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桥寺 |
释义 | 石桥寺遗址位于江西乐安县潭港的西南方向的一座奇特的天然石桥,下面五十步远的一块宽阔的坪场。 简介在江西乐安县潭港的西南方向,耸立着一 座奇特的天然石桥,整个桥身是由一座空心的园顶石山构成的。桥高约20米,桥面宽15米,拱洞的直径达十余丈。石桥下首五十步远的地方,有一块宽阔的坪场,这儿就是有名的石桥寺遗址。 地理位置位于乐安县城至流坑古村公路旁1.7公里处的鳌溪镇白竹村境内。距县城18公里。 民风习俗节庆习俗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清扫屋子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 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 丧葬风俗由于荆楚文化的传承和影响,黄山形成一种较特殊的古俗今习、巫风宗教兼容并蓄的丧葬习俗。其传统丧事过程一船是: 1、烧冤钱 在老人刚刚断气,子孙下跪哭泣送终之后,便烧落气纸钱。而且要记准老人断气的时辰,以后的一系列活动都要以此为准。 2、买水 由本家族中较有威望的人组织人员打清水锣、烧纸钱,孝子贤孙跪拜相随。 3、抹尸 将“买”来的水,投入檀木香,烧至温热,请巫师或巫婆(依死者性别而定)用三尺新白布蘸水为死者抹身,对死者表达思念之情。 茶道文化习俗乐安县人一年中,饮茶不断,但比较集中成习De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茶,细品满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饮”之说。所以朝茶讲究细品。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他讲究的是浓。 人文历史据《乐安县志》记载,石桥寺始建于唐朝天宝三年(公元744)。寺院的建筑非常宏伟,共有殿宇三层,梵塔一重。一年四季,香烟缭绕,香客盈门。寺内的僧侣多达四十余人。相传南宋淳年间,民族英雄文天祥(今永丰、吉水一带)曾在此读书。后来乐安境内兵戈蜂起,寺院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久,文天祥再次来到乐安旧地重游。他看到寺院行将塌毁,心里十分痛惜,便独自出资重新修缮,把全寺改建成前后两殿,门前圈了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墙的窑砖皆印有“文天祥”三个字。寺院改建之后,文天祥曾在寺内潜心读书二年,并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至今,我们在旧县志上依然可看到他的《乐安进士题名记》等文章。 清朝中期,石桥寺又再度改为一厅四室,僧人减至十二人。民国初年,整个寺院因年久失修,加上反动军阀肆意破坏,以至彻底塌毁。寺内的僧侣们迫于无奈,只好在石桥下面的右角处,装修了简陋的寺庙一所,寺庙未见屋顶,全靠石桥遮雨避风。 如今的石桥寺,于1984年5月由比丘金倮法师率领十方弟子自愿筹款修建,分别在石桥拱内的前后各砌石墙,围成寺庙。前面建有3米宽、5米高的走廊,顶盖琉璃瓦,设有4根两米多长的大圆柱,前墙贴有红色釉砖,更显高大美观,前有三扇大门,中门内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三面用砖砌两米高的腰墙,其面积有120平方米。正面砌有一米高的佛座,塑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西方三圣金盘莲花座。左边是地藏王菩萨,右边是观音菩萨,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前墙内在左右各架设有铸铁钟和木鼓。右门内是聚客厅,后面设有延寿堂,座位上排齐了信士地增寿牌。后面墙上开有木门一扇,由此通往后山,直至天桥顶上。右边是僧尼和香客住宿用房数间;左边内设有膳房大厅和住房数间,左门外建有厨房。 该寺长58米,宽17米,拱底高15米,总面积986平方米。寺院由西而进,有条砖铺水泥坡道,宽5尺,52级台阶。接著是高大雄壮的山门,其高5.4米,宽7米。门上撰篆体对联:“石桥丛林俨仙境,古寺山水别有天”,横幅是“石桥古寺”,上面竖幅“仙人桥”。山门外还建有大厨房(供该寺大型佛教活动备用)、牛栏、厕所、水井和七层六角的佛塔及焚化窑。1992年10月,在山门内又兴建两层四面泼水的天王殿,面积72平方米,泥塑坐姿四大天王弥勒佛和立姿韦陀菩萨。寺前有块580平方米院地,砌有围墙,围墙内砌有焚纸炉。 该寺於1986年3月11日经县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并列入县级历史文物保护点。住持和方丈均由金倮法师担任。 石桥后侧有条羊肠小道,可供旅游者攀登观赏。该寺除石桥天然奇景外,有“石罗汉”和“石娘娘”,形态非常逼真。周围有“滴油岩”、“牛鼻山”、“五色(食)岩”、“老虎岩”以及石磨、石砻等景观。 著名景点石桥寺是由天然大石从丘陵地耸起,象条苍龙腾空飞跃。构成这座石桥。传说千百年前,这座古寺炉烟飘香冲上穹苍,惊动了仙人下凡观光,一夜之间造起这座石桥,故又名“仙人桥”。石桥通高20米,桥面宽15米。桥上一条山径小道,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桥前50步许,是石桥寺。当年寺宇宏大,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念经堂、钟鼓房及僧舍客寮等;还有楼阁三层,梵塔一座,寺宇雄伟壮观。。后经历代维修。石桥附近古迹亦多。寺旁有五色岩,传说岩洞原来很小,每天会出油盐酱醋米,可供寺内僧员食用。后来有个贪心和尚,想出更多食物,请来石匠把岩洞凿大,洞里鲜血直流,从此再不出食物,只流脏水。此外,还有石砻、石磨、牛鼻子石、老虎岩、石罗汉、石娘娘等,皆形象逼真,引人入胜。此地山明水秀,壑花翠,奇石古迹,点缀其间,风景尤见佳妙,故历代文人墨客在此读书、讲学、观光游览。宋代何大虚曾赋诗咏石桥寺:未许兴公知此山,应真飞锡于其间。阴凝黑霓落半胯,夜来银河僵一湾。偃月光边空翠眩,回风声静雨花闲。山中仙人渺何许,支鹤三招殊未还。现在的寺庙建在石桥下,坐东向西,面宽34米,进深58米,总面积986平方米。寺前设有焚纸香炉与围墙,寺左前方建一山门和数十级台阶。前墙开有左、中、右三扇大门;进中门是大雄宝殿,正中上面座着释迦牟尼与大小诸佛17尊,左右两旁是十八罗汉佛像;殿堂两侧架设钟鼓,中央摆设神桌。入左右两门是斋堂、僧舍及香客住宿。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