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脐尿管囊肿及脐尿管瘘 |
释义 | 基本概述脐尿管囊肿及脐尿管瘘均较罕见。但在临床手术中发现膀胱顶部正中有幕形凹隐,或下腹正中发现有未全闭锁之脐尿管段,则并非罕见。当然这种情况均不成为临床问题。 疾病名称:脐尿管囊肿及脐尿管瘘(Urachal cyst & Urachal fistula ) 药物疗法:治疗感染;手术切除 诊断方法脐尿管瘘表现为脐部不干,总有稀薄的分泌物,即应想到本病之可能。如为量较多之清水样渗出物,则多属脐尿管瘘,可于膀胱内注入靛兰以明确之。如为量不多分泌物为粘液体,则脐肠瘘之可能远较本病为大,须要进一步鉴别;脐尿管囊肿表现为在下腹正中,囊性包块,不随体位变动,位表浅与腹壁关系密切,超声波检查,可以判明上述特性。 治疗措施如无感染宜行手术切除治疗,如已有感染,则积极治疗感染,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 治疗原则 1.利用抗生素和换药技术控制感染。 2.手术切除囊肿或脐尿管瘘。 用药原则 本病如无感染,术前可不用抗生素,只需术后用一般抗生素预防感染即可。 但如合并尿路感染和脐尿管脓肿,则应运用抗生素,并且以静脉用药为好。一般用1—2种抗生素已足够,主要依靠手术治疗。 病原原理本病之病原学乃于胚胎期10~24毫米大小时,膀胱尚扩大至脐部,其后膀胱则沿前腹壁下降,在其下降过程中,遗留一细管与尿囊相通,此管道逐渐变细、闭塞、成一纤维索条自脐部连至膀胱前壁,如其未全闭塞仍有管腔相通,则成为脐尿管瘘,如两端闭塞,中间部分未全闭锁,则有形成囊肿之可能。 临床表现脐尿管瘘表现为脐部不干,总有稀薄的分泌物。脐尿管囊肿表现为在下腹正中,囊性包块,不随体位变动。 脐尿管异常 若胚胎时期的脐尿管未退化闭锁。则在出生后膀胱与脐相通,称脐尿管瘘。若两端闭塞而中段有管腔残存,则形成脐尿管囊肿,如果一端闭锁,则形成脐窦或膀胱顶部憩室。脐尿管瘘多见于男性,表现为脐部漏尿,造影即能确诊,可手术闭合瘘管。脐尿管囊肿表现为下腹部肿物,引起腹痛或肠道压迫症状,进行超声检查,可作切除术。 预防脐尿管囊肿和脐尿管瘘,是小儿脐部感染的主要病因,如发现小儿肚脐流水则应想到本病并去请医生治疗,延误病情则会使感染扩散,危及小儿生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