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帷幕
释义
1 汉语词语

词语

帷幕【汉语拼音: wéi mù

释义

帷幕,字面意思是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亦作“ 帷幙 ”。 共有三义:

1.帐幕,帷幔。

《管子·问》:“甲兵、兵车、旌旗、鼓铙、帷幕、帅车之载几何乘?”

(汉·刘向)《说苑·政理》:“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对园囿而不闚,下帷幙而论属。”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道祭》:“ 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面粻之属。”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只见山坡高处都拦着帷幕,方想起今日有匠役在此种树。”

巴金《灭亡》第二十章:“他底心灵中似乎又揭去了一层帷幕,看见了另一个常人所不能看见的世界。”

《说“屏”》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指天子谋画决策之处或将帅的幕府。

(晋·张协)《杂诗》之七:“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赠刘前军表》:“若乃忠规密谟,潜虑帷幕,造膝诡辞,莫见其际。”

《南齐书·虞玩之传》:“俭(王俭)为宰相,逷(孔逷)尝谋议帷幙……时人呼孔逷、何宪为王俭三公。”

3.指女子居处。

引申为姻娅关系。

(明·徐渭)《送内兄潘伯海谒选》诗:“牵尔衣裳处,纷予帷幕情,见兄兼念妹,送舅祗携甥。”

2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图书

文学作品

《帷幕》

作者:米兰·昆德拉

译者:董强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2

内容提要

一道魔幻的帷幕,上面织满了传奇,挂在世界的前面。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去旅行,撕裂了这道帷幕。世界在这位流浪骑士面前,以它非诗性、喜剧性的裸体,呈现出来。

就像一位匆匆化妆去赴她的首次约会的女人,当世界涌向刚刚出生的我们时,是已经化过妆、戴上了面具、被预先阐释了的。而上当受骗的不光是保守者;反叛者,由于急于与一切和一切人相对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有多么驯服;他们所反叛的,仅仅是被阐释为(被预先阐释为)值得反叛的东西。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兵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原作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对延续性的意识

第二部分 世界文学

第三部分 进入事物的灵魂

第四部分 小说家是什么

第五部分 美学与存在

第六部分 撕裂的帷幕

第七部分 小说,记忆,遗忘

3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侦探小说

侦探小说

帷幕

【Curtain: Poirot's Last Case】

又译作:幕,别墅阴云,幕后凶手

波洛的最后一案。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1944年完稿的作品,是留给女儿罗莎琳德的礼物,书中黑斯廷斯之女朱迪斯即以罗莎琳德为原型。1976年8月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波洛的讣告

题词

To Rosalind

献给罗莎琳德

首版时间

美国报刊:Ladies Home Journal, 1975年7~8月连载

英国:Collins, 1975.09

美国:Dodd Mead, 1975

版本收藏

《幕》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0.7 陈亦君 曾胡 译

《别墅阴云》 花城出版社 1981.11 陈渊 支叔良 译

《帷幕》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10 陈亦君 曾胡 译

《幕后凶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03 丁叶然 译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姓米勒,全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侦探小说大师。1890年9月15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1976年1月12日,逝世于英国牛津郡的沃灵福德家中,安葬在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终年85岁。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父亲是英籍美国人弗雷德里克·阿尔瓦·米勒,母亲是英国人克拉丽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的第3个孩子,有1个姐姐玛格丽特·弗蕾莉·米勒和1个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局限于侦探小说,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长篇推理小说,21部短篇或中篇小说选集,15个已上演或已发表的剧本,3个剧本集,6部以笔名玛丽·维斯特麦考特发表的情感小说,2部以笔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温发表的作品(包括记录异域生活的回忆录1部,宗教题材的儿童读物1部),1部自传,2部诗集,2本与侦探俱乐部的会员作家们合写的长篇推理小说(2本共3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有过2次婚姻,第1任丈夫是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离异);第2任丈夫是马克斯·马洛温。她同第一任丈夫有过1个女儿罗莎琳德·克里斯蒂。

她在晚年回忆自己的写作生涯,动笔写了一部自传。《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是一本文笔相当优美的传记文学。自传为读者了解这位“侦探女王”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成为侦探小说史上的重要文献。

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她的名字对中国广大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随着她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创作了8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个短篇,17部剧作。她塑造了高傲的比利时侦探波洛和英国乡村女侦探马普尔小姐的形象。

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的作品被译成一百零三种文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1年的报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当时世界上作品最畅销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个国家出售。据有人在1976年她去世后不久统计,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销售达四亿册。美国著名杂志《纽约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销售量在书籍发行史上仅次于莎士比 亚的作品和《圣经》。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优秀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上映,颇受欢迎。她的由小说改编的《捕鼠器》一剧连续上演多年,经久不衰。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在英美等国连续数年被列为畅销书作者榜首。一九七一年,因她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英国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国阿加莎夫人的称号。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译介到我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

如果说柯南道尔开创了侦探小说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么克里斯蒂则是世界侦探小说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分析她的侦探小说艺术,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位被誉为“文学魔术师”创作的新风格。

她的生平事迹,已拍成传记片《阿加莎》。

故事简介

《帷幕》是波洛侦探生涯中的“最后一案”。它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然而直到1975年才与读者见面。

黑斯廷斯上尉应波洛之邀,在事隔多年后回到了现已是乡间旅馆的斯泰尔斯庄园——这对老朋友初次相遇并共同经历第一桩谋杀案件的地方。然而,另满心憧憬着与波洛及女儿朱迪斯相聚的上尉始料未及的是,比上次更加凶险的谋杀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原来,波洛追寻一个手法高超的谋杀犯来到此地,希望阻止罪行的发生。身体每况愈下的他要求黑斯的协助。但波洛拒绝透露凶手,只断定凶手就是旅馆中的某一个人。

旅馆主人夫妇,女儿的雇主——富兰克林夫妇,护士克莱雯小姐,卡林顿爵士,科尔小姐,斯蒂芬·诺顿,生性不羁的阿勒顿少校,甚至波洛的新男仆科蒂斯……究竟谁才是凶手?

黑斯逐渐发现,这些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前几次谋杀案件的当事人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而凶手的犯罪手法有一个共同点:在每次事件中似乎都有一个明显的嫌疑人等待着走上被告席,然而,真正的罪犯却隐藏在他们背后,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正当一切看似平静的时候,凶手已经开始行动了,有人相继被害,波洛却未能阻止惨案的发生。这位毕生都在与罪恶周旋的杰出侦探会以失败鸣铃谢幕吗?……

黑斯廷斯苦苦思索着波洛留给他的线索,陷入重重迷雾之际,收到了一份手稿。原来,真相竟然是……

本书章节

第一章~第十九章 (Chapter 1~19)

尾声 (Postscript)

出场人物

赫尔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

乔治George

阿瑟·黑斯廷斯上尉Captain Arthur Hastings

朱迪斯·黑斯廷斯Judith Hastings

诺顿Stephan Norton

赖特雷尔上校Colonel George Luttrell

阿拉军少校Major Allerton

波德·卡林顿Sir William Boyd Carrington

柯露小姐Elizabeth Cole

顾蕾丝护士Nurse Craven

卡狄斯Curtiss

巴巴拉·弗兰克林Barbara Franklin

富兰克林博士Dr.John Franklin

赖特雷尔太太Daisy Luttrel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