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茄子立枯病 |
释义 | 茄子立枯病是茄子幼苗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茄子苗床。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光照少的年分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 症状茄子立枯病在苗期发病,一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在病苗的茎基部生有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干腐缢缩,初期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病苗枯死立而不倒,故称立枯病。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拔起病苗丝状物与土坷垃相连。 发病规律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侵染所致。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繁殖。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带菌堆肥等传播。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24℃左右。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2~4月。感病生育期在幼苗期。 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过密、幼苗生长衰弱、土壤酸性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的年分发病重。 防治措施土壤处理 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克,处理方法同猝倒病防治的土壤处理。或太阳能消毒,即在夏季高温季节,每667米,铺施碎稻草或麦秸1000~2000千克,或马粪750千克,混合后耕地、灌满水、覆盖地膜,最后密闭大棚,使土温升高,保持地下20厘米处地温在45℃以上20天。此法可以杀死土壤中大部分病菌,同时也可杀死地下害虫,并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植物生长。 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农业措施 提倡用营养钵育苗,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育苗,播种后一般不浇水,可采用撒施细湿土的方法保持土壤湿度,若湿度过高可撒施草木灰降湿,注意提高地温。夏季育苗可采取遮荫措施,防止出现高温高湿条件。苗期喷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茄子立枯病能力。 药剂防治 茄子立枯病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喷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5%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