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庞 |
释义 | "庞"字从广从龙。“广”指“体形宽广”。“龙”指“蛇”。“广”与“龙”联合起来表示蛇吞食体积比自己的头和胃大许多倍的食物后体形的横向尺寸增大的样子。本义:身子宽广。汉语词汇“面庞”、“脸庞”指蒙古人种宽大的脸面特征。“庞杂”指胃的内容物数量多种类也多。“庞大”指形体宽大。 汉字释义读音庞 拼音:páng 部首笔画部首:广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YDXV 五笔98:ODXY 仓颉:IIKP 笔顺编号:41313534 四角号码:002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E9E 基本字义1. 宽:~大(宽大)。~然大物(身形宽大的物体)。 2. 多:~杂(多而杂)。 3. 脸的两边鼓起的肌肉:面~(脸盘)。 4. 向两边伸展:~眉皓首(眉毛横生,头发花白的样子)。 5. 姓。 详细字义(一)<名> (形声。字从广省(黄),从龙,龙亦声。“广(guǎng)”意为“横”,与“纵”相对。“龙”指“蛇”。“广”与“龙”联合起来表示“蛇(吞食猎物后)身体横向尺寸的扩张”。本义:身子(变)宽广。说明:很细小的蛇也能吞食老鼠,大蟒蛇能吞食野猪。这些比自己的脑袋和身体尺寸大很多的食物,蛇因其特殊的肌体结构而能顺利吃下去,但身体因此会变粗许多倍。这种身体的横向扩张许多倍的样子叫做“庞”。辨析:1.庞和大。相同点:二字都有事物的横向尺寸数多的意思。不同点:“大”单纯指事物的面积而言,“庞”主要指内容物多而导致横向尺寸增多。所以,“大”不和“杂”连用,“庞”能和“杂”连用。2.庞和杂。“庞”指胃里的内容物总体积大,使得肚皮撑大,但胃里的内容物可以是同一种食物,也可以是多种食物。“杂”则指各种各样的东西集合在一起) 同本义 [high house] 庞,高屋也。——《说文》。段玉裁注:“谓屋之高者也,故字从广。” 脸盘 [face]。如:庞儿(脸盘) 姓。如:庞德(三国魏南安人。字令明。初从马腾,后败降曹操,封关门亭侯);庞涓(战国时魏将。曾与孙膑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庞兴良(广西钦州人,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庞金良,山东人氏。 (二)<形> 多而杂乱的 [innumerable and disordered] 邑居庞杂,号为难理。——《旧唐书·李勉传》 又如:庞杂;庞鸿(天地元气浑成未分,宇宙浑然一体的样子);庞眉(眉毛又粗又黑) 高大 [tall;huge] 湛恩庞洪。——《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厚大也。” 庞眉皓首无住著。——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成视之,庞然修伟。——《聊齐志异·促织》 厚实 [thick] 四牡庞庞。——《诗·车攻》 又如:庞庞(厚实的样子) 常用词组1. 庞大 pángdà (1) [enormous]∶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庞大的企业 (2) [huge]∶很大规模 庞大的机构 (3) [colossal;big]∶人多规模大 庞大的管理机构 2. 庞然大物 pángrán-dàwù (1) [huge monster;giant]异常有力而又高又大的东西 难对付的庞然大物 (2) ;也形容表面上强大,实际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唐· 柳宗元《黔之驴》 3. 庞杂 pángzá (1)[numerous and jumbled] 庞大纷杂,多而杂乱 精减庞杂的机 字形结构繁体字:庞 异体字:厐龎 汉字首尾分解:广龙 汉字部件分解:广龙 笔顺编号:41313534 笔顺读写:捺横撇横撇折撇捺 庞姓介绍庞姓起源庞姓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为毕公高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千家姓查源》等所载,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其支庶封于庞,后世子孙以邑为氏。 2、出自高阳氏,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据《百家姓注》所载,颛顼八子之一庞降,后世子孙以祖上的名为姓。 3、襄阳庞姓,相传其家富盛,好为高屋,乡党荣之,曰庞高屋,后遂以庞为姓。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据《汉书·王莽传》所载,西汉西羌人中有庞恬;清满洲人姓,世居盖州;又,清满洲八旗姓庞佳氏后改为庞姓;今满、土家、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毕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毕公高支庶有封于庞乡者,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姓。因毕公高名声显赫,他们尊毕公高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古庞乡今无从考,春秋以前庞姓于史书鲜见。战国时魏国有庞涓,赵国有庞火爰,西汉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庞真。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庞姓人达十六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今偃师)人,庞萌为山阳(治所在今山东金乡)人,庞雄为巴郡(治所在今重庆北)人,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庞德公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这些史实表明,魏晋以前,庞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地。三国蜀有庞德公之侄庞统,魏有南安狄道(今甘肃陇西)人庞德(其从兄庞柔入蜀)。扶风(今陕西凤翔)人庞迪,酒泉表氏(今甘肃高台西)人庞淯。可见此际庞姓已播迁于四川、甘肃等地。两晋南北朝时,庞姓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庞姓南安郡望、南阳郡望、始平郡望、谯郡郡望。隋唐之际,庞姓上述郡望依旧兴盛,并以其为主源向四周扩散,如陕西之榆林、泾阳,山西之太原、代县、太谷,山东之菏泽,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寿县均有了庞姓人定居,并有一支庞姓入迁浙江泉州。宋元之际,由于中原一带刀兵四起,避居南方者渐多,使得庞姓在南方各地分布更广,并有一支入迁广西北流,后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需要指出的是,北宋有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庞籍入朝为相,并子孙显贵当朝,使得山东庞姓名噪一时。明初,山西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川籍庞姓避逃于云贵高原。而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湖北、湖南之庞姓入居四川。乾隆年间以后,山东庞姓有闯关东到东北者,亦有华东、华南之庞姓渡海赴台,进而远播海外。如今,庞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广西为多,此二省之庞姓约占全国汉族庞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 陕西部分地区如乾县也有分布。 郡望堂号庞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始平郡,晋时改置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2、南安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 3、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4、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 堂号:“遗安”、“凤雏”、“南安”等。 庞姓名人庞涓:战国时时期,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今河南长垣北)遇到埋伏在那里的齐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战例。 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庞统墓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庞德(?—219)字令明,东汉末年南安狟道(今甘肃陇西东南)人。曹操部下重要将领。官至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谥曰壮侯。有一子庞会。 庞苍鹰: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南北朝时北齐大臣。爱交游豪侠,高欢常去其家做客。高欢起兵后,弃家投归,为兼行台,仓部郎中,后擢安州刺史。 庞勋:唐末桂林戍卒起义军领袖。初在戍守桂林的徐州,泗州军中任粮料官。公元863年,唐曾在徐州、泗州募兵二千戍守交趾,其中抽出八百人戍守桂林(广西桂林)。原定戍卒三年调换一次,至868年已满五年仍朱调换。868年,戍守桂林的都虞侯许信等发动兵变,杀死都将王仲甫,他被推为领袖,经湖南、浙西,入淮南,攻克宿州(安徽宿县),称兵马留后。全歼彭城(江苏徐州)来攻的崔彦曾所遣的三千人。他北渡濉水,取彭城,俘唐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等,扩展至万余人。他巩固彭城外围,人们远道来归,发展至二十万人,占有今鲁南、皖北、苏北大片地区,乘胜连克濠、滁、和等州。唐命康承训为都招讨使,并约沙陀朱邪赤心(后来唐赐名为李国昌)协助镇压,他也屡胜,滋长骄傲轻敌情绪,部众纪律松懈。他派徐州归将张玄稔拒守,玄稔叛变,宿、徐失守。他反攻失利,在蕲县(宿县南)西渔水边战死。 庞福成:太谷(今属山西省)人,五代十国时后蜀名将。公元九三零年,石敬瑭征西川,攻占剑门天险,庞福成率兵袭破唐营,以少胜多,扭转战局。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庞安时:字安常,宋朝人,幼时读书,过目不忘,他家里世代是医生,所以家里藏有许多医学书,凡是来求诊的人,都留宿家中,亲煎汤药,病痊愈后,才让回去,从试验中又归纳出了许多秘方。著有《难经解数》、《草本补遗》、《伤寒总病论》等,对医学的贡献最大。 庞尚鹏:字少南,广东南海人。是中国明朝官员。 嘉靖三年(1524年)生于南海叠滘乡。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由乐平知县历巡按河南、浙江。万历年间上任福建巡抚,清廉自洁,《虚室行》诗云“细视瓶中久无粟,举火终朝待邻曲。长饥近午始一餐,敢望丰年收万斛。”主要从事福建之军政事务,以推行一条鞭法和清理整顿两淮盐法而闻名。一条鞭法成闽省定制。隆庆二年(1568年)任右佥御史。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河东巡盐郜永春劾尚鹏行事乘违。神宗即位,御史计坤亨等上疏言尚鹏无罪。 万历四年(1576年)福建巡抚庞尚鹏与胡守仁发生冲突,首辅张居正以重言谴责庞尚鹏。隔年罢官南归。万历八年(1580年)卒于家。谥“惠敏”。著有《百可亭稿》、《奏议》、《殷鉴录》、《行边漫议》、《庞氏家训》。 庞钟璐:江苏省常熟人,清代大臣。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等职。后迁工、刑等部尚书。 庞中华:四川达州市人,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 庞中英:中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之一。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年12月31日(农历壬寅年腊月初五)生于山西省。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毕业,获法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 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从事研究工作。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目前的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亚洲和非洲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分析。 庞玉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1966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经济管理专业,曾在北京饭店、北京新世界宾馆、华润饭店工作,后进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从事货运业务。1995年在北京创办北京林德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目前在迪拜、尼日利亚、香港、莫斯科、美国等地设有分公司。2007年出资10亿元买下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的河南商人庞玉良,2007年被中国并购公会评选为2007年全国十大并购人物。 庞青年:男,1958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天台县,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他把节能降耗、提高运营效率、节省道路空间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契合了城市运营在公共服务领域“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他把国际造车的尖端技术引进中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创新,规避了低门槛造就的过度竞争,开辟了民企造车的新路径。 庞龙:内地歌手,辽宁省阜新市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