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 |
释义 | 位置位于毕节市西南部,政府所在地距市行政办公中心16.1公里,海拔1712米,东经105.°12′42.5″,北纬27°10′52″(卫星定位器测量),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日照量为200天左右,无霜期220天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概况在毕节市南部。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1.51万,其中彝、苗、白等民族占28.4%。辖9村委会。1949年分属朱昌、鸭池、田坝乡。1954年析设南箐、千朗沟、摆溪、沙垮乡。1958年分别并入朱昌、鸭池、阴底公社。1962年析建南箐、千溪、沙垮、大郎4公社。1984年改置千溪彝族乡和沙垮、南箐、大朗乡。1991年合并置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有煤、硫铁矿。有小学14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摆溪,在毕节西南11公里,摆溪梁子南麓。人口750,有汉、彝等民族。海拔1720 米。“摆溪”系彝语译音,意为山脚的水沟。设农贸集市。有公路接毕水公路。 耕地地势从中部向东北和西南两边逐渐倾斜,东与朱昌镇接壤,与田坝镇毗邻,西南与阴底乡相连,西与撒拉溪相邻,北与长春堡镇交界。全乡总面积5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81亩(其中:田2152亩、地12032亩),林地面积220484亩,草坡面积7500亩,水域面积50亩,难利用的耕地面积19800亩。 资源全乡辖5个村92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共有4820户1992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327人,占总人口的26.7%。全乡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土壤以紫色砂质页岩的砂性土壤和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粘性土壤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土烟为主,兼产天麻、半夏、何首乌、杜仲等名贵中药材,有核桃、板栗等干果和桃、李、梨等水果;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硅铁、铅锌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