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平鼓书 |
释义 | 简介高平鼓书最早也叫 “鼓词”,从艺者都是盲人。早期表演形式是干板鼓书,以说为主,近似说书,没有音乐伴奏,也就是一鼓一板一梆子。解放后,高平鼓书有所改革,加入器乐伴奏,加进上党梆子、上党落子、钉缸小调和高平秧歌的曲调,演变为以唱为主。但演唱时仍以鼓、板击节为主,仅在说唱尾音处加些过门弹奏。曲调富有地方特色,边说边唱。唱词无固定格式,有时一句“贯口”可长达百余字。唱本多系历史传统故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平鼓书作为地方上的一种说唱艺术曾经十分流行,用高平鼓书所演唱的赵树理的作品《谷子好》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1952年组织了盲人宣传队,后改成高平县曲艺队。高平鼓书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艺人,当数盲人申富才、刘水娥夫妇,盲人申富才、刘水娥夫妇的演唱会多次被录制成磁带和唱片。农闲季节是高平鼓书艺人们最忙的时候,上门约请说书的人络绎不绝。鼓书艺人们师徒结伴,自背鼓板,相偕相牵,四处说唱。按照当时习俗,凡为家户说唱,多在家庭院落中进行;凡是公演,则多在庙会集市或街头、巷尾进行。鼓书艺人除能说会唱外,更兼对各种乐器的熟练演奏,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真是“三两人就一台戏”。 代表作品《三侠五义》、《济公案》、《岳飞传》、《瓦岗寨》、《让座》、《根库巧栽摇钱树》、《会亲家》、 《谷子好》 成就高平鼓书更着重喻理寓教。在教育群众、引导生产、活跃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过十分有益的作用。高平鼓书深受老百姓喜欢,演唱的节目也被录制成唱片广为流传,申富才等的表演多次受省、市褒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