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旗赋 |
释义 | 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 “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 作品名称:旗赋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辞赋 作者:李昂 基本资料〖体裁〗辞赋 〖年代〗唐代 〖作者〗李昂 〖背景〗科举考 作者简介李昂,籍贯、字号、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年(714)甲寅科状元及第。考官:王邱。 李昂取状元后做官,唐开元二十四年任考功员外郎。主进士科考试,注重从下层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主张公平取舍,然处事过急,被进士李权抓住话柄。李昂曾说过:“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李权说:“昔唐尧衰怠,厌倦天下,将禅许由,由恶闻,故洗耳。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让于足下,而洗耳何哉?”言外之意,李昂有篡位之心,李昂非常惶恐。如实上告,唐玄宗认为:考功员外郎位卑言轻,不足以服众,遂以礼部侍郎主持进士科考试。礼部选士由此开始,李昂后官至吏部郎中。李昂擅诗,有《戚夫人楚午歌》,现《文苑英华》载有李昂应试的《旗赋》全文(见如下)。《全唐诗》有其存诗二首;《全唐文》有文四篇。 创作背景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 第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 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 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第三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 辞赋文章旗赋 (以「风日云野,军容肃清」为韵) 遐国华之容卫,谅兹旗之多工;文成日朋,影灭霜空。乍逶迤而挂雾,忽摇曳以张风;排回惊鸟,飞失断鸿。至若混羽旗以横野,则睹之者目骇;杂金鼓而特设,则见之者气雄。尔其誓将临边,兴师授律;拥豹骑而长往,指龙山而冲出。月阵联云,星旄斗日;回五翎以革面,挫三庭而屈膝。匪旗之佐彼军容,则何以沙场清谧?明明我君,四海无尘。立徽号,建鸿勋;为旗削蚩尢之迹,画蛟龙之文。信侔功於巢燧,谅比德於姜云。奄有天下,体国经野,览兹旗之财成,故可得而言者。俨孤峙以标众,列广形而助寡。随时卷舒,任用行舍。不务功以伐谋,良有足而称也。徒观其进退缤纷,旖旎三军;可仰可则,光辉一国。蔺示迷於指南,何登车而逐北?塞断连营,幸遇时清;对岌岌之台殿,闲悠悠之旆旌。陵紫霄而风埽,逗碧落以(*)萦;摆帝楼之晴树,弄天门之晓旌。高则可仰,犯乃不倾;每低昂以自守,常居满而望盈。时亨《大畜》,於何不育?永端容於太阶,皇风之清肃。 注:(*)为原文缺字,待补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