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堰村 |
释义 | 1 河南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下辖村秦堰村,中国村级组织名,现已经发现2个: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政府北0.5公里处,辖沙湾、高堰、秦堰、赵堰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43户,2986人;宁波市慈溪市横河镇秦堰村,横河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由17个自然村组成:秦堰桥、邱家、何家道地、西江堰、叶家、新楼屋、老新屋、湖西门、西朱、山头、严街、后沈家、羊淘里、荷花池头、王家畈、郑庵里、紫林庵。村委会驻地新楼屋,辖村民小组46个。2002年常驻户口1505户,4546人。 中文名称:秦堰村 行政区类别:村级组织 所属地区:县、镇 下辖地区:组 面积:4-5平方公里 人口:2-6千人 ◎ 基本概况该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政府北0.5公里处。东依老白河与沙堰镇北村隔河相望,南依老白河与翟庄村隔河相望,西与樊集乡肜庄、刘庄接壤,北与贺庄相毗邻,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5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秦堰村地处老白河西岸,地势平坦,略显北高南低,临近一级省道S103线,樊集、上庄、歪子公路从境内东西穿过,村内外有3条礓石主路连结4个自然村,交通便利,村镇规划布局合理有序。 ◎ 地理状况村东紧傍白河大堤,大堤内外芭茅、芦苇丛生,树木茂密。该村以东为沙质土壤,村西黄土壤。其中沙土占30%,黄土占70%,土地肥沃,适宜小麦、花生、棉花、玉米、芝麻、猕猴桃等作物生长。全村有堰、塘、池近百亩,在白河岸边种植有竹林、芦苇、中药材等,沟路渠树2.5万株。 ◎ 辖区/管理该村辖沙湾、高堰、秦堰、赵堰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43户,2986人,其中,男1518人,女1468人;均为汉族。村干部6人,组干部23人,党支部设12个党小组,党员71名,村支部、村委会办公场所规范,组织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 基础设施村内建设规化合理,村内房屋上排上线,标准一致,整洁美观,主干道均已硬化多数为水泥路面,向东500米直达南新路向西4000米,通往樊集、上庄等乡镇,交通便利,村内文化、卫生设施完备,通讯、电力、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村居民生活环境较好。 ◎ 主要经济秦堰村北临贺庄花生交易市场,东接镇区主要经济模式为花生加工销售,商业、服务业、加工业、运输等,从事花生加工的农户70户,车辆设备200余台套,村内建有预制厂3个,面粉厂1个,其它4型加工设备600余台套,村域经济发展迅速,年工农业总产值6208万元,其中工业总值4155万元,农业总产值2053万元,人均纯收入3335元。 ◎ 特色产业作物种植以小麦、花生、棉花、玉米种植为主,蔬菜大棚20个,品种主要以黄瓜、茄子、辣椒为主。秦堰村民高喜信,从湖北果茶研究所引进“金魁”猕猴桃进行试种6.7亩,这是新野县沙堰镇第一家种植猕猴桃户。后村民相继引进了猕猴桃进行了种植,聘请果茶研究所李明亮为技术顾问,猕猴桃种植已成为全村,乃至全镇农民增加收入的一大亮点。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全村农业经济的振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2300亩,总产50万公斤;花生2400亩,总产67.2万公斤,亩产280公斤,粮食比80年代初增长33.3%。花生则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林果栽培 村在沟、路、渠四旁栽有柿子、梨、枣、桃、梅、葡萄、猕猴桃、银杏、杜仲,全村的果品收入在100万元以上,村另有树木2.5万株以上。 畜牧养殖 有养鸡场1个,年产鲜蛋1.8万公斤,养猪大户15个,饲养1800头,全村养牛户达287户,养牛576头,畜牧业总产值1028万元。 2 浙江宁波市慈溪市横河镇下辖村◎ 基本概况该村位于横河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东邻龙泉村,南与梅湖村、童岙村交界,西接石堰村,北面同马堰村相连,总面积4平方公里。2001年2月由原秦堰、湖西门、王家畈3个村合并建立新秦堰村。由17个自然村组成:秦堰桥、邱家、何家道地、西江堰、叶家、新楼屋、老新屋、湖西门、西朱、山头、严街、后沈家、羊淘里、荷花池头、王家畈、郑庵里、紫林庵。村委会驻地新楼屋,辖村民小组46个。2002年常驻户口1505户,4546人。民族有壮族5人,布依族6人,苗族2人,彝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全村姓氏以杨、王、诸3个姓居多,其余有孙、朱、邱、赵、胡、叶、华、严、何、沈等姓。村内有横跨东横河南北的秦堰桥,村因桥名。据《余姚县志》记载:古秦湖,在秦堰村,相传为隐居胜地,山明水秀,风景极佳,犹如“人在明镜走,鸟在画屏飞”。 ◎ 基础设施境内地势,南部多山丘,北部平原,东横河以东西方向横贯全村,省道公路浒溪线东西向横穿村境。全村有宽6米以上公路两条,秦横公路接杭甬高速公路慈余连接线,秦湖公路通村南北,村道已浇水泥路面4550米。村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72辆,客货运输汽车30辆,小轿车45辆,摩托车1204辆。过境主要河流有东横河,其南北向支流有湖西门江、新楼屋江、邱家江、长石板桥江,均通后大江,水系成网,排灌方便。桥梁有秦堰桥、西湖闸桥、杨郎桥、龙泉桥、叶家桥、汇龙桥等25座。山丘集中在南部,有楼房里,孙家尖,罗圈,龙回山,活审山、毛竹山,庙山,畚箕山,老虎窠,庙弯山,沙石亭,燕子窠,石门头等,群山连绵起伏。 ◎ 经济状况农业 全村有耕地3637亩,山林3800亩,耕地种植粮棉为主。取消粮棉统购任务以后,实施农业产改,扩种水果、苗木、蔬菜。全村已无棉田,农田以种口粮为主,改单季稻,冬春以种草莓、蔬菜为主。粮食亩产曾达到1616斤(1981年),棉花130斤(1984年)。山林以种植杨梅为主,全村达1500余亩,年产量达到过600吨,亦种植柑桔、茶叶、毛竹等经济作物。2002年粮食总产量1497.5吨,油料总产量126吨,瓜果蔬菜总产量2931吨,农业总产值1156万元。 工业 全村有企业82家,其中年产百万元以上企业16家,产品以五金、电器、饮水器、塑料制品等为主。从业人员1698人,2002年工业总产值13216万元,利润1066.83万元。 第三产业 2002年,村民从事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商业的人员1276人,年收入1511万元。全村总收入15883万元,人均年收入5908元。 ◎ 科教文卫村内有完全小学1所,设7个班,幼儿园2所。有在校大学生4065名,已毕业大学生67名。有老年活动室3个,占地270余平方米。3个农贸市场,固定摊位49个。 ◎ 旅游资源境内湖西门自然村以南约150米的湖头山东麓,有一处隋唐时代的古窑址。湖西门闸口清代乾隆十九年(1794)立有“奉宪禁垦烛溪湖”碑一块(现已拆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