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桥头自然村 |
释义 | 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遮岛镇桥头自然村桥头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遮岛镇弄么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遮岛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3 公里,距离镇4公里。国土面积0.79平方公里,海拔1013米,年平均气温18.3 ℃,年降水量1436.7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207亩,其中人均耕地1.27亩;有林地1600亩。 ◎ 村情概况桥头自然村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户,有乡村人口175人,其中农业人口163人,劳动力9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5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8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3万元,占总收入的41.8%;畜牧业收入8.22万元,占总收入的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4头,肉牛9头,肉鸡347只);渔业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的8.8%;林业收入1.51万元,占总收入的2 %;第二、三产业收入22.02万元,占总收入的29.6%;工资性收入1.32万元,占总收入的1.7 %;其他收入3.87万元,占总收入的5.2%。农民人均纯收入251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3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 4.3%),在省内务工1人,到省外务工3人。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2亩(其中:田46亩,地161亩),人均耕地7.4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9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63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3户通自来水。有23户通电,有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72.7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54.5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4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8辆,摩托车22辆。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3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6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为主,有2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085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72万元,占总收入的45.19%;畜牧业收入3.06万元,占总收入的20.5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5头);渔业收入1.13万元,占总收入的7.6%;林业收入0.84万元,占总收入的5.65%;第二、三产业收入1.06万元,占总收入的7.13%;工资性收入1.34万元,占总收入的9.01%。农民人均纯收入2251元,农民收入以粮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3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2.13%),在省内务工2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7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5.19%。该村目前无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橡胶、茶叶产业。未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7户,共乡村人口107人,其中男性50人,女性57人。其中农业人口97人,劳动力60人。该村是瑶族村,瑶族人口92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5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53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4人。 该村无卫生室,村民的看医就病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4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洒代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易武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00公里,距离中学1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人,其中小学生15人,中学生3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56.1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79.79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本村公益事业建设未向群众统一筹资,无“一事一议”筹资额。年末集体总收入0.08万元,有固定资产2.1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务公开、财务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党员总数1人,党员中男党员1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居住环境差,生活困难、村内道路无硬化,无文化娱乐场地,经济收入无支柱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农田水利建设,解决种粮难;做好村卫生路,发展橡胶、茶叶;转变思想,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知识。 2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曙光乡桥头自然村◎ 村情概况桥头自然村隶属于曙光乡田房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曙光乡西边,距离田房村委会0.50 公里,距离曙光乡12.00公里,是田房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2.09平方公里,海拔1,506.00米,年平均气温16.5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73.50亩,其中人均耕地0.45亩;有林地1,520.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8户,有乡村人口372人,其中农业人口372人,劳动力1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3人。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41.7%;畜牧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29.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0头,肉牛32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6.25%;第二、三产业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10.42%;工资性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12.5%。农民人均纯收入9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0人(占劳动力的28.9%),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50人。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3.50亩(其中:田74.00亩,地99.50亩),人均耕地0.4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52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1,280.00亩,其他面积160.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等五通,该村无路灯。全村有78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7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8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户(分别占总数的35%和 3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3辆,摩托车9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0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等五通,该村无路灯。全村有78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7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8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户(分别占总数的35%和 3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3辆,摩托车9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0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0头,肉牛32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5%;工资性收入27万元,占总收入的27%。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3人(占劳动力的36%),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50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2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78户,共乡村人口372人,其中男性183人,女性189人。其中农业人口372人,劳动力173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29人,汉族143人,其他民族 0 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72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2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孔不入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 %。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桥头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曙光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12.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6 人,其中小学生29人,中学生7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 年被 评为“ ”等等。(适当增加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情况)。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0.82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集资收支情况。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女党员0人。该村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本村或是设在村委会),团员2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口多,民房破旧,生产落后,没有支柱产业支撑.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计划种植核桃100亩,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养猪150头,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000元. 3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面甸镇桥头自然村◎ 村情概况桥头自然村隶属于面甸镇阎把寺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面甸镇政府西边,距离阎把寺村委会1公里,距离面甸镇政府16公里。国土面积有2.79平方公里,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24.3℃,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洋葱、脐橙等农作物。有耕地217 亩,其中人均耕地0.7亩;有林地3000 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83户,有乡村人口314人,其中农业人口314 人,劳动力 2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2人。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7亩(其中:田187亩,地30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水稻、洋葱等作物;拥有林地30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76亩,主要种植脐橙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0亩;荒山荒地150 亩,其他面积8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四通,村内没有安装路灯。全村未通自来水,有83户饮用井水,有8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83 户通电,村内未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和96.3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6户(分别占总数的 55.42%和31.33%)。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6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6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2 辆,摩托车 1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1户;村内未建有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7 亩,有效灌溉率为86.1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1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3.0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4.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62.30%;畜牧业收入 64.00万元,占总收入的34.9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55头,肉羊4头,鸡400只);第二、三产业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2.19%;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55%。农民人均纯收入331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人(占劳动力的0.49%),在省内务工。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61.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3.3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脐橙种植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洋葱、甘蔗等种植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83户,共乡村人口314人,其中男性156人,女性158 人。其中农业人口314人,劳动力204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是彝,汉族混居地),其中彝族301人,汉族12人。 到2009年底,全村无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5.54%;享受低保7人(人员名单附后),无人享受农村五保户待遇。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 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8公里。该村未建有公厕,没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未建设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阎把寺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建水第七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4人,其中小学生21人,中学生13 人。 该村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未成立业余文娱宣传队。 ◎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国家政策、法规,村组帐目,村内集体开支情况,村级活动、会议,村规民约,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等。主要以粘贴公告、出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6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11亩,其中无土地流转面积。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但2009年未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活动。年末集体总收入4.98万元,有固定资产 0.1万元,年末集体没有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出黑板报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 1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5人,无女党员。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村内街道难走,道路需要硬化。2.缺少村内医疗室,村民医疗困难。3. 脐橙种植刚起步不久,销售市场还未打开,脐橙销路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把脐橙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2、扩大养猪、养牛、养羊的养殖业的发展。3、继续种植洋葱、甘蔗等老产业,稳固农业收入。 4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桥头自然村◎ 村情概况桥头自然村隶属于凤尾镇凤尾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6.50公里,距离镇6.50公里。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海拔85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5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总面积83.00亩(其中:田9.00亩,地74.00亩),人均耕地1.36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021.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黄果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588.8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户,有乡村人口67人,其中农业人口67人,劳动力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0人。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3.00亩(其中:田9.00亩,地74.00亩),人均耕地1.36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021.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黄果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588.84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无路灯。全村有5户饮用井水,有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1.43%)。有15户通电,有1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71.4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 1辆,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84%。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3万元,占总收入的33%;畜牧业收入2、2万元,占总收入的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头);林业收入0、30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3.7万元,占总收入的37、37%。农民人均纯收入1367元,农民收入以第二、三产业等为主。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0.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5户,共乡村人口67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32人。其中农业人口67人,劳动力30人。该村以布朗族为主,其中彝族1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开裕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凤尾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8.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 人,其中小学生6人,中学生4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定期开展村务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党员总数2人,党员中男党员2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居住分散,饮水和道路难开展,没有承包耕地,没有项目发展。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稳定种植业,发展养殖业。 5 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村桥头自然村◎ 村情概况桥头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那邦镇东边,距离那邦村委会1.00 公里,距离那邦镇3.50公里。国土面积0.39平方公里,海拔210.00米,年平均气温22.70 ℃,年降水量2,65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旱谷、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105亩,其中人均耕地0.9亩;有林地5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户,有乡村人口118人,其中农业人口118人,劳动力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5亩(水田81亩),人均耕地0.9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5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3亩,主要种植橡胶、坚果等经济林果。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3户通自来水。有2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100% 和 7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分别占总数的82%和65%)。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6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1亩,有效灌溉率为9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 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 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有1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土木结构房屋4户;还有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56.3%;畜牧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18.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头,肉牛9头);林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22.5%;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378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种植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6.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坚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3户,共乡村人口119人,其中男性72人,女性47人。其中农业人口119人,劳动力6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傣族1人,傈僳族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18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9户,占农户总数的39%。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那邦中心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平原第二中学。该村距离那邦中心小学3.00公里,距离中学81.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0人,其中小学生15人,中学生5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1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 。 ◎ 基层组织该村有团员3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民群众科技水平较低,小农意识仍然存在 。 2、农业投入不大,科技开发力度不够。 3、农机化应用程度低,生产落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继续扩大对桥头蔬菜种植的面积,种植蔬菜达60亩,水果甘蔗20亩。 2、利用土地优势推广优良蔬菜品种的实验示范推广种植,并推广大棚种植,解决夏季种菜难的问题。 3、继续加强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每年不少于2次的农机下田操作技能培训。 6 云南省云县大朝山西镇桥头自然村◎ 村情概况桥头村隶属于大朝山西镇文物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大朝山西镇北边,距离文物村委会1.00 公里,距离镇府5.00公里,是文物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2.44平方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气温19.00 ℃,适宜种植茶叶、核桃、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72.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9亩;有林地1,262.3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4户,有乡村人口249人,其中农业人口240人,劳动力1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5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2.00亩其中:田121.00亩,地51.00亩,人均耕地0.6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62.3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5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38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12.00亩,其他面积2,115.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无路灯。全村有48户通自来水,有1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5%)。有64户通电,有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36%和31%)。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6 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砖钢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99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26.10万元,占总收入的4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90头,肉牛9头,肉羊30头;;林业收入1.30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三产业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5%;工资性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7%。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在省内务工2人,到省外务工2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