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桥乡
释义
1 天津市宝坻县石桥乡

天津市宝坻县石桥乡位于天津宝坻县城南,潮白新河北。乡政府设于石桥村,距宝坻县城2.5公里.乡境东与口东乡毗邻,北与城关乡接壤,西与吏各庄乡搭界,南与马家店乡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32个村庄。所辖各村,大多依附于津蓟铁路和津围公路两侧。

2001年,宝坻县撤县设区。随后进行乡镇调整,石桥乡撤销,划入新成立的城关镇。

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石桥乡

石桥乡,位于半山区的南部,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有4819户,15,662人,均为农业人口。有绍兴路、东新路、石桥路等干道,沪杭铁路穿越境区。境内有杭州纺织机械厂、杭州汽轮机厂等部、省、市属企(事)业90余家,中、小学13所,卫生院1所。1985年,有耕地796.67公顷。乡、村工业

大石桥乡乡长向晓丽介绍,这个村是本月第一批需要搬迁的村庄,很多人已经把房子作价卖了。

赵改兰说,自家的房子是1999年建的,有300余平方米,已作价6000元卖了,搬走后买主就可以来拆房了。她家共有6口人,政府赔偿了近20万元。

向晓丽介绍,全乡共有3.4万人,涉及移民的有11个村,需要搬迁的村民达1.6万人。第一批将搬迁5223人,7月底前完成。

“乡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第一批需要搬迁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只差搬迁和与安置点进行对接了。”向晓丽说。

3 甘肃省礼县石桥乡

基本概况

石桥乡位于县中部,有行政村19个,总面积125,30平方公里,耕地4.31万亩,总人口22185人,机关驻地石桥村(北纬34°08′,东经105°07′),距县城8公里。

1941年始置石桥镇,1949年为石桥乡,1961年为石桥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石桥乡建制。

经济发展

该乡位于北秦岭余脉和岷峨交汇之处,多属梁峁沟壑区,西汉水河岸是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2公里的条形地带。海拔在1400米左右,地势开阔平坦,土质肥沃,北端东南端高寒阴湿,其它地方属半山干旱地区,最高海拔2243米,降雨较少,无霜期在150—180天之间,是县内主要产粮地区之一。1990年粮食年总产5782吨,工农业总产值46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8元。境内盛产瓜果、蔬菜、烟叶,是本县苹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产苹果304.15吨,蔬菜194.75吨,烟叶63.83吨,尤以“古泉烟”著名。

有集贸市场,一、四、七的集日,其中骡马交易市场,仅次于盐官骡马市场,集市贸易活跃。境内有年产水泥2万吨的县办石桥水泥厂。境内有干线公路和简易公路各一条,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人工开凿的“五四’’“六六”两渠道境内总长1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1000余亩。

有中学和八年制学校各1所、小学23所,在校师生3500人。乡有卫生院,村有医疗站。

境内有高寺头“新石器晚期遗址”,斩龙村为五代诗人王仁裕故里。

4 山东省沂源县石桥乡

基本概况

石桥乡位于沂源县东部,距县城20公里,博沂路、石香路横贯乡境,济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辖29个行政村,3.1万人,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属山区丘陵地,南部为青石山区,北部为砂石山区,山地宽漫,空气清新,土壤以砂土为主,兼有山地黄壤和红土,土层深厚,土壤养分含量充足;气候条件良好,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果树、中药材的生长。近年来,石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板块富财政、强三业促增收、求和谐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乡人民,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干事创业,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达到2.28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亿元,增长20%;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350万元,增长4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0.5万元,增长60%;人均纯收入达到3948元,增长11%。

经济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果业经济发展迅速。建成了以苹果、葡萄、桃为主的3万亩绿色、无公害干鲜果,实现人均1亩经济园,粮经比例达到1:9。二是畜业养殖基地发展势头良好。以肉鸭加工企业为依托,发展肉鸭大棚60余个,实现年出栏90万只。同时,建成了以大泉养羊、东北庄养兔、龙门峪养鸡等十几个养殖特色村。三是药业面积进一步扩大。建成了以丹参、黄芪、桔梗、黄芩为主中药材基地8000亩,为GAP认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蔬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建成了以黄安越夏萝卜为主的蔬菜基地1500亩,被评为市级蔬菜示范基地。同时以错石、东北庄、茅子峪为主的菜花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计划今年完成市级示范园申报工作。 特色农产品: 地黄,中药材,苹果,葡萄,肉鸭,丹参,黄芪,桔梗,黄芩,蔬菜,萝卜,菜花

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突破。全乡上下集中力量抓招商引资,抓投入、上项目,近年来共引进外资近亿元,新上了圣佛山塑料公司、磊鑫石料厂、东北庄石料厂、龙门峪砂厂、沂蒙型钢新厂等六个工业项目,工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同时突出抓好“四个”工业特色小板块培植,形成了以盛达、沂河源、长峰三家鸭业公司为主的鸭业经济板块;以刺绣、马扎、塑编、草编为主的手工业板块;以石灰石、砂石、页岩开发为主的资源开发型项目板块;以沂蒙型钢为龙头的铸造业板块。

旅游资源

以圣佛山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圣佛山怪石峪休闲乐园内松林密布、瀑布飞泻、泉溪缓流、怪石林立、林果飘香,自然景观堪称“清、奇、秀、美”,素有江北第一连环瀑之称,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风景名胜景区”。特别是2006年与鲁晨报社签订了总投资1亿元的圣佛山旅游开发合同,圣佛山旅游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经过不断开发,目前景区已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避暑度假、食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圣地,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乡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石桥乡下辖村

石桥乡石桥村 石桥乡马庄村 石桥乡郭家上峪村委 石桥乡天井官庄村委

石桥乡薛家官庄村委 石桥乡松峪村 石桥乡龙门峪村 石桥乡前大泉村

石桥乡后大泉村 石桥乡毫山村 石桥乡分水官庄村委 石桥乡黑崖村

石桥乡珩崖村 石桥乡宣风峪村 石桥乡北河峪村 石桥乡红岭子村

石桥乡葛庄村 石桥乡石楼村 石桥乡石龙官庄村委 石桥乡关河峪村

石桥乡黄墩河村 石桥乡茶峪村 石桥乡小东峪村 石桥乡东北庄村

石桥乡西北庄村委 石桥乡错石村 石桥乡上黄安村委 石桥乡下黄安村委

石桥乡茅子峪村委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8822

男 14611

女 14211

家庭户户数 1005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8702

家庭户男 14536

家庭户女 14166

0-14岁(总) 6919

0-14岁男 3666

0-14岁女 3253

15-64岁(总) 19636

15-64岁男 9873

15-64岁女 9763

65岁及以上(总) 2267

65岁及以上男 1072

65岁及以上女 119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350

5 四川省丹棱县石桥乡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成都市蒲江县相邻,幅员面积23.28平方公里,辖麻柳、界牌等4个行政村,24个经济社,总户数1112户,农业人口4200人。

新华网成都11月5日电(姚永亮 徐卫斌)四川省丹棱县自今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试点以来,有效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今年前9个月,全县在没有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支撑的情况下,林农新增造林已达2万亩。 丹棱县此次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全县7个乡镇的71个村、26万亩林地。丹棱县委书记周孝平告诉记者:“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明晰山林产权入手,确立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 石桥乡黄山村农民倪伦,在自己家承包的林地里栽上了2200棵巨桉,他信心十足地说:“早栽树,早受益,虽然林权改革还在进行,但是以后处置商品林肯定更方便了。我家这20亩巨桉林,5年后就是10多万元收入。” 丹棱县还结合林权改革试点,将商品林发展列入了全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激发农民普遍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河边路旁和坡耕地栽植巨桉等工业原料林。 县林业局局长赵桂春介绍说:“林权改革,可促进林地流转和商品林发展,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47%;工业原料林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亩,可年产商品木材10万立方米;同时,每年还可间伐商品林2万亩,对丹棱发展木业加工非常有利。”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石桥乡

基本概况

石桥乡代码:654202203 辖8个村委会:石桥村、杨树村、塔勒德村、昌德村、托浪格勒村、苏布尔干村、一棵树村、梭梭村。

乌苏市石桥乡始建于1992年,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奎屯河下游,乌苏市西北83千米处,东邻车排子镇,西与农七师126团接壤,北与127团隔奎屯河相望,南靠甘家湖林场。全乡幅员16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5万亩,受水源不足的制约,现仅耕种47000亩。全乡8个行政村,1482户,5316人,居住着汉、回、哈、维、蒙、壮、土家等七个兄弟民族,汉族人口占70%,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乡,棉花是本乡的支柱产业。

历史典故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代,奎屯中下游两岸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哈萨克族牧民在此放牧,是天然的冬夏牧场;部分汉、回民在此种有少量土地,在平坦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冬麦,至今留下隐隐约约的田埂遗迹。为了方便奎屯河两岸的往来,当地牧民在奎屯河以西处,选择了一个河面开阔、河底平坦的地方摆放石块(现团结桥原址),以利夏天人畜过河,名曰:“石桥”,如今的石桥乡因此而得名。

经济发展

该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1—1.5‰,海拔260—275米。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2630小时;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75天左右,适宜农业生产,对粮食、棉花、油料、瓜果、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出“强棉、扩经、兴畜“的经济发展思路,把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坚持以加大投入为启动点,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发展高新节水技术,做强做优棉花产业,鼓励发展特色种植,稳步发展畜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及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党的领导,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全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7 河北省清苑县石桥乡

基本概况

石桥乡位于清苑县东北,距清苑县城7.8公里,紧靠保定市郊,距保定市区3公里。全乡总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40796人,10402户,耕地60825亩,人均纯收入3454元。该乡所辖行政村13个,包括仙人桥、平陵、北石桥、东石桥、西石桥、南侯、黄陀、纳贤、张村、百中、胡指挥、申庄、高庄。全乡的地理、农业、工业、文卫情况都比较优越,适合企业投资发展。

1、地理情况。

保沧高速公路和京石高速公路及高保公路横穿石桥乡境内,保定南货场距该乡3公里,高速公路下站口距该乡仅1公里,交通便利。石桥乡境内有“四河、两沟、两干渠”,即:唐河、金线河、府河、清水河、黄花沟、保市南沟、平陵南北干渠。

2、农业情况。

石桥乡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棉花、辣椒、蔬菜为主。该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以申、高庄为中心的精细菜种植基地,以平陵、仙人桥为中心的大路菜种植基地,以及以东石桥为中心的林木种植基地。养殖业形成了以张村为中心的家禽养殖基地,鸡存栏441400只,年产鲜蛋4463吨。建立了百中、平陵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两个小区奶牛存栏达1500余头。

3、工业情况。

石桥乡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非公制企业发展迅速,全乡共有规模企业46农,其中县重点企业7家,年上缴税金620万元,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760人,主要有以南侯为中心的猪鬃加工基地,以黄陀为中心的化工产业,以东石桥西石桥为中心的毛纺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汽车配件产业。

4、人文卫生情况。

全乡共有义务教育学校13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11所,另有幼儿园4所,全乡共有教职员工385名,中小学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全乡共有卫生所52个,保障了每个村均有2—5家卫生所,乡卫生院设在东石桥。各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村村相通,出入方便。

8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石桥乡

基本概况

石桥乡位于邵阳市城区东南面,邵水河环绕而行,邵石路、邵板路、宝庆路、邵阳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属城郊结合部,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辖9村1社区1场1站,140个村民小组,15595人。

近年来,石桥乡在双清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扩城提速、富民强乡”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和谐石桥”的目标,全乡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心拼搏,全乡经济社会整体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趋势。实现GDP达15245万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48元,同比增长15.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45万元,同比增长44%。

经济发展

石桥乡共有工业企业110个,其中农村个体工业65个,达力电源、宝东竹木制品厂、宝东塑料制品厂、鸿泰环保型砖厂、石桥羽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民营生产企业异军突起,产销两旺,有些产品还远销国外。房地产开发异彩纷呈,海洋明珠中高档住宅小区、天香楼住宅小区、雍翠豪苑续期住宅小区等都坐落在该乡境内,大大提升了石桥乡的生活品位。招商引资硕果累累。2007年共引进项目6个,共合同招商资金2.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亿元,为石桥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重点建设项目遍地开花,佘湖新城、双龙紫薇园、宝庆高科技工业园、邵阳大道等一批市重点建设项目都坐落在此,该乡的地域优势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该乡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村村通路、村村通电”的“三通”工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白马村是市、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的办公楼已经装修一新,整洁明亮;太阳能建设工程和改水改厕在全村进行推广,组道已经全部完成硬化,休闲广场正完成建设和绿化,与新农村建设配套的白马新村也正在筹建当中。

文明创建

文明创建卓有特色。开展了 “和谐村组”创建宣传活动,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特色明显,白马田小学的“今日提醒”、“今日阳光台”、“今日曝光台”、“今日温馨提示”的“四个今日”先后多次被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科技导报、中国环境报、邵阳日报等媒体报导。乡机关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宽敞明亮的办公楼,设有机关食堂、图书室、乒乓球室、国防教育展览室、禁毒教育室、多媒体电教室,机关院落实现了美化、绿化,为干部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007年3月,该乡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市级文明乡镇”。

9 陕西省淳化县石桥乡

基本概况

石桥镇是由镇东一石桥而得名。石桥镇原先叫石桥铺,行人和商人多在此歇息用餐,由几家简陋的小店发展而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用木材铺成的桥改建成用石头砌成有三空流水的石砌桥,当时此地仅有此空石砌桥,其它桥都是用木材和土铺就的。后来人们就把此地叫石桥。由于这里是交通要道,行人越来越多,商铺和人口也不短增加,就发展成现在的石桥镇。原来的石砌桥现在已经重修,是211国道的一景观。

石桥乡石桥村

位于县城西南部,北接县城,南邻泾阳口镇。211国道穿街而过,交通便利。是淳化县的南大门,也是淳化通向外界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有越的区位优势,更是商家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

优美的环境

石桥街道整齐化一,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现代化气息浓厚,一派繁荣昌盛之景像。石桥民风淳朴,待客热情大方,重信誉守承诺。石桥村两岸绿山环绕,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缓缓流向远方。

石桥景观特多,著名的有:金川湾经刻石窟,黑松林72景,淳化大鼎出土地。还有撑腰石,打儿窝,梳妆台,柳树店,泥河沟等等。

石桥,黄土高原南缘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是时代的宠儿。

10 河南省宁陵县石桥乡

石桥乡位于宁陵县城北6公里处,东接赵村乡,北邻310国道和陇海铁路,西通逻岗镇,新建的宁柳高速连接线纵穿该乡南北,著名的霍连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并高有上下路口,各村公路连网,交通十分方便。

石桥乡代码:411423208。2006年,辖王行村、何庄村、焦古村、孙迁村、周楼村、祁庄村、乔老村、郭花庄村、万集村、刘花桥村、石桥村、郭岔楼村、韩庄村、刘楼村、前赵村、关庄村、万庄村、赵庄村、黄兰芝村、任庄村、金厢村、董庄村、于庄村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44000人,耕地面积64000亩。

石桥乡主要支柱产业酥梨、腊杆、花生、绿花菜、棉花,是商丘重点的农业大乡,酥梨面积3.5万亩,九九年被省定为万亩酥梨旅游景区。

11 河南省临颍县石桥乡

石桥乡代码:411122203。2006年,辖22个村委会:桥南村、桥北村、王庄村、徐寨村、岳庄村、袁庄村、陈庄村、二马张村、北马庙村、成陈村、银庄村、藕河村、潘庄村、双王村、杜庄村、另子李村、三角村、方庄村、吴刘村、大吴村、李庄村、驼铺村。

1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石桥乡

简介

位于张店区北部。 北与桓台县接壤, 东与四宝山乡搭界,西与大张乡为邻,南与公园街道办事处毗连。面积32.8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北石桥村。前系石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建为石桥乡。1985年底,辖北石桥、朱家庄、 魏家庄、 赵家庄、辛曹、王庄、王埠、丁家庄、南营、北营、南石桥、中石桥、东吕、马店15个村民委员会(14个自然村)。有居民23492人。后改为石桥镇。现在升级为石桥街道办事处,隶属于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现在在行政管辖上已不属于张店区。1997年1月7日,省政府同意 撤销淄博市张店区石桥镇、 四宝山镇,合并设立宝石镇。2003年7月4日,省政府批准将桓台县果里镇的闫高村、小官村、韩庙村、刘斜村、罗斜村、甘家村和周家镇的杨楼村、郭家村共8个村划归张店区石桥街道办事处管辖。 目前管辖: 华瑞园、新空间、魏家、南营、北营、王东、王北、王南、东吕、赵庄、北石、朱庄、丁庄、马店、王埠、辛曹、南石、刘东、刘西、小庄、闫桥、郭家、杨楼、闫高、韩庙、甘家、罗斜、刘斜、小官庄27个村委会。

经济

2006年完成GDP24.35亿元,工业产值52亿元,营业收入48亿元,利税4.35亿元,上缴税金3.04亿元,出口海关数1.77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8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增速保持在40%以上,连续四年跻身淄博市经济20强乡镇行列,2006年位列全市经济20强乡镇前10名。先后荣获淄博市文明单位、淄博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淄博市出口创汇先进单位、淄博市经济强乡镇、淄博市新农村建设首批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石桥办事处党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魅力新石桥”为目标,大力实施“大招商推动、大企业带动、大投入拉动、高科技助动”四大战略,努力打造“强村强企业、新村建设、工业园区暨标准厂房建设、现代服务业”四大亮点,扎实推进经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逐步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富裕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发展新型工业经济,累计引进企业200余家,吸引外来投资150亿元,中材高新、中博先材、中非集团、中天仕明、新华医疗、山玻集团、西门子电器、韩国SK、阿莫泰克等中外企业先后落户石桥,全市上市公司中8家在石桥扎根。发展镇村规模企业64家,9家企业跻身全市百强民营企业。亮点带动,1个村居进入全省百强,7个村居进入全市50经济强村(居)。推进城市化,8个村居整村完成改造、9个村居正在进行改造、10村居完成规划编制,建设住宅楼120平方米,21000名群众乔迁新居。发展园区经济,建设村级工业园17个、标准厂房46万平方米,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做强现代服务业,建设沿街房36万平方米,建设物流中心3处,阿波罗大酒店、宝龙广场等一批市区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迅速崛起,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13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石桥乡

地理位置

石桥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境内, 1963年建石桥人民公社,1969年5月因撤区建大公社撤销,1981年10月重建,1983年改称乡。位于县境东部,东、北邻姚桥乡,东南与扬中县隔江相望,南接丹阳县后巷、埤城,西为丁岗乡,西北连大路乡,总面积27.18平方公里,耕地23383亩。辖17个村民委员会,188个村民小组,6370户,22608人。

具体情况

石桥乡的地势西高东低,除华山、红光两村有部分丘陵外,均属平原圩区。沙腰河流经东北,太平河横穿南隅,13条支河纵横交错。解放前通江河流失控,江堤低窄失修,遇大水年汛期破堤或山洪暴发,洪水咆哮入境,圩区尽成泽国。1950年,王里桥至太平河新河口一段3公里左右的江堤加宽增高,后因这段江堤渐次坍没,附近村民搬迁,复筑一道300米的当家堤和一条898米的退堤,基本上抑制了江水泛滥之灾;新开的困山河纵贯西陲,五房河流切腰部,26条支河分布平原各地,新建涵闸42座,电灌站19座;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台,小型拖拉机130台,排灌动力机械365台,有效灌溉面积1.54万亩。1985年粮食总产量1005.67万公斤,年均亩产600公斤,水稻单产469公斤,分别比1981年增长27.2%、18.2%和47.7%。副业方面,产茧3.48万公斤,水果1.02万公斤,蜂蜜5950公斤,成鱼149吨,总产值215.13万元。

乡办工业,1985年有农具、丝织、电子器材、织毯、工艺彩印等21个厂,总产值1642.16万元。电控厂的高、低压配电盘、高压开关,畅销全国;电子材料厂的通芯玻璃绝缘子,1984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送北京展览。村办厂77个,总产值687.2万元。工具二厂与县工具厂联营生产的直柄麻花钻,获机械工业部、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个体工业总产值174.59万元。

1985年社会总产值3894.2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71.24万元,农业总产值770万元,收益分配人均452.6元。

1985年有初级中学1所,完中1所(县属儒里中学),教师108人,学生1511人;小学24所,教师121人,学生2459人;乡医院1所,医护人员24人,病床26张。1985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境内华山村,南朝梁时已濒长江,为乐府诗《华山畿》所咏悲剧的发生地,古迹神女冢无存。村中有古银杏一株,高31.8米,直径1.8米,其势雄伟壮观。民国前期,有店面30余家,庙观建筑很多,香火颇盛,日军侵华时焚毁净尽。儒里亦为小型集镇,旧有街道两条,商店30余爿,其红烧羊肉烹饪方法独特,鲜而不腥,油而不腻,香嫩可口,至今享誉不衰。

乡政府驻地石桥,因石头桥多而得名,原为自然村落,建乡后,乡级机关及县属有关部门均设于此,公路两边自然形成商业区,至1985年有集体商店8家,个体饭店1家,菜市摊点百余个。每天开往镇江、丹阳、常州、姚桥、大路等地的过境客车有20余班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