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凤白
释义

秦凤白(1959—),男,汉族,陕西凤翔人,1982年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理学学士,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奇台工作站高级教师,任教电大开放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

秦凤白一直潜心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研究。1997年,独立提出“劳动商品化”的科学范畴,分析论证了劳动的商品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运用数学模型准确而严密地分析了现代社会三大部类生产的实现条件;2002年,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科学命题,分析论证了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2007年,首次提出“二理矛盾”和“二劳矛盾”的科学思想,分析论证了“二劳矛盾”与 “二理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基本矛盾“二分矛盾”与“人的活动”之中介范畴,二分矛盾即分工与分配的矛盾、二劳矛盾即劳动力与劳动的矛盾构成了人的活动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结合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基本动力。秦凤白认为:通过劳动力与劳动的矛盾关系命题这一中介,商品本体论、商品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人学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一个融合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崭新哲学体系。

秦凤白主要论文:《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商品化的必然性》(《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2期)、《分工与分配的矛盾是人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契合点》(《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廓清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力与劳动的若干基本关系》(《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劳动力与劳动的矛盾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矛盾》(《理论纵横》2010年第5期)、《现代社会三大部类生产实现条件的模型分析》(《理论纵横》2011年第1期)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