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样羹 |
释义 | 七样羹 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或“七种粥”,是闽南地区春节时独具特色的一种饮食风俗。 “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蓝)” “七样羹”是潮汕地区一体化区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七样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吃,作为潮汕地区民间食俗,由来己久。相传,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成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觉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员复职高升,忆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羹”而食。 时人争相仿效,食“七样羹”,以其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祈望,陈陈相因,“七样羹”食俗沿袭至今。“七样羹”食俗饶有情趣。首先,在蔬菜品种的选取上,要能寓意吉祥如意,事业兴旺发达的,例如:“大菜”(即芥菜 ,寓意吉祥,事业兴旺,家人健康平安;“春菜”寓意春风得意;“厚合菜”寓意做事合人,希望得到贵人的提携栽培;“菲菜”寓意仕途发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七样羹”煮法十分随便,各种蔬菜取适量,生菜落锅,热火煮熟,便成了原汁原汤的“七样羹”。 每年春节刚过,潮汕各地乡村,举凡旅居异地的游子,归国探亲观光的海内外侨胞,他们都兴致勃勃地与亲人共同品尝清醇可口的“七样羹”,叙乡情,谈发展,醉倒在浓浓的乡情之中。 农历初七为人日节。当天早上,妇女就会采集菠菜、芹菜、茴香、蒜、葱、韭菜、芥菜、白菜等七样菜共煮而食,这叫“七样菜”。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以七样菜为羹”。客家地区对“七样菜”的叫法不一。粤东地区称“七样菜”,福建宁化、江西石城等县称“七样羹”,江西宁都县则叫“七宝羹”,海南叫“全家福”,而且其菜的品种不一,有的是指蒜、芹、葱、韭、鱼、肉、米米果;有的指蒜、芹、葱、韭、肉丸、芫荽、芥;还有说“七样菜”应该是指芥、芹、蒜、菠、菖、葱。“七样菜”虽然品种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以其谐音图吉利、平安。芹菜喻示人勤劳,葱使人聪明,蒜使人精于打算,韭菜使人幸福长久,鱼比喻年年有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