正与之相契合。 作者简介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老人、双玉生,常熟人。明末诸生,为钱谦益弟子,虞山诗派的主要人物。入清不仕,与兄舒齐名,时称“二冯”。为人落拓,性不谐俗,歌哭无恒,因排行第二,时人称为“二痴”。论诗讲究穷源溯流,《诗》300篇以下一考其根底,明其变化所自。力诋严羽,著《严氏纠谬》,尤不取江西派,而好李商隐与西昆体。钱谦益称其诗“沈酣六代,出入于义山、牧之、庭筠之间”。工书法,四体皆精,小楷尤胜。有《冯氏小集》、《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等。近代张鸿辑有《常熟二冯先生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